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就事论事说李陵 -- 电子赵括
李陵“转会”匈奴前,作为西汉的将军出击匈奴的举动不过一次,居然也能成为热门话题。就凭这一点,李少卿九泉之下也该知足了。
言归正传。这一战发生在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朝最初的部署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出酒泉出击匈奴,在酒泉守卫的李陵率领的五千步兵为辎重保障部队。李陵不愿意为李广利作后勤,要求单独出击。《汉书》记载:
“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注意这里李陵要求单独出击的理由,是“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意在分散匈奴兵力,为李广利牵制敌军。《史记》中没有这段对话,但是也记载:
“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於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馀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
无论李陵不愿意为李广利作后勤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他自己提出的理由是单独出击可以分散匈奴兵力,为李广利减轻压力。汉武帝同意李陵出兵的初衷,也很显然在此。那么李广利什么时候出兵的呢,《汉书》记载得很清楚,“夏五月,贰师将军三万骑出酒泉,与右贤王战于天山,”以及胜败战果。可是李陵什么时候出兵的呢,诏命是九月出兵。其间发生了路博德“羞为陵后距”而推托,引发汉武帝怀疑是李陵自己反悔,发怒的事情。此时诏命应属于下诏催促,显然李陵迟迟未动。责任虽然不全在李陵,骑兵本来比步兵跑得快,还早出师了四个月,正常情况下仗都该打完了。李陵的“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已经成空话。武帝无论对李陵有无成见,此时对其不满并不是没有道理。
顺便说一句,李陵不愿给李广利打下手,路博德也不愿意给李陵打下手。看上去都是互相看不起,个人很怀疑是和汉朝的封赏制度有关,即所谓非军功不侯。给人做后盾打下手,怎么可能斩将立功,这应该是“将恶相属”的根源。
李陵奉命九月出兵,“陵于是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营,举图所过山川地形,使麾下骑陈步乐还以闻。”千里走了三十天,属于正常行军速度,没有遇到匈奴。这里应该注意到的是“至浚稽山止营”,看上去李陵还是很谨慎的,知道孤军不可深入,因此停在了千里之外的浚稽山并没有进一步北上。话又说回来了,既然知道不能深入,怎么就敢保证能分兵为李广利减轻压力?难道要三万骑兵根据你五千步兵的作战半径安排计划?到浚稽山后李陵派部下陈步乐回去报告经过的山川地形,“步乐召见,道陵将率得士死力,上甚说,拜步乐为郎。”陈步乐的报告应该是李陵的本意,至少汉武帝有理由这么认为。“陵将率得士死力”的牛皮已经吹出去了,陈步乐本人还得到了晋升。
接下来就是遭遇匈奴大军。李陵的部队虽然给予敌人重大杀伤,但是终究孤军难立,中间又出现了有人跑去投降匈奴,透露详情的事件,终于战败后“无面目报陛下”而投降。乍看和战斗间隙的别人奉劝他“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时“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的表态相左,实际上都说明了李陵很高傲的性格,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灰头土脸”地回到长安。汉武帝登基以来从卫青李广等四路第一次出击匈奴开始到李广利赵破奴这一代,打败仗的人不少,坐死罪的人也有,真正被处决的可数不出来,后来没有被启用过的也似乎没有。他爷爷李广本人被俘后逃命,坐死罪赎为庶人不久仍被启用,最后还做到了前将军,位比九卿的高官。汉武帝时期对败军之将实际上是板子举得高,屁股打得轻。李陵本人兵败后回到长安,也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处罚。这一点他的手下看得很清楚,但是或许李陵高傲的性格使得他不愿意兵败回长安,因此投降了匈奴。
下面就是汉武帝听说后的反应了。“上欲陵死战”,注意不是战死而是死战。到李陵为止在和匈奴作战中打败仗的西汉将领不少,没有一个不是死战想尽办法逃脱的。李广,苏建,赵破奴,何况陈步乐刚刚报告过“陵将率得士死力”,汉武帝抱有如此期望很正常。结果,李陵投降了,汉武帝大怒之余责问陈步乐,陈步乐自杀。另外写一点个人的猜测。上面已经列举过了,过去将领无论打败仗也好全军覆没也好被俘逃回也好,按照西汉法度是要治罪,有的是死罪的,但是汉武帝时期实际上一个都没有处理。汉武帝对兵败被俘的李陵本意上恐怕也不见得要严惩,但是这有个条件,就是李陵总要有些作为,这才好有理由为其从轻发落。而李陵实际上已经做到了,不但造成匈奴人马伤亡一万,最后弹尽粮绝还有四百多人突围成功了。可是李陵最后关头晚节不保,投降匈奴,前功尽弃。不但当年李广苏建赵破奴的条件全都没有了,还开了出击匈奴将领战场投降之先河。就是公事公办,不处理李陵对朝廷恐怕也无法交待了。廷议时“群臣多罪陵”,汉武帝震怒之余处为李陵开脱的司马迁以宫刑,但是仍然不曾处理李陵的家族。此后有悔意,“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又派公孙敖领兵试图接李陵回来,还任命司马迁为中书令,“尊宠任职”。偏偏公孙敖又带来了错误的情报,说李陵在为匈奴练兵,终于被灭族。此后李陵也死心塌地为匈奴效劳,为右校王,带兵与汉军作战,有大事入议等等,在匈奴二十多年后去世。
从《史记》《汉书》的相关记载看来,李陵倒是和他爷爷李广很象,武勇而高傲。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他爷爷单独出击匈奴遭遇劲敌时被活捉了,他也没能避免同样的下场。他爷爷冒着死罪逃回来了,他投降了。这样的子孙,李广本人是不会以为荣耀的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