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晚清外交官(1): 不容于尧舜之邦 -- 风雨声
所谓外交在大清就是少数民族委员会下一个小部门的事,那时候叫礼部理藩院。洋务派得势后机构改革,1861年成立总理衙门的升成部级机构,收起了天朝大国的架子,却把老一辈的脸都丢尽了。
总理衙门不久设了个同文馆研习“夷务”,培养翻译。后来洋务派在外语学院之外,再设立科学院数学所和天文所,选派科甲出身的人进馆学习。如果今天要把北大历史系博士转到中科院学习个天体物理和微分方程,也有人不答应,难怪文渊阁大学士倭仁大怒,说“以中国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师事洋人”。那时改革开放还没有改到太后头上,她老人家还是一如既往支持与时俱进,一听倭仁此话,说好,你立即保举精通科学的中国教师,与同文馆的洋教习一比高低。倭仁见太上动了真格,赶快申辩 “不患无才”只是“以理度之“,“况奴才并无精于天文、算学之人,不敢妄保”。
在正式派遣常驻使节上也非一帆风顺,历来只有蛮夷前来常驻天朝,学习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反过来做成何体统。洋务派对西方的遣使要求却开始眉来眼去。左宗棠主张遣使驻外“以洞各国之情伪,而戢公使之专横。”李鸿章跟着说要改变“彼有使来,我无使往”的不正常状况。当时领导出国不象现在每年有数百个部长级代表团浩浩荡荡在世界到处虾球转,那会儿十几年之间就派了三个代表团出国,1866年斌椿去欧洲,1868-1870年蒲安臣去全世界周游,1870-1871年崇厚去法国。
正式遣使的事在朝廷上下轰轰烈烈地吵着,激烈的程度和牛头不对驴嘴的辩论和今天的强国论坛的吵闹倒有几分神似。十几年的嘴仗培养一批气宇轩昂的爱国英雄和丢官罢职的倒霉蛋。1875年,云南发生却发生了一件事情。
英国少校柏朗率队在缅甸探险,英驻华使馆翻译马嘉理从北京到缅甸迎接。1875年2月,马嘉理与柏朗会合后,就领着193人队伍进入云南腾越地区和当地人发生冲突,马嘉理被杀。这件事是近代很多糊涂帐之一,双方相互指责。英国找上门来了,云南巡抚岑毓英一口咬定说就是野人干的,英国人一口咬定就是不相信,弄到最后要自己带兵去查清楚。朝中要爱国和要卖国的两派又开始大打出手。
1875年8月21日皇上把李鸿章作为首席代表派到到烟台,谈了一个多月,英国公使威妥玛以撤使绝交威胁,还把军舰开进了烟台。醇亲王奕棕主张与英国人开战。李鸿章觉得大清不能老是事端一出,动辄开战,战则必败,败则议和,然后割地陪款。他满足了英方提出要求:赔款20万两银子、答应派正式使节并到英国道歉、允许开放口岸,于9月13日在《烟台条约》上签了字,让满朝文武骂得狗血喷头。还是西太后知道怎么面对主战爱国大臣的猛烈炮轰。有一次张佩伦大骂主和的人,上奏要战。太后嘉许官加一级,立即调任张佩伦上前线,还没听到多少枪炮声,看着抬下来血肉横飞的尸首,张的腿肚筛糠一般, 此后再也不动则言战了。
这回朝中士大夫因为被杀的是洋人,一起袒护岑毓英。郭嵩焘那时候是兵部候补侍郎,大概相当于今天国防部一个的巡视员,有名无权。他上奏讲办洋务要公平合理,否则不足以服人。他认为马嘉理被戕一案,云南巡抚岑毓英难脱责任,案发后掩盖,又不查明情由据实奏报。以至于英国态度日趋强硬。郭请旨“将岑毓英先后酿成事端之外,交部严加议处,恃虚骄之气,而不务沉心观理、考察详情,以贻累国家者戒。” ,郭这一奏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众矢之的。
《烟台条约》要求正式遣使,由此拉开了中国职业外交官登场的序幕,只是中国第一个常驻使节任务并不光荣:去道歉。朝中无人愿去,光绪皇帝忧心忡忡。这时候郭嵩焘站出来,说臣愿前往。郭主动请缨的话一出,满朝哗然。在众人眼里,郭嵩焘平时在朝中动则称西方,已为很多人不满;如今参劾杀洋的岑毓英,涉嫌私通外国;现在居然主动要去英国道歉,简直要明目张胆的卖国求荣。他的朋友门生也难谅解,很多热血的爱国湖南人联合起来不认他是同乡,有人送了他一副对联: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下集:仕途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阿牛说得让我真心虚啊,我属於无知者无畏,敢於班门弄斧, 风雨声 字52 2004-03-24 04:09:43
宝贝,别谦虚呀 巍巍 字54 2004-03-24 04:42:55
😮巍巍,你这不是毁我吗? 风雨声 字136 2004-03-24 04:48:07
【原创】郭嵩焘的故事:(一)遣使
看了这文,有点喜欢这个慈嬉了 悲欢 字132 2004-03-26 12:59:15
不过是师法汉武帝的故智 任爱杰 字364 2004-03-26 15:40:35
☹️乱世为狗不为人 冰炭 字42 2004-03-24 01:27:55
还可以学曾国藩,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风雨声 字36 2004-03-24 04: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