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中国皇朝第四 强大却又弱小的马背民族(上) -- 沉睡的天空
在最后一段开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组织制度的问题,有很多人有这样的迷惑,为什么少数民族如蒙古满族几十万几百万人能奴役汉族这么多年,为什么人口众多的中原政权要以全力应付草原上几十万边疆牧民,为什么当年南京无数平民战俘自己被杀害,却不起来反抗。其实道理很简单,问题就在于组织的问题。
人类生活在群体中,在群体中,个人的能力是渺小的,传说中的“万人斩”只能在小说里出现,一般人能对付几百人就不错了,不过,假如群体没有组织,只是一般的乌合之众,那力量不会叠加而是锐减的。军队是人类社会最有组织和效能的群体,在有组织的军队面前,一般的平民无组织的行动完全是做无用功,所以中原政权庞大的人口基数只能作为经济实力和后备军的象征,其战斗力和游牧民族的几十万战斗群体比起来高不到哪里去。
幸好的是,中原政权一直在一般的组织制度上占有优势,先说说一般的组织制度,其实很简单,我们有了工作进了公司,都要受老板管辖,假如公司规模很大,那就要分层次,比如经理管多少人,主管管多少经理,总经理管多少主管,一层层上去,这样才能保证公司的整体一致,中原政权在这点通过制度和文化将整个民族统合起来,这是优于游牧民族的地方。游牧民族大都是部落联盟,松散的组织不能和中原政权相比,而匈奴帝国和突厥帝国虽然能用强力统合起来,但是没有经济和文化制度的保证,很容易被分化。
为什么说很容易被分化呢,这和游牧民族的经济有关,游牧民族大都散居,必要时才聚集起来,这样分散的游牧方式始终让游牧民族分成无数个部落,而各个部落都有其独立性,除非用强力,否则很能使他们统合在一起。而中原政权农耕文化聚居方式适合管理。所以,游牧民族只要在草原上便不能改变他那种方式,而同样的是,中原政权也无法使自己的统治方式用到草原上,汉朝用屯田屯军的方式来保证自己的制度,那是算最有效的了,但是只要游牧民族还是游牧着的,他们就不可能汉化。而相对,他们来到了中原,农耕经济决定了他们只有汉化才或者说中原化能生存下来。当然,这汉化有多有少,蒙古少一些,满族多一些。不过一般而言,中原的制度是比游牧民族制度先进,以前在草原是没有施行的环境,到了中原还不用就是统治者有问题了。(此外,匈奴突厥不稳定的继承制度也是其容易分裂的问题之一,而其根源便是他们分散的实力使得一人不能继承全部力量,不过之后的契丹女真解决的比较好。)
也正是如此,当契丹得到了幽云十六州,那就不单单是地理那么简单了,也等于和平完整的接受了中原的组织制度,尤其这个组织制度是得到幽云十六州的经济基础支持的,这和以前历代不同,以前历代要不就是进入不了中原,根本受不到中原经济影响,要不就是以战争的形式进入,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而游牧民族进来后进行漫长的重建,也就是漫长的汉化过程,而契丹却和平接受了这一切。这使得他可以将自己的游牧民族和中原的制度文化慢慢融合起来,他的南院制度就是为了保持幽云十六州的汉化本质,不单如此,契丹的继承制度也开始汉化。从这刻开始,命运的天平向游牧民族倾斜了。
这时我们也许想,为什么幽云十六州的人民不起来反抗,可以用游击战争呢,其实这和之后金,蒙古,清入侵时是一个道理,便是没有组织。蒙古,清胜利的标志是什么?不是他们消灭了所有反抗的人,而是消灭了宋明政权这样有组织的反抗。要统治接手一个国家,并不是要把他们所有的人民杀死,这样的做法就算再强的兵士也没用,而是摧毁他们原来的组织核心力量,而建立自己的核心力量,比如说,一个公司,假如董事以上的领导层全部辞职,那公司会一下陷入混乱,而此时银行或其他人接手只需要处理好中间阶层的关系就行了,而不必要和所有的员工都一个个谈心。也是这样,蒙清只需要解决宋明的核心阶级再用原来的制度接手,保证中间阶层的管理就行了。所以,表面上是蒙清几十万人取代宋明几千万,其实就是核心阶层换了而已,(而且少数民族号称全族共治,这几十万可比汉族的皇族人多多了,)
这也是游击战打不起来的原因,试想,假如抗战时国民政府和延安都被消灭了,那谁来领导那些游击队?只能各自为战被消灭。而且游击战需要现代通讯技术的支持,古代只需要一个谣言,就能让大家军心涣散了。
不过,游牧民族的加强,并不一定要求中原政权的崩溃作为代价,假如中原的政权能够保持原来汉唐的强势,可惜,宋朝矫枉过正了。
唐朝的藩镇割据实在影响太大,宋朝的建立者决心要用一个完善的制度来解决这样的分裂情况,一定要把权力集中到中央手中。
中华大地能人何其多也,很快宋朝便找到了这个药方,便是:重文轻武,压制军人,以文官治天下。
说实在话,这个药方确实也不错,假如没有强大的外族,那这个方式确实可以保证国内政局以良好的文人政治继续下去。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个强大的外族从宋建立初始就存在并一直折磨着宋朝。
宋朝的单兵战斗力比起汉唐并不弱多少,现在常说骑兵拖了宋军的后腿,但是问题便是,宋朝并不是财政困难到组建不起骑兵的程度,尤其在西夏建立之前,宋军并没有缺少马匹的来源,何况宋军以步兵为主并不意味着没有骑兵。而且宋军的军事技术上占据着相当的优势,那宋军为何面对辽,金,宋却屡战屡败呢?
