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好人王三官(一) -- 王外马甲

共:💬210 🌺112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好人王三官(五)

变红了

舞阳县的地形,总的说来是北低南高,从北边的北舞渡到县城是平原,再向南就逐渐进入山区,过了南山(今舞钢市)就是查岈山了。

(注:查岈山的“查”应该还有个“山”字旁,不知怎么搞的,我的字库里没这个字。反正这个“查岈山”就是58年的“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

44年11月的一天,王三官听说查岈山来了共产党的军队。

那天下午,他从乡公所办事回来。正走在路上,前面一个人的包袱皮散开了,一摞纸掉下来,随即被风吹得到处乱飞。王三官也是好心,东奔西跑地帮他把散落的纸张拣回来,一低头就看见了纸上写的字:抗日宣言……

那人先是说了声谢谢,然后又说:“对不住了,要请你陪我走段路”。王保长看见人家的衣服底下露出的半截枪管,还有啥办法,只得乖乖地跟着走。

那人一路走、一路讲抗战的大好形势,还说:新四军的“挺进兵团”已经开辟了查岈山抗日根据地、马上就能和北边的八路军联起手来,舞阳境内的日本鬼子眼看就要被消灭、帝国主义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啦……说得王三官满心欢喜。

接连过了几个路口,已经能望见山区了,那个共产党才说:“就送到这里,嗯?你不会转身就去报告吧”

王三官连忙保证:“您放一万个心,山不会碰头、人总要碰面的。我叫王缘道,都叫我王三官,家住大洼村,今天若是遇到了什么闪失,情管喊人找我算帐”

那人笑一笑,走了。

其实,王三官对共产党并不陌生。在这之前,他虽然没见过共产党的军队,却见过共产党的人。

抗战爆发的时候,舞阳县就有不少共产党,领头的是刚从监狱里放出来的小青年邹屏(舞阳人,时任县委书记,建国后曾任冶金部矿山设计院院长),跟他一起的也都是些学生,他们成天搞演讲、贴标语、办报纸,还成立了“救国会”,有时也到乡下来做动员。

救国会的成员都是知识分子,村民们对他们讲的大道理半懂不懂。再加上这帮学生大多是官宦人家的子弟——王方明(北大学生)、刘丹岑(清华学生)、张茨山(北大学生)、效信趁(北大学生)、苗宝泰(清华学生)、史聘侯(河南师范学生)……家里都是舞阳县的名门士绅——所以,老百姓一直就没太弄明白这些共产党和国民党有多大区别。

不明白也不要紧,反正国共合作了嘛。可没想到,国民党又突然翻了脸、连抓带杀的搞了大半年,于是舞阳县就再没见到共产党了(40年,舞阳县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皖南事变后全部撤往根据地)。

其实,王三官对共产党并没有特别的好感。在他的印象中,国民党爱打人,共产党爱训人,成天不是说这个“成问题”、就是说那个“没觉悟”,好象别人都不如他们;国民党不讲道理,共产党却太喜欢讲话,八字没一撇的事也能说得天花乱坠,手里没枪没炮、开口就是“胜过百万雄兵”,虽然口号喊得响,老百姓的心里却没底。

王三官曾经和共产党人闹过一点矛盾。38年的时候,刚从北平回来的王方明到大洼村做抗日动员,村民们听到一半就没了兴趣、跑到三官庙里烧香拜佛,王方明顿时急了、闹着要拆了三官庙,还说这是封建迷信,“供上全猪全羊也消灭不了日本鬼子”。王三官反驳说:“你不迷信自然有人信,等你打走了日本人再来拆庙也不迟”。

事到如今,王方明没能打走日本人,王三官的庙也被鬼子拆掉了,迷信不迷信都没用。

听说共产党到了查岈山,王三官当时高兴了一阵,但随即又沮丧起来:国军的那么多队伍都挡不住日本人,八路军新四军又能有什么办法,那个人讲述的美好前景,不过是吹牛罢了。

年底的时候,有消息说“效信趁支队”打垮了史聘侯的保安大队,新任县长刘馨吾请八十九军的“突击团”来帮忙,国军和新四军在南山打起来了——效信趁原本就是共产党,他当新四军的支队长是理所当然的。可史聘侯和刘馨吾原先都是他的好朋友,现在怎么就不能“以和为贵”、合起来打日本,偏偏要自己先干一仗呢?——王三官真是想不通。

没过几天,又听说国军打输了、刘馨吾县长也差点被抓住,新四军占领了南山九头崖,在尚店乡一带站住了脚。王三官心想:这共产党真是比以前厉害多了,前几年,政府说赶走就赶走,现在回来了,连国军都挡不住。

有天晚上,小洼村的一户人家生孩子,托王三官去请接生婆。

“三姑六婆”里分“药婆”和“稳婆”,其实,看妇女病的药婆子和接生孩子的稳婆子通常是一个人,有时候她们还兼着媒婆、神婆,反正是什么能赚钱就干什么。按道理,村民生孩子不关保长的事,可现在不同了,鬼子一到天黑就戒严、发现路面上有人走动就开枪,所以,半夜里去请接生婆就必须劳动保长出面——打着“平安灯笼”、喊着“没事喽”过道沟过路口。要不然,小孩没生下来,大人反倒先送了命。

这类事情,王三官当然不能推辞,忙碌一番回到家里已是半夜三更了。

一进屋,看见地下铺着草,十多个当兵的坐在麦秸上休息,有的擦枪,有的补衣服,见到他就满面笑容地打招呼:“主人家回来啦”。

王三官顿时有些迷糊,哪里来的兵,这么和蔼客气,真是从没遇到过的事。他连忙对姐姐说:“怎么不请老总们上炕休息呢?还不赶紧去做饭?”

