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新京太监没资格评论康德皇帝是否功能缺失 -- dfindy

共:💬61 🌺519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澄清:不是不要超冲

我有朋友在特斯拉工作的,被裁掉的团队是做充电桩推广的相当于marketing, sales,support(市场,销售,维护)这样功能的。engineering工程团队还在。

另外,WSJ墙街杂志今天的专访表示,特斯拉做超冲是当初为了打开电车市场的行为,非常成功地保证了特斯拉电车在美国内市场的独特性,比起其他竞品电车光充电速度这一条上优势就拉开很大。按照wsj的说法,超级充电桩是特斯拉电车销售成功的头号功臣。现在已经铺开很多tsl充电站了,加上去年开始特斯拉充电桩开放给GM,rivian等等电车使用,已经不能够保证特斯拉电车的独占性了。特斯拉又不是国有企业,不应该花大价钱去给整个电车行业做基础设施建设。我听完之后只能想到“好有道理”。

特斯拉最近的财报上宣布要转型成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我周围的技术人员都觉得挑战太大。按照计划,8月份特斯拉的无人出租车就要上马路了,咱拭目以待。马院士一直能给人带来惊喜。

家园 本科毕业时论文主题是讨论产业政策的作用

当时基本上全球共识,日本高速增长时期的产业政策是效果最显著的,所以就去下死劲翻了一米多厚的《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想了解一下详情。

结果出乎意料,该书对通商产业政策效果的评价,用最简单的话总结就是:世人通常意义上的那种“产业政策”——对特定产业提供优惠政策和资源支持——对于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方面,基本上没啥作用。

那么是不是这本书的作者是自由竞争拥趸,所以低估了产业政策效果?也不是,因为编者就是产业政策的设计者——通商产业省。

里面还有一句嘲讽政府产业规划无法落实的话,就是产业政策就是拿来“挂和看”。神似中国当时说政府规划就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违反经济规律的事情,谁做也做不成。美国也一样。

家园 有个有趣的现象

发展中国家里比较成功的经济体,政治体制类似于/从属于英国的不少,类似于美国的很少。

其实中国政体和英国很接近,除了执政党的主导地位之外。

家园 50年代的高速公路计划

推行的主要动力首先是核战威胁下的疏散。

所以就把它理解成国防工程好了。

家园 产业政策的成功在于保证市场力量的作用而不是相反

所以在市场暂时不能发挥或者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由政府补位或者由政策加强,而不是逆市场规律。

市场包括自由竞争、寡头竞争等等多个形态。

家园 强拆也是有偿的呀,莫名其妙

就是不服可以到法院打官司,但是输了还是强制执行

家园 会不会写总结文章的是另一派

也许搞产业政策的是干活的,会干不会写,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写总结的属于是跟咱张维迎教授一样的市场死忠派,实践跟理论对不上?改数据往死了黑呗

张维迎2013年批评风电光伏产业政策的截图现如今时不时被疯传,挖坟打脸

日本当年还规划到xx年,搞n个诺贝尔奖,结果人家超额完成了。

家园 特斯拉牛就牛在没有道德包袱,堪称美国华为

咱就谈钱,不谈感情。非常利索。

家园 拍脑袋本身也是决策的方法之一,而且好于掷骰子。

西方的问题是大家换着拍脑袋。而且前任拍脑袋的结果,继任坚决不采(很可能是最优解)。所以,在西方要做成件大事,真的很难。

家园 这是一个输-输-输-输的局面

最近tiktok老是给我推荐关于台积电在阿日总拿arizona凤凰城的工厂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在那干活的白人和西裔自己拍的,也有讲中文的台裔员工拍的。我看了之后的感觉是:对于所有的参与者,这是一个输-输-输-输的局面,这个项目没有什么成功的可能性。

点看全图

1. 台积电TSMC的决策和管理层:各位对决策层的无能狂怒已经总结很多了。我这里不再赘述。管理层呢,每天处于极大的压力中,逼迫push工人有逼不动,属于两天受气,极度焦虑的状态。跟当地的政府,监管部门沟通非常难受frustrated。享受惯了台湾当地政府和南京地方政府对他们的无限关爱和追捧,在阿日总拿受到了各种挫折受不了!

2. 在当地雇佣的白人和西裔员工:本来说好了是高科技工作,拿着高收入享受福利的,结果被英文都讲不利索的台籍干部压榨,被进口来的台籍工人排挤。很多的工作内容竟然是用中文普通话交流的。这些外来户竟然还在我们的地盘上耀武扬威,还要我们加班。这简直是造反了!

3.从台湾到凤凰城的台籍普通员工:说好了办绿卡的,不给办。没有食堂,还需要自己煮饭。住的条件很不好。工资很低,消费太高。最最关键的是,老板要找人加班的时候只敢找台籍员工,那些白大爷,西大爷根本不加班。就连请假都不批准,反而白西大爷经常性的去度假。相当不公平!

