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国人民造就了白求恩——河里在讨论白求恩,兄弟转几篇有关的东东 -- 双石

共:💬56 🌺977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游黎清:还原真实的白求恩:输血与流动血库

还原真实的白求恩:输血与流动血库

在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中,几乎用了两集的篇幅表现白求恩输血抢救伤员和组建流动输血队。但是剧中的情节与真实历史大相径庭。编导们没有起码的医学常识,是其一。不了解当时历史,想当然编纂,导致张冠李戴,把八路军做的事情放在了白求恩的身上,是其二。丑化和贬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中国老百姓,是其三。

由此引发了以下的恶劣效果,即:观众会普遍认为八路军的医护人员和中国老百姓都是愚昧无知的和没有同情心的,从而反衬了白求恩的无私和对同志的极端热忱。

  镜头一

  (一个伤员垂危,林护士报告:“血压下降很快,脉搏快没有了!”)

  白求恩:马上准备输血,马上!

  林护士:血浆没有了!

  白求恩:这是什么?(指着林护士的手臂)这是你们的血管!

  丽萨:诺尔曼,用我的血。

  (白求恩又看看大家,所有八路军医护人员都在面面相觑,没人站出来)。

  白求恩:你们谁都不愿意?

  (没人站出来,互相望着)

  白求恩: 潘!你来!

  董:小潘,你来!

  (男护士小潘,大特写,畏缩不前)

  白求恩:(气愤地)你们这些人怎么了,这名战士就要死了,难道你们就没人肯献出自己的鲜血来挽救他的生命吗?

  丽萨:献血对于一个人的身体来说不会造成任何的损害,一个人的身体又几千cc的血,如果说抽出几百cc的话,两周以内人的身体就可以进行自我的补充。

  董:丽萨,抽我的血!

  白求恩:(愤怒地,一字一顿的说)不,我要他们输血,这些所谓的医生、护士自称救死扶伤,可在关键时刻居然连一点血都不肯捐!

  丽萨:没时间了,抽我的血吧!

  (这时白求恩挽起右臂的袖子,)

  董:丽萨,你这样做是在侮辱我,我是男人!

  丽萨:可我不知道你的血型。

  (这时白求恩已经自己扎上了止血带,丽萨用注射器抽出白求恩的血)

  镜头二

  (手术后,白求恩怒不可遏,同董翻译说:“真没想到。他们都是胆小鬼,胆小鬼!”

  董:“我不同意,白大夫,那些人都很勇敢,他们曾经冒着激烈的枪林弹雨冲进战场,把伤员从战场上救下来。

  白:刚才怎么解释?

  董:“刚才不是什么胆怯,但不意味着他们贪生怕死.

  白:那是怕什么?

  董:他们是怕他们不了解的东西,他们不了解什么是输血。

  白:天哪,如果连输血都不懂,那他们还算什么医务人员!

  董:我们只有这些医务人员,白大夫,他们救了很多伤员!

  白:真不可思议,我在西班牙的时候,他们给我配了一辆带冰箱的输血车。可这儿连血浆袋都没有,怪不得死亡率这么高。

  董:白大夫,其实这村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一座流动的血库,关键是你得要说服他们。

  镜头三

  (战斗中,战士受伤因失血过多而牺牲,白求恩看到牺牲的战士,说:“见鬼,为什么不早点给他输血?”

  董:血浆早就没有了。

  白:那你们身体里不是有血吗?

  丽萨:大家都抽过了,不能再抽了。

  白:41个伤员死了18个。为什么我们不多准备些血浆呢?(对叶院长)叶,我在西班牙时,专门配备有运输血液的车,我知道在中国是不可能的,但你们可以发动当地的老百姓来献血,因为他们是一座流动的血库。

  董:你觉得可能吗,发动当地的老百姓献血?

