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自我救赎 -- 千里烟波

共:💬22 🌺4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想不到洗心也出来“挑刺”

【由于文革,她只上到小学四年级】

虽然这句话没有考虑符合政治正确性,但作为事实描述很可能是正确的。

文革初期,在某些农村,因为初中名额限制,很多人因为出身问题或政治问题而被取消了上初中的资格,虽然实际上这个问题持续的时间很短,也许只有一年两年,但却造成了很多人提前退学。

以上全凭印象写下,但心里总是不安。虽然上述情况出自多人自我描述,但似乎作者母亲不属此类,只好仔细查查,结果看到的资料令人吃惊。如:

1950年,执行开门办学方针,除正规小学外,还兴办一批半日班,同时对旧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1952年,开始推行小学5年一贯制。1954年恢复"四二制"。1958年"大跃进"时期,师生参加劳动过多,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1959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县内创办一批民办小学。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963年贯彻小学"四十条",教学秩序转入正轨。1964年,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兴办耕读小学,县内公办、民办、耕读小学并存。是年全县共有小学582处,在校学生70322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小学一度瘫痪。1968年12月,完小一律改办联中;小学下放到大队办。1969年小学改为五年制。此后,小学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

再如

1952年8月,中央教育部发出《关于小学实施五年一贯制的指示》决定“全国小学自1952年秋季一年级新生起,普遍推行五年一贯制”。当年开设的新制一册班江油有65个,学生2628人,彰明有52个,学生1995人。1953年8月,鉴于师资、设备等条件不足,中央教育部决定暂缓实行五年一贯制,仍改行原四二制。

最后普及五年一贯制,绝大多数学校是在1969年,少部分在1971年,极少部分在1960到1969之间。

所以,作者母亲只是上了四二制小学的初级部分,而且是应该在文革之前离校的,通常还应该不止一年,因为文革中是应该可以回来插班继续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