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文革当然是错误发动的,但决不是阴谋发动的。 -- 十八亩段

共:💬12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与蓑笠翁网友探讨:周66年4月10日前一周在哪里?

网易转载的<共和国风云中的毛泽东与周恩来(七十三)>里讲:外链出处

3月31日,从上海回到北京的康生向周恩来、彭真详细传达了毛泽东这三次谈话。

  但是周恩来的心事还挂在华北农业工作。就在康生传达讲话的当晚,周恩来又启程前往河北石家庄、宁晋、冀县等地,视察并部署抗旱和邢台地震后的救灾工作。4月2日,他在邯郸写给毛泽东并报书记处的报告中说:

  我31日晚到石家庄,4月1日到第二次地震重灾区五个地方看望群众和伤员,晚到邢台……2日到6日我在邯郸,视察各地打井抗旱春播生产工作,拟每隔10日回北京一次。如有急事,当由彭真同志告我赶回。

  然而毛泽东发话之后,形势急转直下。4月1日,张春桥便拿出一份攻击《汇报提纲》的文章,紧接着,《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光明日报》分别发表了原被中宣部“扣压”的戚本禹、关锋等人批所谓“要害”的文章。中宣部被冷落一边。4月9日至12日,周恩来又被叫回北京,中央书记处开会,由康生再次传达毛泽东近来的一系列批评后,决定撤销经中央批准并转发的《汇报提纲》。彭真和周恩来等到会的中央领导人,做了初步检查,表示“一致同意主席的批评和指示”。

而根据高文谦的《晚年周恩来》第02章 文革之初的“保持晚节”心态(二)

于是,毛泽东决心利用刘少奇出访的机会,揭开彭真问题的盖子。三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他连续找康生、江青,张春桥等人谈话,严厉批评彭真主持起草的“二月提纲”混淆阶级界限,不分是非;中宣部是阎王殿,要打倒阎王,解放小鬼;中宣部和北京市委包庇坏人,压制左派,不准革命。并表示:我历来主张,凡中央机关做坏事,我就号召地方造反,向中央进攻;各地要多出些孙悟空,大闹天宫。毛并让康生立即返回北京向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传达他的意见。

  当时,因刘少奇不在国内,邓小平去西北视察工作,中央一线的领导人中只有周恩来一人在京留守。因此,他的政治态度如何攸关事态发展。对周的态度,毛心中有数,早就算计好了的。周本人也意识到这一点,知道自己正在面临着一次政治上的重大选择。所以他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有意压了一下,以便有时间可以从容考虑一下。实际上,周已经觉察出毛对彭真日益不满的态度,而且也看出这是冲着刘少奇而来的。

...

经过两天的考虑,一九六六年四月二日,周恩来正式写报告给毛泽东,表明自己的态度,以及为贯彻落实毛的指示而准备采取的措施。报告中说:

  遵照主席指示,提出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大旗,彻底批判文史哲方面的反动学术思想,彻底揭露这些学术权威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立场,严格看待这是夺取文化战线上领导权的问题,以利兴无灭资,组织自己队伍,打倒反动学术权威的斗争。并拟按此方针,起草一个中央通知,送主席审阅。同时,指出前送主席审阅的五人小组报告(即“二月提纲”--作者注)是错误的,拟由书记处召开五人小组扩大会议,邀集上海、北京有关同志加以讨论,或者进行重大修改,或者推翻重写。

  周恩来的表态,使彭真在政治上陷入困境。因为这已经不再是毛泽东“个人”的意见了,而是代表了在京中央常委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彭真不得不向毛写了书面检讨,承认自己“在这一方面确有严重的错误和缺点”。

 这样一来,整个局势急转直下,彭真已经注定要下台,回家检讨休息了。由此毛泽东重新夺回了对中国政治中心的控制权,在与刘少奇的较量中赢得了第一个回合。

一个说总理

(1966)4月2日,他在邯郸写给毛泽东并报书记处的报告中说:2日到6日我在邯郸,视察各地打井抗旱春播生产工作,拟每隔10日回北京一次如有急事,当由彭真同志告我赶回。

一个说

毛并让康生立即返回北京向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传达他的意见...经过两天的考虑,一九六六年四月二日,周恩来正式写报告给毛泽东,表明自己的态度。

一个是出自军队作家尹家民,一个是出自高文谦。

你相信哪一个,为什么相信,又为什么不信?

要是将来同样的情况再出现,你又如何选择?作为查阅资料很广泛的人,你觉得是不是有必要在你下最后结论之前对你的读者介绍一下你所搜集的各方观点,然后再一一辩析是必要的呢?

就是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而已,你不必一定回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