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穿越小说与明清之辨 -- 尼伯龙根·蜗藤
穿越小说与明清之辨
我从小对小说就不感兴趣,所以也很久不关心最近流行什么小说之类的问题。最近上了一个论坛,才知道现在流行所谓的穿越小说,就是那种现代人回到古代,然后用现代人的眼光和智慧影响历史进程的东西。我以前读过一下黄易的《寻秦记》,由于太长了,所以看了开头几卷就没有耐性看下去。不知现在的穿越小说是不是都是源于这部广为流传的武侠小说呢?这种穿越小说,如果写得好,反映了当代观念和古代环境的矛盾,无疑会是非常有趣的。但是现在的穿越小说有种趋势,就是把小说当作历史来写,比如有本在某论坛上争议甚广的关于明清之交的小说,就大篇大篇的在小说中进行了史料的考据,使人感觉与其说作者在写小说,不如说作者在写历史。我个人对这种做法非常不以为然。在我看来,小说的功用在于塑造人物和表达思想,而不在于对历史人物进行考据。正如易中天所说的,小说形象和历史真实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小说形象可以凭作者的喜好,而历史真实可是要实打实的论证。两者应该有一条的界限。三国演义,无疑对历史人物做了自己的诠释,但是在现在,没有人会当成了真实的历史,因为我们现在都明白学术上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讨论要如何基于史料,要如何论证,而三国演义,它没有经过这样的论证,所以我们都知道那不过是讲故事。但是一旦小说也用上这种手段,就未免模糊了这样的界限。作者个人不成熟的、在学术上靠不住的一些见解,就会误导相当一部分人,把作者的小说当作历史真实。这种做法其实相当的取巧:如果把作品当作文学作品,它又有这种误导作者的能力;如果把它当作真正的史论,它们又不够水准,也没有同行的评议,而且当有人提出这些批评的时候,它们还可以用文学创作作为辩护。小说和真实的历史应当分开处理,至少应该能让读者明白小说中的人物仅仅是小说中的人物,我觉得这是对一部涉及历史的小说的基本要求。
回到我说的这本明末的穿越小说来说,它最大的卖点就是批评袁崇焕。对于袁崇焕的争议,在一些历史的论坛上成为最大的热点。袁崇焕是卖国贼还是爱国英雄,是罪有应得还是千古奇冤,各位票友为之争论不休。而当“满学家”阎崇年在中央台讲了明亡清兴以来,围绕这个问题的讨论进一步升温。在这个漩涡中,袁崇焕其实只是一个象征,其后更牵涉到如何看待明清交替的问题,而后面更牵涉到现实中的民族主义的命题。在中国大陆史学界的传统中,袁崇焕被看作一个正面人物,是含冤而死。而在近年来的历史普及大潮中,清朝在电视剧、百家讲坛和普及书籍中红得发紫,一改在80年代的教育中丧权辱国的刻板形象,变得高大而英明。明崇祯帝“怨杀”袁崇焕,在阎崇年的眼中更是明必亡清必兴的明证。而作为对这种清朝推崇的反动,出于钟摆效应,也自然有人开始推崇明朝,于是出现了最激烈的明清之辨,而袁崇焕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战役而已。
具体到袁崇焕个人,作为一个真实的人,他自然有功有过,很难一概而论。袁崇焕有不可磨灭的战功,他领导的关宁锦防线直到明末还是是东北不可逾越的防线;他领导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击退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进攻,扭转了明末对后金屡战屡败的羞辱历史;在长城被绕道的后金兵突破之后,他带领军马回师勤王,有力地阻击了后金对北京的进攻;从头到尾,从来没有能够证明袁崇焕卖国的证据。这些,即便是最死硬的反袁派也是无法否认的。另一方面,袁崇焕确实有大罪,他不合程序擅杀毛文龙;他夸口5年平辽但却无法在收复失地上取得实质性进展;长城被绕道突破他有不可推卸的间接责任,这些也是实情。总之,无论正方和反方,其实都有足够的理据。问题是,对于袁崇焕应不应该被凌迟处死,是应该从哪一个角度去分析呢?显然双方并没有找到共通点。明朝特别是晚明的政治结构,是皇帝权力巨大的年代。没错,皇帝不是拥有绝对的权力,比如万历就不能如愿让福王承继大统。但是皇帝对大臣的生死拥有绝对的权力,而在崇祯朝党争激烈,皇帝居中独断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一个大臣的生和死,其实不过是皇帝的意志而已。崇祯帝刻薄寡恩,袁崇焕犯下的罪,包括莫须有的卖国,在“法理”也就是皇上的意旨中当然是可死的。这就是反袁派的观点,这可以说明袁崇焕死得不冤。