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什么商鞅变法没有人亡政息(兼答一介兄) -- 任爱杰
关于全民皆兵的问题,倒也有趣。下文摘自万维读者论坛精华文库。
-------------------------------------------------
伊拉克的民兵厉害,中国的民兵在哪里?
送交者:石坚
武器再好,也要用的人争气才行。“争气”是什么意思呢?这可以分成几个方面来讲:
单有数量而没有训练的军队只不过是乌合之众。在战国时代,由于年年有战争,所以各国都是全民皆兵。训练的问题相对较小。实战毕竟比任何演习都有用的多。但是到了统一之后,特别是盛世,太平的日子一长,对民众的军事训练自然就松懈了。甚至统治者有意无意得还要弱化民众对军事的兴趣,以免威胁到自己的统治。而民众在没有什么外来威胁的情况下也很难自发的进行军事训练。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鸦片战争时临时征调的清军。
不论是征兵制也好,募兵制也好,一旦大战,军队的规模必定要扩大。如果那时临时招募的新兵连枪也没摸过,连基本的战术动作都不会,又怎能指望他们打胜仗?所以,和平时期最重要的战备工作是在群众中作好大规模的基础军事训练。只有作好了这个工作,才能在战时保证大批量,高质量的兵源。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初期都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但是随着战事的发展,军队的损耗越来越大,而补充进来的新兵都没有时间完成新兵训练。所以越到了战争后期,部队的战斗力也越差。这与平时没有充分的准备很有关系。
这也就是为什么毛泽东要搞民兵制度的原因之一。这其实是一个大规模的预备役制度。但与西方不同的是这种预备役涉及的人数无论从绝对数字还是人口比例上来说都要大得多。现在的情况嘛,不说也罢。
单兵的素质再好,没有协调的指挥也不行。我这里说的指挥不但包括对战略和战役的策划和指挥,更多的是指基层的指挥。有好元帅的军队未必打胜仗,没有好班长的军队绝对打败仗。任何组织一旦形成规模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让信息在组织内顺畅流通的问题,或者说如何才能“反映实际情况,贯彻领导意图。”下面的情况不能及时反映上去,就容易造成对形势的误判。上面的命令执行走样,就容易导致全局的崩溃。但是这并不是说事无巨细一律要上达,或不论什么命令都要层层下发。信息太多了人就会无所适从,造成所谓的“信息过载”。所以各级指挥员的功能之一就是过滤各种信息,剔除无用的,传达有用的,或依据信息采取行动。但是那些信息是有用的,那些又是无用的,怎样的行动才是恰当的?这就和各级指挥员的素质分不开了。素质从哪里来?从训练中,从个人的文化知识,从个人的实战经验中来。
共产党的军队是历史上第一支,如果不是唯一的一支给全体官兵主动教授文化知识的军队。这并不是仅仅为了“扫盲”或什么空泛的政治口号。一般来说,人的文化知识越高,对形势的判断也越正确,也越容易采取正确的对策。在战斗中,经常会出现基层指挥员因种种原因失去指挥能力的情况,这时就要求替补人员也能作同样的指挥。不搞特殊的士官学校,军官团,而是对全体官兵都进行指挥能力的训练正是保障军队持久战斗力的一种好方法。现在的情况嘛,不说也罢。
最后要说一说精神力量。精神的状态也可以叫做士气。人不是机器,人的精神状态好,能力就比精神状态差的时候容易发挥。那么,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呢?人对死亡总是有恐惧感的。上了战场,处于随时会死的境地,精神状态怎能好得起来?这就要求有精神力量,把对死亡的恐惧减弱甚至消除。
信仰是最重要的产生精神力量的手段。杀人不眨眼的惯匪上战场时信的是“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宗教战士上战场时信的是战死会升入天堂;共产主义战士上战场时信的是把红旗插遍全球。有了信仰,对死亡就不那么恐惧,战斗力就高。
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也非常重要。必胜的自信如何建立?必胜的自信首先来自于对自己行动的正义性的确信。师出无名,思想混乱的军队一定士气低落。必胜的自信也来自于不断的胜利。胜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胜过敌人,也就保证了在将来的战斗中自己比敌人有更大的几率生存,也就保障了高昂的士气。
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以上几个原则的有效运用。我不禁要问:“伊拉克的民兵厉害,中国的民兵在哪里?”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我想这是当时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 一介 字108 2003-12-16 21:56:29
一是因为武器的发展,二是因为财政问题,三是因为反战 4 任爱杰 字1886 2003-12-16 21:56:16
还有一种就是全民皆兵 无斋主人 字96 2003-12-17 11:25:24
【文摘】伊拉克的民兵厉害,中国的民兵在哪里?
可能理想的方法还是募兵制与征兵制互相补充比较好。 johny 字214 2003-12-16 22:22:16
中国就有预备役兵制 燕人狂徒 字238 2003-12-17 17:57:00
总结得好!! 一介 字0 2003-12-16 22:02:50
说得好!! 1 一介 字644 2003-12-16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