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推荐:大秦帝国,新浪连载 -- 索额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历史小说的新葩

历史小说的新葩--读《大秦帝国》

  李国文

  历史小说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实多虚少的《三国演义》式,除了貂蝉等个别人和事外,大部分都可以在正史上找到依据;一种是虚多实少的《水浒传》式,除了宋江,那一百零七条好汉的名字,在《宋史》上是找不到的。实多虚少,落笔下去,游转的空间虽大,但其实更是拘束,因为已成为历史,那随意性就很有限了。虚多实少,尽管给了天马行空的大自由,若是这位作家想像力甚差,书卷气不浓,又不好意思堕落到“戏说”的地步,便难免有无米之炊,捉襟见肘的尴尬。

  这些年来,历史小说方兴未艾,好的作品不少,但令人摇头的作品更多。问题大概出在如何处理虚和实的分寸感上,过实则拙,则滞,则无鲜活灵韵之气,过虚则妄,则浮,则无深邃凝重之感。近读孙皓晖著《大秦帝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前两卷,《黑色裂变》、《国命纵横》,掩卷以后,我觉得作者在解决虚和实的适度结合,史和文的相互兼顾,以及如何在旧日的定论上,推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等方面,是下了功夫,作了努力的。加之字斟句酌,一笔不苟,在创作上的认真严肃的态度,应该说,这大部头的前两卷,在史意的推陈出新上,在艺术的追求探索上,那浓墨重绘的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场面,写得还是相当惊心动魄的。

  在《黑色裂变》中,作者从秦孝公和卫鞅写起,开局谋篇,基础夯实,从小说的角度观察,已呈现出大有可为之势。继之在《国命纵横》中,以秦惠王,昭襄王和张仪,苏秦为主要人物,多面幅射,笔锋肆张,可看出作者所具有的游刃有余的创作能量,继续保持着旺盛的实力。因此,可以期待,《大秦帝国》的最精华部分,最精彩部分,应该是“奋六世之余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秦始皇,以及李斯等人物一统天下,迅即土崩瓦解的过程这部分作为全书重中之重的压卷之作,大概能够有某种程度的爆发,升华。因为书尚未出齐,给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下结论,还嫌匆忙了些。不过,就前两卷的总体水平和写作趋势来讲,这一份同行的期待,谅不致失望。

  历史小说走红,影视的推波助澜,功不可没,但大众媒体的价值取向,使你的作品成为炙手可热的摇钱树时,也往往使你不得不媚俗取好而动摇文学根本。所以,孙皓晖能坚持在一块净土上写纯粹的历史小说,也属难能可贵。我想这与作者的写作志向,有着莫大的关系。他说,他这部书的目标是要填补中国历史小说上的先秦这个空白,因为这是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重要的空白。这是很新颖而且有大目光、有时代精神的想法,尤其当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焕然一新地屹立于新世纪的这个星球上,重温这段古老的历史,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记得,童稚时期,在家长的督催下,于学校教育之外,课余还要额外从老塾师补读《古文观止》。贾谊的《过秦论》,我也曾念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的。那结尾的“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至今犹能琅琅背诵出来,其所以能记住,是因为贾长沙言之有理。直到前些日子,我为《当代》杂志,写《东门黄犬复可得乎》,也就是《李斯之死》时,为其作法自毙的“腰斩”酷刑,也是很不以为然的。只要是暴政,无论是先秦的暴政,或者是别的朝代的暴政,也无论是怎样伟大的暴政,起到如何了不起作用的暴政,我很难觉得“暴”得有道理,而因此不能非议这“暴”的。

  我所以要读这部小说,也是想在垂暮之年,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崛起于中国西部的,具有杂交优势的秦人,是怎样在军事上,政治上,将中华民族推向极致地步的。但是,尽管中国之为数千年来赖以不坠、始终拥有生命力的中国,是从秦王朝奠定下这个大一统基础开始的;尽管世人心目中的“中国”,为“China”,而这个发音的来源,系出于“秦”,而出于“秦”,又因为其胜过罗马帝国的强大。尽管书同文,车同轨,郡县制,筑长城的秦始皇,被李贽大赞为“千古一帝”……,但是,当我们与作者回顾这段大秦帝国的“强势生存”的历史时,辉煌之余,别忘了秦之不把老百姓当人,不把知识分子当人,使得后来的中国,长时期内不能出现欧洲式文艺复兴运动,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直到鸦片战争一百年以后的五四运动,才得以启蒙。这样,中华民族走上文明的社会发展过程,不得不延后若干年。因之,秦之强大的同时,其负面,恐怕也不能全然抹煞。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