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古诗词一字之差,哪个意境更好? -- 俺老孫

共:💬106 🌺5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看上下文意思就能判断出来了

塞一般是指边界上险要的地方,像关塞、塞外、边塞等。到后来就是特指长城了。塞上、塞下都泛指长城附近地区,塞上特指长城以北,塞下特指长城以南。塞外和塞北也指长城以北地区,广义上它们还包括内蒙古、宁夏、甘肃,甚至东北等地区。

再看范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大概意思就是边塞的风光,与江南大不一样,才到秋天,大雁就已经毫不留恋地飞回了南方的衡阳。从词人的角度,自然是比较宋朝自己领土的风光,秋天边疆的风光与江南不同,与歌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其实一个逻辑,都是用自己国家边疆来跟内地江南比较。所以在这里用塞下,其实更合理。

从范的经历上看,宋仁宗康定元年,西夏李元昊率十万兵马犯边。延州以北三十六寨和周围四百里边境防线被敌人攻破,守军多名将领被俘。范仲淹临危受命,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在极短的时间内稳定了局势。后来奉命留守延州,抵御西夏的进军,第二年又被调到耀州。几首词显然写在这个时期。词人在写词时用自己国家边疆与内地风景对比,是很自然的。

而如果用塞上,出塞则非本国领土了,则是用敌方的风光对比自己江南风光:才到秋天,大雁就从敌方领土上飞回南方的衡阳。逻辑上显然不通。

塞上塞下显然跟意境无关,站在词人的角度去探究他的心境,才是最合理的。

“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其实也证明了词人写词所见景物都是立足本朝境内,只有从东向西望去,才能有落日孤城,落日映衬孤城剪影,远处大漠孤烟直的场景。在塞外塞上从西向东看,看不到落日,显然词人不是在塞外看孤城的,又如何会用塞上风光来比对自己老家江南呢?

点看全图

从图片角度看,更明显,词人在边关内远望夕阳中的城楼,空中大雁南飞,满眼都是塞下的萧瑟风景。

通宝推:翼德,白马河东,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