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近距离看日本救援队 -- 萨苏
[平面媒体用稿]
“到中国的救援队里有我们这里的人!”昨天傍晚,从我所住的日本关西小城国际课得知这个消息,我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当地市役所,争取采访到第一手材料。
日本救援队出发式
可能考虑到这件事对于我这个中国人的意义,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国际和平室的谷知先生仍在等候我,“我们日本派出的支援队,是各国中第一个前往灾区的阿。”谷知先生很自豪地说。
正如我所了解的情况,在到达中国的第一批救援队员中,有一名的籍贯正是本市,这就是属于日本海上保安厅特别救难基地队,现年二十八岁的江口先生。此时,江口先生已经在前往灾区的飞机上,而幸运的是,作为故乡的地方媒体,当地记者曾赶在他登机之前进行了远程采访,此后,又打电话到作为第二梯队等待出发的下一批队员处,了解了更多这支救援队的情况。通过留在谷知先生这里的采访记录,我得以对这支已经在四川青川县开始救援工作的日本国际救援队有了进一步了解。
对于自己能够成为前往中国的救援队员之一,江口显得激动而又有些紧张。
激动,是自己能够从许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加入到这次国际救援的行动中。江口自述之所以选择保安厅的就难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最初的原因就是在阪神大地震中,亲眼看到从外国来的救护队员,牵着救生犬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当时只有十几岁的江口产生了强烈的信念 – “假如我也能够这样去救人,该有多好呢?”这一信念,使他在后来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留在了海上保安厅的救难基地。能够参加对中国大地震的救援工作,是江口梦寐以求的事情。
紧张,则是因为从地震开始,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不知道还有没有幸存者坚持下来。“只要还有人需要我们的救援,就绝不回来。只要有需要,随时都不会退缩。”江口道,“我有参加多次救难的经验,不会给家乡父老丢脸的。”
日本消防厅门前的欢送
这次能够参加救援行动的,都是日本国内灾难救助的高手,可谓经过精挑细选。以与江口同机出发的六名日本消防厅紧急灾难救援队队员而言,他们和第二批的十七名队员,是从日本全国四千名随时待命的消防紧急救援队员中选拔出来的精锐。其带队指挥官是东京消防厅救助课课长原修。这位原课长是紧急救援教官出身,曾经在新泻大地震的救援中因为功勋卓著被授予功劳勋章,与他同行的小野副队长也曾参加那次大地震的救难工作。
由于日本国内各个救难组织各有专长,与江口同行的日本国际救援队第一梯队,共有人员31名,属于五个不同部门。其中包括 –
消防厅紧急救难队队员六人,他们擅长的是城市灾难救护,具备较强的对幸存人员进行探查的设备和经验。第一梯队的六名队员,携带了新式生命探测仪,同时担任为第二梯队的十七名队友打前站的工作。他们携带的这种生命探测仪与我国目前使用的依靠地下声音判断幸存者的原理不同,是通过监测空气内人类呼出的特殊气体成分搜索幸存者的,人称“生命探测雷达”,判断较为准确,具有一定先进性;
警视厅救难队一部,他们擅长城市救难中的破障救人以及整体策划,也是第一梯队的主力。他们携带的主要救生工具是便携液压式钢筋混凝土切割器,据说可以有效而可控地切开压住幸存者的混凝土板块。同时,他们还随机携带有轻便破障机和小型发电机,以便在恶劣的条件下独立开展工作。他们的部分物资,也是为第二梯队携带的。
日本救援队中的传奇人物原修队长
江口等部分水上保安厅人员,因为把沉船救生作为研究课题,他们的部门对发现幸存者并设法维持其生存较为擅长。他们随身携带两个大型铝制行李箱,虽然语焉不详,但大多猜测其中有生命维持设备和轻便强力探照灯。同时,江口也要为第二梯队其他水上保安厅的队员做好前站工作。
日本国际协作组织(JICA)的先遣人员,他们将提供以医疗服务为主的救援活动。
总负责人日本外务省国际紧急援助室室长小泉崇。