4.阿日总拿的政府:给你台积电这么多补助,很重要的一点是钱必须花在我们这里的,需要雇佣我们的当地群众,其中必须有足够的少数族裔,需要有足够的非传统性别。台积电竟然还要从台湾找人过来这里干活,这怎么行?

通宝推:广宽,qq97,不远攸高,Swell,
家园 顺应经济规律,顺势而行,产业政策也是会有作用吧?

世人通常意义上的那种“产业政策”——对特定产业提供优惠政策和资源支持——对于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方面,基本上没啥作用。

从国内的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来说,效果还是好的,其实对日本当年电子产业发展、台湾的芯片代工产业、韩国电子产业,产业政策也都有正面效果吧?

当然失败的也不少,比如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产业政策没搞成;我们的传统汽车行业也提供过支持吧;韩国给造船业也有补贴,还是被我们的造船业拉开了差距

产业政策这么看有点类似于政府的风投:逆周期投资、产业初起的时候下注,谁也不敢说一定成,但你要说啥用没有,这从实践看也不是这样

特别是市场容量大的国家,产业政策是能提供大市场的,它来创造大环境,如果能促进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对产业的促进应该有积极影响的。当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骗补的案例不少,但现在回头看,还是积极的促进作用更大些

通宝推:桥上,
家园 三星应该在美国也有5nm的芯片厂子在建吧?

台湾、三星俩最大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基地分别在我们和谷山大炮的射程内,intel又不给力

所以美国威逼利诱台湾、韩国在自己国内投资建高级芯片厂

现在网上说的多的都是台积电这个搞不下去,三星的似乎从来没听人讲进度如何,到底情况如何?

三星能顶住美帝压力不去建厂不可能吧?进度会不会很快,但秘而不宣?

家园 真正的产业政策,还得看老黄

老黄当年无中生有给山城搞出了全世界最大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链集群,根据老黄自己的说法,是承诺如果HP过来建厂,老黄保证把配套都拉过来,在HP厂子周围1小时范围内。

除此之外,我国的产业链建设,还有很多修路、通电等基建,尤其是通电,对于芯片厂来说,断电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

这个事例中,美国人这种撒币-你自己想办法的政策,肯定是业余的,也是不行的。起码应该把人员技能培训的问题给管一管。库克当年说中国的技术工人比美国要多得多,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不过另一方面,台湾人的管理能力肯定也有问题。你要说美国人都是废物,那也没道理。毕竟马斯克已经证明了,只要方法用得对,美国人一样可以压榨一下。

-

顺便,台湾人现在扮演的这个角色,是我一直希望日本人去做的。

我衷心认为,美国人要是哪天真的爆了,我们需要驱使大量“反骨仔”日本人,去美国干折腾人的“脏活”。

家园 记录一下台积电美国三个新厂的计划和当前进程,备日后回顾

第一个厂设计是4nm技术,一年前的计划是2024年开工,目前已经计划延迟到2025年。关注点有两个,第一是是否会再次延期到2026年甚至更晚,第二是投产时良率如何,能否成为真正的生产主力。

第二个厂计划是2nm技术,去年的计划是2026年开工,现在已经推迟到2027或2028年。

跳出细节层面,大局上的变数是,目前看特朗普重新掌权的可能性要超过拜登,那问题来了,新政府是否会继续前政府的产业政策?

大局上的更大的问题是,2026年到2027年时,中国半导体业会追赶到什么程度,几年后会出现反超的迹象么?如果是被反超了,美国那时的产业政策又会怎样变化?(今天的花街日报已经有长篇文章讨论,电车对环境到底是好是坏,表面上是科技讨论,聪明人都知道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打不过对手,那就另开赛道”,Screw you guys, I'm going home!)

"Last July, TSMC announced that chip production for the first factory would be postponed from 2024 to 2025. A lack of skilled construction workers in the US was cited as a reason for the first factory's delay. Additionally, in January, the opening of its second factory was delayed from 2026 to 2027 or 2028"

通宝推:桥上,广宽,
家园 挺好解决的,倒过来就行了

台湾员工抱怨钱少福利少加班多,这是跟白人员工比较之后的心理不平衡。只要颠倒一下,双方工资互换,白人员工当牛作马加班,引进日韩下跪文化,不服气就大嘴巴抽,再不服拖去喂狼狗。

然后管理层跟当地政府也来个互换,叫当地政府少提意见多配合。

这整个就齐活儿了。

主要还是后面的武力要互换,如果台积电像东印度公司那样,来亚利桑那办厂,那就啥问题都没了。哪怕你把工厂办成种植园,白人参照黑奴待遇,也照样行得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