“他们都不愿意上炕,也不要我做饭,说是不能打扰老百姓……”

“老王,不必客气,我们身上尽是血污泥垢,在地上靠一靠就行了”,说话的正是前些日子在路上遇见的那个人。

原来,这人是舞阳县新来的县委书记,名叫苗宝泰。前几天,他带着“叶舞支队”的一个排到北边去办事,途中和鬼子遇上了,一伙人边打边跑、死伤了好些个,走到大洼村附近实在没力气过道沟了,就想起王三官的姓名地址,于是一路摸到他家来、打算休息一阵再走。

(叶舞支队:由“效信趁支队”改编的地方部队,在叶县和舞阳县活动、受新四军五师“河南挺进兵团”指挥;

效信趁:舞阳人,北大法律系毕业,39年入党,曾任北舞渡区区长、叶舞支队支队长,河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秘书,46年在中原突围中牺牲;

苗宝泰:舞阳人,38年入党,曾任清华大学“民先”委员、中共舞阳县委书记、县长,建国后任辽宁省委党校校长、辽宁省政协副主席。他代理辽宁大学革委会主任的时候收了个挺有名的学生,名叫张铁生)

王三官听说过苗宝泰的名声,他想把“县太爷”拉到炕上休息,可苗书记不愿意,只是问能不能赶紧找个医生来。

大洼村附近没有医生,只有罗大扁担因为练武术的原因、懂一些跌打损伤的医术。罗小扁担死了以后,老头一直住在村公所里,王三官就去把他叫来了。

见了伤员,罗老头觉得很为难:“我只接过骨头,没治过枪伤,不知道行不行”

新四军都说:“一定行的,你就大胆动手吧”

有位姓陈的排长,肩膀上吊着布条子,用块小木板将手臂托着:“我胳膊上的伤已经四天了,好象是一颗匣枪子弹打进去了没出来,你拿我先开刀,有事决不赖你”

“伤口治过了没有?”

“哪里有人治,先受伤的找块膏药贴上,后受伤的连膏药都没有呢”

既然如此,那就治吧,可受伤的战士有五个,而罗大扁担却没有伤药。王三官想了想:“我知道哪里有药”,说着就跑到生孩子的那一家,拎起稳婆的药篓子就走,老婆子追出来问:“保长,谁家又生孩子了吗?”,王保长哪里敢告诉她。

把药拿回家,罗大扁担朝篓子里看了看,眉头皱成一团:“你这是从哪儿弄来的药?”

王三官说:“从接生婆那里”。

一屋子的人全乐了。

解开陈排长胳膊上缠着的布条,立刻就闻到一股腥臭的味道,撕开最里面一层的大膏药,发现由于先前裹得太紧不透气,伤口已经黑了、肌肉也开始腐烂。又看看伤口背面,果然没有穿透,子弹还在里面。

罗大扁担说:“必须把子弹取出来,不然的话,周围的好肉还得烂、这支胳膊也要废了。不过,你可要忍耐些才行啊”

“不怕的,你情管动手吧!”

先兑了两碗盐水给伤口消毒,然后就用一根铜针探进去找弹头。陈排长痛得浑身直哆嗦,却还是说:“不怕,不怕的”

铜针通进去两寸深,终于探到了子弹头,陈排长的脸上全是汗、衣服湿透了、牙齿咬得咯咯直响。王三官帮着拨开伤口,罗老头用镊子夹住弹头、使劲往外拔,随着一股脓血向外喷出、子弹终于出来了。

陈排长疼得满脸鼻涕眼泪,却始终没有哼一声,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忍受这个手术,可真够刚强的。

罗大扁担拣出归尾、红花、儿茶……配成敷剂糊在伤口上,笑着说:“没办法,药婆的篓子里只有这些东西将就能用。不过,你遭的这份罪也和生个孩子差不多,算是一场大难了”

陈排长也笑:“子弹取出来就轻松了,马上就能打鬼子,让他们也遭回大难!”

那天晚上,几位伤员都得到了救治。

休息的时候,苗宝泰仔细询问大洼村周围的环境和县城里鬼子的情况,王三官一一做了解答。他也向苗书记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你们和史聘侯、刘馨吾原先在一起共过事,现在怎么不能好好商量,一定要打架呢?”

“我和刘丹岑是同学、王方明的哥哥也在国民党,彼此间并没有私仇。可是,我们要抗日,而国民党却宁愿把舞阳留给日本人也不让共产党进来、还调集部队围剿我们,这就犯了众怒!南山是查岈山进舞阳和叶县的路口,新四军商谈了多次,刘馨吾和史聘侯就是不肯借道,你说该打不该打?”

王三官就再没说什么。

(刘丹岑:舞阳人,刘馨吾的弟弟,曾任中共舞阳“救国会”宣传股长,后脱党,时任国民党县保安团政训处主任;

王方明:舞阳人,大哥是国民党县长、二哥是舞阳县党部干事长。他本人38年加入共产党,时任舞阳县委副书记。后担任河南省军区干部科长,河南省体委副主任、党组书记;

史聘侯:舞阳人,曾任中共舞阳“救国会”干事,后脱党,时任国民党县保安大队长,被叶舞支队击毙)

关键词(Tags): #王三官#百姓记事#抗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