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建国人物】刘少奇之三----华北抗日(原创) -- 话龙点今
1936年春,刘少奇受中央指派到天津,开始领导北方局工作。
当时局势严峻,日寇兵过山海关,造成“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
的局面。时任国民党军委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和日贼“没精没治狼”签订了
“何梅协定”,又在着手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防共自治”的幌子搞
“华北政权牺牲化”。另一方面。群众要求抗日,武装保卫华北的呼声日益高涨,尤
其是1935年底在周小舟,姚依林等人领导下,爆发的平津学生“一二 九”爱国运动,
更是掀起了抗日救国的高潮。
面对纷繁复杂的时局,面对民众日益高涨抗日卫国情绪,刘少奇脑子很清晰,
也十分赞同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是把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反左倾,加强党建
长期受极左路线影响的华北党组织,党的领导层十分不完整,当时河北还算是
比较好的,因为河北省委尚且存在,并能“对爱国群众领导之”。和当年的满洲比
较起来,困难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因是形式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干部奇缺不说,
而且极左。搞暴动,抬棺材上街游行的事情时不时的发生。为了作好教育工作,
刘少奇发了不少文章,也用过不少笔名,如陶尚行、莫文华、但最著名的是“胡服”。
并且华北地区中低层党员和国民党都只知道领导工作的是胡服同志,至于明白胡服
就是刘少奇那是后来的事。这段时期最著名的文章是《关于共产党的一封信》,
阐述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既然是反左斗争,就肯定有支持者,也有
反对者。最积极的支持者是彭真,这也是彭在建国后仕途一度走的很顺的原因之一。
搞统战抗日寇
刘善于做思想工作,一生统战搞过不少不少人,抗战结束前,甚至还统战过周佛海,
只是周当时有了蒋介石的亲笔保证信,还是投向了国民党的怀抱。而这段时期最著名
的是稳定宋哲元和争取阎锡山。
蒋介石曾多次下令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从北平撤退到保定,北平的爱国学生喊出了
“打倒卖国贼宋哲元”的口号。宋当时犹豫不决,没有中央援助不可能做有效的抵抗,
但民族危机关头,弄不好就要背千古骂名。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刘少奇更改口号,
变成“拥护宋哲元将军抗日”,“拥护二十九军抗日”。又亲自起草了抗日
救国三条意见并转给宋看,宋认为很好,就没有执行撤退的命令。
阎锡山在1936年处境也是十分困难,他在山西搞“西北实业”, 苦心经营了20多年 ,
公路,银行,工厂,个人财产大部分都在山西。而日寇对华北步步紧逼,山西不可避免
会成为袭击目标。更令他不安的是,蒋介石一直都想吃掉他,经常收买阎身边高级军官,
策动独立。因此阎认为,降日、迎蒋都不是好办法,抗日、拒蒋又没有力量,他需要
借用共产党的力量,但是又惧怕共产党。
1936年8月下旬,薄一波等一批同志刚从监狱出来,阎锡山抱着把共产党作为临时同盟
者的想法,发电报,派代表,力邀他回山西,“共策保晋大业”。 长期被监禁的薄一波
对时局并不是很清楚,听后就婉言谢绝了。刘少奇知道了即说“机会难得,要去!
送上门来机会,要争取!”
薄一波果然不负众望,在山西作了很多具体工作,尤其是建立了一只共产党
的武装,也为晋冀鲁豫,晋察冀等抗日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936年,中央书记处在给北方局一封信上曾赞誉说:“我们认为北方党的工作,自胡
服同志到后,有了基本的转变。”评价甚高。
小议:用今天的话来说,刘少奇一生的领导经历算是比较完整的,有个人
专长?D?D工人运动。又担任过地方书记,独挡一面。而此次,他已是一个地域的领导,
掌握华北,平津多个省市。在当时的情况下有很多重大问题,中央已是鞭长莫及,
他就是最后的拍板人。这段经历对于他入主中央十分有益!并且,毛泽东十分看重
他在北方局开展的反左斗争,也正因如此,才有整风运动中毛对刘的绝对信任,
放手让刘挂帅。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2
【建国人物】刘少奇之三----华北抗日(原创)
回贴汇总:【建国人物】刘少奇之三----华北抗日(原创) 阿康 字4195 2003-08-04 23: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