  镜头四

  以下的一段情节,叶院长自己一个人跑到村子里,找到自己的家人和一些乡亲,动员他们献血,可一说抽自己的血,人都跑光了。(写叶院长是当地人,一口山西话,松岩口村人。找了她的父亲和兄弟)

  镜头五

  白求恩在给毛主席和马海德的信中说:“我们还需要大量的血浆,。。。最好组织一支志愿输血队,就像我在西班牙那样。”

  镜头六

  老百姓端着盛着猪血、羊血、狗血的瓦盆,说,白大夫不是要血给伤员们用吗,我们杀了自家的猪、羊、狗,给您送来拉,叶院长向乡亲们解释,不是要动物的血,是要人的血,后来在伤员的面前,白求恩亲自做了示范,老乡们才相信,肯为伤员献血。这里没有任何边区政府的影子。(那些血居然不凝固)

  编导们犯了几个错误,现分开说:

  第一.剧中多次提到的“血浆”,在当时是没有的。

  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血浆是从血液中分离出来的,制作血浆需要建立血库,要有一套复杂的设备,而在当时的1938年,不要说我军地处在没有电的穷山僻壤,就连整个中国都没有血浆。我国在1944年才在昆明建立第一座血库,五十年代才有冻干血浆。白求恩在西班牙时,他运送的是用玻璃瓶盛装的鲜血而非血浆。所以,当女护士小林说:“血浆没有了”(第一次出现),说明了两个问题,一,八路军医护人员懂输血,二,他们用过血浆。那么以下的情节不但让白求恩气愤,也使不明就里的观众气愤了。“这些所谓的医生、护士自称救死扶伤,可在关键时刻居然连一点血都不肯捐!”观众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这些八路军见死不救一点人性都没有。

  剧中不但出现血浆,连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才有的高分子聚合物制造的血浆袋也出现剧中。而后面的情节又说八路军不懂输血有情可原,实在是矛盾。

  第二,剧中表现是白求恩提议发动群众,组织并建立了流动血库。这就是张冠李戴

  镜头二中:

  董:白大夫,其实这村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一座流动的血库,关键是你得要说服他们。

  镜头三中:

  白:41个伤员死了18个。为什么我们不多准备些血浆呢?(对叶院长)叶,我在西班牙时,专门配备有运输血液的车,我知道在中国是不可能的,但你们可以发动当地的老百姓来献血,因为他们是一座流动的血库。董:你觉得可能吗,发动当地的老百姓献血?

  (剧情本身就有很多矛盾之处)

    建立“流动输血队”,被白求恩誉为是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在外科史上的一大创举,是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和根据地人民政府,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的结果。白求恩自己都感慨地说:“群众是我们的血库,这样的情况在外科医学的历史上,简直是创举。在西班牙,我们没有想到这一招。毛主席说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什么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这是多么伟大的思想啊!我钦佩中国人民的觉悟水平,也钦佩你们的组织动员工作!”

  我父亲在回忆文章《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工作片断》中说:

  晋察冀军区各医院输血抢救伤员的工作始于1938年7、8月间。先是在山西五台县松岩口村军区后方医院,以后又在在二、四 分区医院开展。第一个献血者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继之有叶青山、游胜华、刘小康。领导带了头,党员接踵而来,群众也踊跃报名参加献血。由于输血的开展,对伤员抢救工作的成效显著提高。

  

  这年11月中旬,聂总指示我随白求恩工作、学习,以一、两年的时间把白求恩大夫的医疗技术学到手,并负责安全和日常事宜。因而我随白求恩大夫从平山县常峪卫生部驻地出发,向大沙河北线前进,到达杨家庄我后方医院一所,在此检查了250名伤员,做了30多例手术,并更广泛地开展了输血工作。

  在杨家庄医救工作告一段落后,闻讯三五九旅在山西广灵县上、下寺弯、曲回寺等地有500多名伤员,我们即刻启程前往。在那里共检诊伤员400多名。做手术60多例,在部队和地方群众的支持和参加下,也开展了输血工作。

  三五九旅某团参谋长左齐,上肢复杂性开放性骨折,生命垂危。由三五九旅卫生部长顾正均和所在村的村长各献血四百毫升,才得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达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在其后组织的前线手术组中,也都充分开展了输血工作,大大提高了一些垂危伤员的手术成功率。

  1939年元旦之后,我们回到灵丘县杨家庄医院,筹办特种外科实习周,以培训各军区外科医生和为各军分区卫生部及三五九旅卫生部成立手术组在技术准备。为此集中了一、三分区和三五九旅各类需做手术的重伤员四十名,并编印了教材,成立了医院民主管理委员会。由我任书记,刘小康任秘书长。

  白求恩出于对革命战士的高度责任感,根据以往战救工作的经验,在会上提出创办血库的意见。这在当时北国的穷山沟里,没有电源,没有冰箱,根本是无法办到的

  我在会上向白求恩表示:手术用血问题你就不必操心了,我可以保证40名重伤员所需的六万毫升血液。经过医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反复讨论决定:发动人们群众,掀起一个自动义务献血的高潮。