出发前,日方有关部门对这支救援队十分重视,出发时举行了隆重的结队,授旗和出发式,队员离开本部时所有职员和警察停止工作,站在从三楼到一楼大门的通道两侧,一面鼓掌一面高喊“努力啊”的鼓励,欢送这支救援队前往灾区。
出发时的日本救援队,他们到达灾区后,感慨道:“虽然还没有到第一线,已经明白现场的形势是多么的艰难了。”这句话,让许多原来认为中国政府是有意拒绝国际救援的日本人改变了看法
昨天看到的消息,今日该救援队的第二梯队将飞往中国投入救灾。这个第二梯队包括二十九名队员,依然是消防,水上保安厅,警视厅与国际协作组织的混成队伍。他们携带了更多的机械设备和药品前往灾区。
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警视厅的工作人员中包括四名救生犬引导/饲养员,他们携带了三条擅长辨识地下幸存者的救生犬一同前往。这三条救生犬都曾经参加过2004年新泻地震救灾。可惜的是当时的功勋犬“西红柿”在去年不幸死去,否则也必将一同前往。
水上保安厅增派了数名受过潜水训练的队员,以便在需要的情况下投入水际作业。
国际协作组织派遣了一支医疗队,其中包括两名女子救护队员。选择这两名女子救护队员的标准之一是容貌端方,因为到外国救灾也代表日本的形象。
飞机中的日本救援队员
参加救灾的日方队员,身穿统一的救灾服装,包括上蓝下橙的联体外衣,安全头盔和红色的救生马甲。这种联体外衣的胸前,装有两条可拆卸的荧光反光板,既可以在夜间与暗处较为清楚地标示救护队员的位置,以免事故误伤,同时又可以在救生过程中需要时以此引导其他人员。在这套服装的肩部和胸部两侧,都有日本救援队的标志,而右臂上则是他们所属部门的臂章。救援队员在平时佩戴橙色带日本标志的遮阳帽,工作时则戴带透明帽檐的安全头盔。这种透明帽檐虽然看来不起眼,却可以保障工作人员在尘沙散落的环境中有良好的视线。
这支队伍还有两个“编外”人员,一个是一名受中国方面批准随同前往采访的记者,另一人是一名日本国际协作组织原来在四川的工作人员,他在成都与大队人马会合。
日本方面还在筹组第三梯队,以医务人员为主,总人数约20人。这三个梯队,都作了至少在中国工作一个星期的准备。
日方紧急救援队第一批人员乘JAL789航班飞往中国。从目前情况看,这个梯队动作十分迅速,下午出发,晚上到北京,随即转飞成都,夜间到达后,中国外交部官员在当地进行了简单的欢迎。日本救援队随即乘巴士前往青川县关镇,到达后即开始勘察救险。勘查结果,关镇的灾情属于泥石流大面积掩埋,日本救援队的长处是城市救援,在这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要求更换抢险地点,以便更好发挥作用。中方立即响应要求安排其前往乔庄镇进行救援行动。由于到乔庄镇的道路还没有通畅,日本救援队员攀爬步行了四公里才进入乔庄镇,目前已经开始抢救工作。尽管部门不同,由于他们在日本国内经常进行合作演练,各方配合起来并不陌生。该救援队第二批人员也已经到达成都。
作为第一支成建制到达地震灾区的外国救援队,日方新闻媒体,今天都将其进展作为头条报道。
日本救援队在青川开始行动
据说,在目前日本救援队抢救的乔庄镇中医院废墟下,尚有包括一名婴儿的母子三人下落不明,现场判断她们可能还有幸存希望。在抢救期间,已经发生两次余震,但中日双方的救援人员依然在坚持工作。日本雅虎网页上,一名日本读者在报道后面写道:“母子三人的生命,无论如何,无论如何,请努力救她们出来!”
约有一千名日本人对这条留言按下了“我们也这样期待”的选择。
愿他们的期待,带给幸存者好运。
[完]
很遗憾,至今还没有发现幸存者的信息,但是人们还在努力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近距离看日本救援队
🙂萨大可否讲讲日本的政治形势? 新长城 字1595 2008-05-21 11:10:18
🙂此举可加深两国人民情感。 小板斧 字0 2008-05-18 04:20:27
🙂他们想干嘛?那可是军工厂啊!! 1 大板牙 字333 2008-05-18 03:50:21
🙂东汽,香港救援队早进入了,可惜就出来的没有活的。 1 天涯浪子 字0 2008-05-18 07:14:02
🙂这个嘛,他们的行动要受当地指挥,不是自已就能决定的。 1 njyd 字0 2008-05-18 04:46:56
🙂【原创】我发这贴的意思是 1 大板牙 字110 2008-05-18 07:19:44
🙂不放松警惕不是用网上发帖的形式 4 萨苏 字302 2008-05-18 18: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