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萨索故事(39) -- 橡树村
浆态床本身也不是什么很新的东西,石化行业已经有了应用。即使对于费托合成来讲,浆态床也是德国人尝试过的东西。1940年代以及战后的1950年代,德国就尝试过使用浆态床来进行煤液化的费托合成,而且还算成功。不过呢,他们的结果没有人能重复得了。
浆态床需要把催化剂和融化的蜡放到一个圆柱形的容器里面,然后在反应器的底部通入合成气,再生成更多的蜡。这个要从小的开始做试验。萨所使用的第一个模型,直径只有5厘米,每天的产量也就是1到2桶。在这个条件下,萨索发现使用与ARGE同样的铁催化剂,可以达到与ARGE类似的反应速率和产物分布。这是好消息。
然后呢,就要放大。1990年,萨索建造了直径1米的浆态床反应器。到了这个规模,运行起来就要难很多了,与ARGE反应器就有很大的不同。
浆态床反应器需要颗粒很细的催化剂,只有几十个微米大小。这么小的颗粒,在蜡里面是什么样子呢?这就需要考察。实际上催化剂不能只放一点点,而是需要放不少,结构呢,整个体系就成了粘粘糊糊的一锅粥。那么,从底部通入的气体,在这个粥里面的表现如何呢?气体能够穿破蜡的重重阻隔,找到包裹在里面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吗?
还有,这个东西怎么流动呢?我们有气体,有液体,有固体,本身还是个高压体系,一般在20-40公斤压力,这个流动性能就比较复杂。何况,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成分和液体的成分都在变化。气体如何分布才能保证体系均匀呢?这也是难题。
然后呢,反应放出的热量,仍然需要放置在浆态床内部的冷凝水管带走,这些管子怎么放置,放置多少?都是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工业试验。
不过虽然麻烦很多,但是放大还是值得的。这个反应器里面,除了冷却水管,基本上是空的,这样这个反应器的机械结构就比较简单,也能少用很多材料,造价就低。
然后呢,实验发现可以使用更少的催化剂。浆态床运行好以后,反应浆上下翻动,整个体系的温度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样催化剂基本上都处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而管状的固定床反应器呢,由于反应防热的关系,反应管的一部分温度会很高。为了保护催化剂,反应器的温度就需要控制在稍微低一些的温度,这样很多催化剂就不在最佳反应温度。而温度低,反应速度就慢,这样,达到同样的生产能力,固定床就需要使用更多的催化剂。
还有呢,气体经过固体,是有压力降的,固定床的压力降比较大,浆态床的压力降就要小很多。对于需要循环的体系,压力降了以后,还需要再压缩回来,压降低,循环亚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就小了。
还有一个很显著的优点。固定床催化剂安装好了以后就不能动了。等到催化剂失活以后,需要更换催化剂的时候,就必须停车,把催化剂取出来,然后再装填新的催化剂。想象一下五千根反应管,都需要装填成尽可能同样的状态,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这种催化剂装填非常耗时耗力,反应器停车的时间就很长。还有,费托合成催化剂需要还原,还原的时间也很长,更换一次催化剂,损失很多。
而浆态床呢?浆态床反应器反应的时候,部分催化剂会与产物一起出来,经过分离以后再返回反应器。这时候,就可以加入新的催化剂,这样,催化剂的更换就简单了很多,而且也不需要停车。当然,由于新旧催化剂是混在一起的,取出来的催化剂也会有新的,这是个损失。对于需要的还原,浆态床反应器可以增加一个用于还原的反应器,还原活化好之后,直接输送到主反应器里面,比较方便。
浆态床反应器示意图
运行中的浆态床反应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到最终用户手上价格自然要高 1 橡树村 字198 2007-07-26 07:38:17
🙂【原创】萨索故事(46) 21 橡树村 字2440 2007-07-26 02:57:37
🙂【原创】萨索故事(45) 24 橡树村 字3261 2007-07-26 00:49:31
🙂【原创】萨索故事(44)
😥哈哈,这个东东有点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了。 1 蜡笔小新 字36 2007-07-26 20:30:09
🙂关于CFB 2 晨枫 字302 2007-07-25 17:31:45
🙂俺来蒙一把 3 乡间小径 字307 2007-07-25 22:47:40
🙂我把压力这一茬给忘了 2 晨枫 字177 2007-07-26 18: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