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的戏迷史(二) -- 月色溶溶

共:💬59 🌺5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我的戏迷史(二)

说了剧种,再来说说我小时候看戏的地方。

我小时候经常看戏的地方我们叫“大会堂”,离家不远,那儿既放电影,也演戏曲,附近小学中学有个什么活动也经常借用。我记得学校有文艺表演的时候,我也在那儿登过好几次台呢。那时候的大会堂还没有经过改造,就是中间一个大水泥台,下面挨挨挤挤上下层大概能有两千左右的座位,硬木板的。

能在大会堂演出的剧团一般还是有点层次的,至少是什么县什么市有时侯甚至是什么省的剧团。我记得票子紧张的时候,连最后排也坐满了人,观众少的时候呢,就稀稀拉拉坐前面三五排后面全空着的时候也有,那时候,我就会有点替台上的演员难为情:这么少人。。。可是热闹的后场锣鼓一敲响耳膜,红色的大幕一拉开,舞台上五彩缤纷的布景模拟出桃红柳绿那遥远的古代,这气氛一出来,我也就忘了,只记得伸长脖子等待才子佳人们出来了。

在这个“大会堂”剧院里,我看过印象最深的一场戏叫《方玉娘祭塔》,其实这是一出极少演出的越剧老戏,连唱腔都还十分简单老式,有越剧初期“的笃板”的风格,至少在那一回之后,我再也没见哪个剧团演过。可是也是那一回,真正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共鸣”:方玉娘去祭塔,上一层塔就开窗开门点香点灯唱一段,每段唱末尾,都是“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这时候,不知是谁开的头,全场的观众竟然慢慢跟着她一起唱起来:“南无~~~南无阿弥陀佛~~~”。

那天我是坐在妈妈膝上的,一开始听见千众齐唱,有点吃惊,伸长脖子前后左右张望,看大家都那么认真盯着台上跟方玉娘一起祭塔齐唱,回头看看妈妈也不理我只盯着台上,只好又乖乖坐下来,然后也终于忍不住:南无~~~南无阿弥陀佛~~~

我妈妈平常忙,有时侯就会羡慕那些白天晚上都能赶场看戏的戏迷。她给我描述过文革后红楼梦恢复上映时的热门:一天二十四小时候日夜场不间断放映,票子还是十分紧张,她的姐姐我的大姨妈要她帮忙买票,她买到的是后半夜一点多的,大姨妈却失约没来,她实在舍不得浪费这两张票,就半夜把爸爸抓起来一起去看,虽然她已经看过一场了。当然,她说:我看两场算什么啊,我知道的某某家的大妈喏,她就连看了十几场,看一场看到黛玉葬花就哭湿一块手绢。电影下档了,去别的城市放了,人家还追去继续看呢。。。听得我连连吸戏,看来我们这戏迷实在迷得小儿科啊。

越剧在浙江的群众基础其实是十分深厚的,有许多的草台班子:一些有些戏曲功底的人们七八个十几个就凑起个剧团来,到处去演出,也不挑拣演出场所的条件。在越剧的发祥地,绍兴下面的嵊州,以前叫嵊县的,这种草台班子就特别多。不过你可不要看不起草台班子啊,很多草台班子的演员,唱功做功并不比那些上海杭州的名演员差,常常让人感叹唱出头之难。

草台班子条件差,一般很难上我前面说的那种大会堂之类的比较正式的剧院去演出。那么我是在哪里看的那些草台班子的演出的呢?这,就下回再讲吧。。。趁着周末睡够了懒觉现在睡不着了来写的,现在真得睡了。。。

竟然找到了《方玉娘祭塔》的视频,能看吗?:外链出处原来只唱了前面一段,没有后面的“南无佛,南无阿弥陀佛~~~”

唱词:走啊,(唱)上宝塔来第一层,开了一扇窗来一扇门,点起了一支清香一盏灯,礼拜南海观世音,保佑儿夫文子敬,中得高官步步升。上宝塔来第二层,开了两扇窗来两扇门,点起了二支清香二盏灯,礼拜那紫竹林中观世音,保佑舅公老王同,愿他越老越精神。上宝塔来第三层,礼拜那救苦救难观世音,保佑梁氏素云姐,早生贵子跳龙门。上宝塔来第四层,礼拜那大慈大悲观世音,保佑去世双父母,安安适适百年春。上宝塔来第五层,礼拜那千手千眼观世音,保佑替死孤魂女,下世投胎转男身。上宝塔来第六层,礼拜那白衣大士观世音,保佑令公与令母,福也增来寿也增。

阿弥陀佛,为人可比一张弓,朝朝日日称英雄,南无佛,南无阿弥陀佛,有朝一日功圆满,扳起弓来两头空,南无佛,南无阿弥陀佛,天也空来地也空,人生渺渺在梦中,南无佛,南无阿弥陀佛,天地万古常春间,人生劳碌一场空,南无佛,南无阿弥陀佛,日也空来月也空,来来往往又无踪,南无佛,南无阿弥陀佛,日月万古常运转,人亡千年影无踪,南无佛,南无阿弥陀佛,金也空来玉也空,死后何惜在手中,南无佛,南无阿弥陀佛,万两黄金拿不去,为它一世受牢笼,南无佛,南无阿弥陀佛,夫也空来妻也空,大难到来各西东,南无佛,南无阿弥陀佛,弥陀佛。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履虎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