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信证券业绩跟踪2008/3/14 -- 老拙
周末关于中信证券有两个传闻,一是年报业绩,二是融资融券。
年报业绩不着急,反正明天就知道了。
融资融券试点,我倾向于并非空穴来风。上周,我在港股实盘的周汇报里谈到这个问题:
很明显,推出股指期货,首先就是提高了权重股的地位和价值。因为,对于基金、券商、保险、阳光私募等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大资金(包括他们管理的专项理财资金),只能做套期保值,他们不可能在重重监管之下一边做空期指,一边把权重股砸出去;他们只能守仓权重股,同时做空期指——这就是套期保值。所以,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股指期货推出之日,就是权重股企稳回升之时。
现在的问题是,美股下跌带动港股下跌,与此同时,A股权重股的重挫又对H股下挫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目前形势下,我认为管理层必须先推出股指期货。至少,是给了上述大机构一个避险的工具。可叹的是,如此明显的道理,内地经济学家们还在争论,实际上干扰了管理层特别是中国证监会的决策。
提请大家注意:关于期指,证监会的措辞是“准备就绪,择时推出”;而关于创业板的措辞是“4月份推出征求社会意见”。实际上很早之前我就提示,给政治局常委上资本市场课的国务院研究人员巴曙松一贯认为必须先推股指期货,民间教授刘纪鹏坚决要求先推创业板。现在,巴还在坚持说这个观点,刘已经不太说了。如果主板与H股互相拖累大幅下挫,形成恶性循环,那么皮之不存,毛将负焉?
我想强调:以上仅仅是我的推测,我没有消息,也未必说的对,切不可以此作为您的操作依据。
顺便接着回答[在跋涉]的问题:除了权重股地位提升之外,推出期指有利于成交量增加,从而增加中信证券在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佣金收入。此外,实际上应该在期指推出之前或同时,推出融资融券试点,这也是国际资本市场走过的道路。找两个券商以自有资金试点不可能引起市场的大波动,但稳定了市场的预期。如果这样,中信的竞争力必然提高,它能为大资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还是那句话,大资金赶紧到中信去开户,融资融券要求客户开户半年以上。
关于这个传闻是否孔穴来风,主要看两点:
第一,看舆论
如果一有说法,立即就议论纷纷,那么传闻就很可能会落空。但周末这个传闻却得到市场一致看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领导的表态。之前尚福林的说法是:“正在内部征求意见”(这恐怕就是传闻的来源)。昨天范福春发了脾气:“我从未说过‘不救市’”。没说过“不救市”,那就是“要救市”。问题是怎么救?之前,范福春还说过要长期投资,可是如果没有对系统性风险的避险工具,又如何进行长期投资?
一个劲地发基金,可是基金没有避险工具,遇上系统性风险就大赔,谁还敢买?
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总有那么一帮子“经济学家”瞎捣乱,把应该马上做的事情拖延好几年。比如股改支付对价的方案,02年就提出来了,这么不对那么不对,什么国有资产流失啦,整整又拖了3年,整出个5年大熊市。我看这回推出股指期货又是如此,不闹到过不下去,就接着吵。
但是,目前至少没有反对融资融券试点的,至少认为:融资融券风险小于股指期货。
第二,看措施。
一个传闻出来,如果看不到具体措施,八成没戏。相反,如果看到一系列可行的措施跟着,那就是真的快来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发现有具体措施,而且明显感觉中信证券在“内部征求意见”之后有具体的办法。比如: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通过发行信托来筹集更多的资金,甚至也会考虑动用集合理财计划的资金”,因为这是针对融资融券的新产品设计。所谓“一羊三皮”是也。以后我们接着聊大盛魁,就会说到这一点。
还是那句话,我没有消息,只是推测,不构成投资建议。至于我自己满仓中信证券,我现在的感觉就是:不争论,反正我是坚定地站在中国证监会一边。今后5年,中国证监会最大的使命与政绩就是发展资本市场。他要发展资本市场,就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开设创业板,扩大债券市场,发展三板市场,推出融资融券,推出股指期货,继续做大做强机构投资者。不论先推谁,不论推出哪一项,只要推出,对于中信证券的业绩增长就是利好;陆续推出,就是不断利好,除非他不发展资本市场了,那老拙就只好认栽。
不过这种可能几乎等于0。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最近手气不错,大家收宝了,呵呵。 季侯 字178 2008-03-15 07:11:39
🙂时间、空间的敏感点 xdchou 字44 2008-03-15 02:05:39
🙂请老拙分析 懿和 字12 2008-03-14 23:13:40
🙂我对周末传闻的看法
🙂关于大资金开户问题,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老师 道天 字216 2008-03-15 04:39:30
🙂主力会不会利用熊死蹬利空终极打压呢? 江南听雨 字52 2008-03-14 21:23:05
🙂多谢老拙的分析! 爱飞的阿尔飞 字76 2008-03-14 18:59:55
🙂中信周一一定反弹,看看老拙的RP 天涯浪子 字197 2008-03-14 18: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