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国国庆、亚运会两件大事在河里毫无声息,我来发个帖罢 -- 大胖子

共:💬157 🌺1269 🌵6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国庆自驾了一番

堵是真的堵,我这些天经历过的某些堵车,可能大部分人一辈子都遇不上。不过毕竟很久没折腾了,就权当体验生活。

这过程中混合动力真是帮了大忙,通畅的路上设置高电量模式把电池充上,堵车时基本就是纯电在走,既没有高油耗,又没有发动机不断启停带来的震动和不平顺。自动跟车和autohold都有不小的帮助。国产车的进步清晰可见。之前开的某德系因为买得早,连autohold都没给,只有需要手动关闭的自动启停,堵车体验可谓天壤之别。

-

当年在国外,经常看到大片的dealer,toyota和mazda糊脸,当年经常在盘算要买什么车比较给力,但后来决定要回国,所以买了辆便宜的福特二手,也算是体验过以Pre-owned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文化了。

如果今后有机会,还是很想出去再深度调研一下当今的美国汽车文化,看看卖的都是啥车,用车场景有何不同。

刚出国时,大家经常说起,美国人喜欢买suv和皮卡,而中国人当时还喜欢买轿车。大家都说,美国人不在乎油耗,所以喜欢搞这种大型油老虎,用起来也方便。当时我也认为美国人的经验是先进的,对家庭来说SUV的确比轿车实用,但F150这种可能略显浮夸。

现在国内的车企已经把SUV做得空间大、科技高、还比较省油,中国家庭的购车消费里,SUV也越来越主流。而美国前几年据说prius越来越流行,是不是也“烧”不动了?

如果美国人真的“烧”不动了,我衷心认为现在国内车企卷出来的这些产品,稍微做一些本地化的改良,拿到北美市场要乱杀,而且是从低端到中高端通杀。可惜北美市场似乎不给咱们进,而国内车企对于开拓海外市场的积极性似乎也不是很大。

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方案,就是从当地出设计师负责外观和内饰,由中国厂商负责生产,以及重要的科技部分。从某种角度来说,特斯拉恰恰就是占了这么一点小小的优势,就成就了他现在的市场占有率。

-

这次的另一个体验是基础设施。我国现在高速上都有国家电网建的直流快充桩,我听说大概半小时能大概能20%-80%。我开的不是纯电,纯电在这样的堵车、服务区爆满的环境里也有诸多不便,但我想在不堵车的时候,这已经非常可用了。国内经济比较好的地区,服务区小几十公里就有一个,内陆可能也就是不到一百公里就有。开两三百公里,在服务区休息半个小时,这基本上是一个健康合理的节奏。与此相比,特斯拉以前曾信誓旦旦地说:美国99%的人住在超级充电站241公里内。

城市里的充电桩也越来越普及,而且有越来越多是直流快充桩。不过问题也存在,以我交流慢充的体验来说,有些桩的确欠维护。一旦你车停好了,才发现桩不好用,这是非常差的体验。之前我看油管上在美国开Tesla的体验,似乎特定地区的充电桩还是比较充分的。我从来不认为特斯拉的车比国产车有什么优势,但它在充电桩系统的维护上,或许有可取之处?

-

这帖子刚下笔的时候是想写游记的,不过脑袋一放松就写成了汽车帖,哈哈。

通宝推:方恨少,燕人,朴石,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