  这时,我们和村长、农救会主任、妇救会主任等干部一起开会商量。会上,我们向群众讲明了输血的政治意义,白求恩同志也向大家解释道:"土里没有种子,长不出小米来,身体里没有血,生命就会发生危险。伤员身体里失去了大量的血,只有补给他们,才能把他们医好。从一个健康人的身上,取一点儿血,对于身体,并没有妨碍,因为它能很快给自己补上。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血,救活一个战士,胜于打死十个敌人。"

  当大家知道白求恩同志和我们已给伤员输过血的事实后,村长和妇救会主任立即自告奋勇地说:"我们给!我们给!"接着又召集了群众大会,进行动员。我与刘小康首先报名参加自愿义务献血队,接着村支书、村长、农会、武委会、妇救会和青救会主任都在会上报了名。在干部与党员带动下,全村男、女青壮年报名150余人。

  凡是报了名的,都发给“献血光荣”的红布条。并规定献血者每抽血四百毫升,免费供给红糖一斤,鸡蛋十二个,茶叶一两。每天都有十几名群众在医院俱乐部等候献血,随抽随输,充分保证了手术用血。

  血源的问题彻底解决了。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白求恩同志。两年以前,白求恩同志在西班牙战场上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他是专们负责战地输血工作的。那时,血液是城市人民志愿输给的。要把血液运到前钱,而又不使它凝结,需要一套冷藏放备,而且还要克服战地运输上的困难。有时候,血液供应不足,使抢救伤兵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困难.

  现在,他在中国的解放区战场上,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像。白求恩对此取了个名字叫“人民血液银行”。他还说:“我在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在时担任血液供应工作未取得成功。而你们的血液供应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这是当代世界上所没有的。有这样好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有这样好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好的八路军,有这样好的中国人民,我可以肯定,任何强大的帝国主义侵略者是征服不了中国的。中国必胜,日寇必败,这是不可转移的规律。

  人民战争思想的创举,成了我军卫生战线上一个独创的重要法宝。"

  第三,老百姓居然端来猪血、狗血送给白求恩给伤员用,中国人就愚昧到如此地步了吗?中国自古就有“滴血认亲”之说,何来与动物认亲之理呢?

  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

  在我以前的博客文章《在杨阳导演网站的论战》中,有以下这段话:

  “我军为失血过多的伤员实施输血以挽救其生命开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在晋察冀军区开始于1938年6月白求恩同志来到军区以后.由于受器材条件的限制,在此之前我军绝大多数医护人员不仅没有见过输血,甚至对此一无所知.这年9月,在需要给一名伤员输血的时候,年轻的护士和卫生员犹豫不前,叶青山走上前去,捋起衣袖说:"输我的!"于是,350毫升鲜血经过白求恩带来的三通注射器从叶青山的血管流进了伤员的血管.这是晋察冀军区第一次施行输血,而贡献者就是军区的卫生部部长.据当年叶青山的警卫员高华回忆,这一年的四个月中,叶青山为伤员献血两次.白求恩曾多次伸出拇指赞叹道:"我到过世界很多地方可我从没见过这样高尚的人,中国人民真是伟大的人民."部长叶青山带了头,不仅其他同志跟着献了血而且一些群众也献了血.卫生部由此组织了群众"自愿输血队".这种组织的形成使我军在战争环境下,在没有储血设备,没有现代化运输条件下,依靠人民群众解决了输血问题.这被白求恩称为"外科医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摘自<红医将领>一书,冯彩章 李葆定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年) ”

  但是我在我父亲的文章中看到的却是白求恩第一个献血,最近又在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的网站查到《白求恩生平》的文章,其中说到1939年1月在杨家庄开办特种外科实习周时,白求恩第二次献血,文中这样写道:“

  “回到杨家庄后,……那是一个雪花飞舞的夜晚,翻译刚刚给他读完《抗敌三日刊》,一个医生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一名刚送来的伤员股动脉出血了。白求恩以自己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为理由,再一次献了三百毫升--第一次是在八月二十二日,为一个截肢伤员输的。”(即1938年8月22日)

  所以,在晋察冀究竟是谁第一个为伤员输血还有待考证。

通宝推:年青是福,玉垒关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