但是皇上的意旨真的有正义性吗?真的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吗?这又不尽然。魏忠贤罪行滔天,最终也不过是个流放,袁崇焕立下种种战功,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难道凌迟处死就是恰当的吗?有的人会以维护法治为辩,这个就好笑了,皇帝还有特赦的权力呢,在当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社会,还有什么法治可言?对“法治”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恐怕比清兵掳掠一次轻得多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袁崇焕的凌迟处死实在太冤了。至于袁崇焕是好是坏的争辩就历史本身而言更加无趣,我们能够根据历史清楚地列出袁崇焕的成绩和不足就足够了,又何必耿耿于怀到底是供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
而作为袁崇焕争议的明清之辨的主角清朝,也很明显地有着和袁崇焕类似的双重特征。清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独特的朝代,一方面,它是一个少数民族作为统治集团的朝代,在征服中国的过程中犯下累累罪行;另一方面,它一统中国,给中国带来广大的领土,即便后期割地不少,但是也得远大于失。作为异族入侵者,它不同于日本,满族一直是处于中国文化圈内,在建国之前都是受中央政府羁縻的,是在中国传统中的“天下”的圈子里;而日本,却被中国传统视为化外之民,是绝对的外族。作为异族统治者,它不同于元朝,元朝一直以异族的身份统治中国,而清朝却怀抱中国文化(除了剃头),满族全面汉化,到最后,连自己的语言都要消失。晚期清朝还面对前所未有的变局和危机,还从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或者叛乱,视乎立场)存活下来。谁能肯定地说,一个汉人统治的皇朝就一定比它做的好。清朝尽管受尽欺凌,但是总算没有沦为殖民地,也没有被列强瓜分。这至少比印度和奥斯曼等其他“老大帝国”做得更好一些。清朝是那样的复杂,很难用一个优和劣去定性。同样,另外一个主角明朝当然也是如此。
这些,从历史本身的角度来看,都是争议不大的事,但是中国历史界,无论是专家还是爱好者,大部分都有两个习惯,一个是喜欢硬要评个好坏,另外一个就是喜欢用历史映射现实。在我看来,这两个都不是好习惯。就第一点而言,其实和评价者的立场有很大关系,不但因人而异,还是因时代而异,根本连一个貌似客观的标准都没有。而第二点,更是直接和现实政治关联在一起,为政治目的服务。到头来,争论者争论的都不是历史,而是争论者背后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争论当然也很有趣,但打着历史旗号来争论就不是这么讨人喜欢了。这两个习惯带来的另一个毛病就是由于争论者偏执于自己背后的意识形态,所以争论都带有很大的极端性。比如反袁派就要宣称袁崇焕是卖国贼,而拥袁派就不得不为袁崇焕每一个错误辩护,无论哪一边,都不能做到客观的评价。所以这种争论其实并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历史,仅仅会让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更加茫然。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穿越小说与明清之辨
😅毫无新意 zmeng 字108 2009-01-14 22:20:14
🙂疯狂的无间穿越:整死袁崇焕,拯救老战神! 2 横行刀 字3211 2008-11-30 19:53:55
🙂“建祠、吊孝”二案铁证如山 断臂残刀疲败兵 字88 2008-12-01 00:32:33
🙂提个醒 我来也 字271 2008-12-25 18:16:33
🙂这个至少和最多,还是局限在你个人的意见上吧. 断臂残刀疲败兵 字0 2008-12-26 23:54:46
🙂高第小传Capo(不存在所谓尽撤关外,和抗命独守.) 2 断臂残刀疲败兵 字12687 2008-11-27 19:25:18
🙂送花,不过小小地提醒一下 海天 字26 2008-11-28 13: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