问题在于在于宋朝的体制,因为唐朝藩镇割据的问题,所以宋朝便限制军人的权力,这确实没错,但是限制一旦成为了压制便有问题了。你可以控制军饷,限制军人干政,限制军队随意扩张,但是你绝对不能打击军人,让军人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本来军人这活就不是随便就能做的,累死累活,还有生命危险。汉唐两代军人地位颇高,战争赏赐丰厚,而宋朝军人地位一落千丈,宋朝军队庞大,技术精良,但是却没有战斗力。“好男不当兵,”社会精英都聚集到文人那边,而且宋朝招募军队还有一大用处,便是收罗流散失业人员,怕他们惹事,等于花钱把他们养起来,而且还喜欢在小兵脸上刻印,这分明是把士兵看作小偷一般。而在组织核心的军官方面,杀敌再多也比不过金榜题名,战功好还要受猜疑,反是庸庸碌碌来的轻松,组织核心如此,还能指望军队有多强的战斗力?对付国内的盗贼或许还可以,遇到真正意义上的军队就不堪一击了。
这时,辽国被金所灭,辽国的灭亡和北宋与金结盟倒确实关系不大,就算两者不结盟,辽国也要被金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不过,一个比辽国还要强大的帝国出现在宋面前了。
金崛起于东北,这个帝国的崛起实在令人眩目,其战斗力之强大令人吃惊,辽国当时并没有太大的衰弱,完全是金的力量太强的关系,这其中女真族强大的学习力令人吃惊,和西北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同,他是如此之快的吸收和消化着比自己先进的文化,要知道他们起兵前不久还是处于原始部族时代,前文说到辽国已经汉化程度极高,但是和金比,那又是差的远了,仿佛来自东北高山黑水的他们比来自草原的游牧民族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随便开个玩笑,据说女真族是游猎为生,那这样可比有时还牧羊的游牧民族更加厉害了,哈哈。)
女真族拥有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又善于吸收别人的文化,尤其是他们的组织能力令人吃惊,金国和后来的清国的组织制度看起来并不完善,就拿八旗制度来说,各旗主的实力是相对独立的,这很容易造成前代统治者死后内部分裂,金国初期的合议制度也是如此,但是他们居然都度过了这样的难关,而且迅速汉化了自己的组织结构。当然,正如前文所说,来到中原他们的经济基础改变决定了他们汉化的命运,而且汉族制度确实有利统治。
金国的南侵或许是蓄谋已久,或是临时起意?这很难说,金国在灭了辽国之后,按理应该先消化自己的成果一段时期,而且完颜阿骨打在世时期金国对宋一直保持着友好的态度,直到阿骨打死后,金宋交恶。
宋朝对外族入侵方面,体现了他的组织制度应对危机的不完善,各臣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甚至是为了争吵而争吵,陷入完全的党争而非对现实的考虑中去,为了拥护自己的主张,不惜拖别人的后腿,这就象以前的游牧民族一样,内部首先分裂了。我们看看汉朝时期,汉武帝考虑和匈奴作战时,许多大臣也是纷纷反对,但是一旦正式开战,没有埋怨的,全体投入对匈奴的作战。比如韩安国,当年反对与匈奴开战甚烈,但是一旦开战,仍旧冲在前线作战奋勇杀敌。
或许还是重文轻武惹的祸,朝廷政策由文人制定,但是一旦作战,杀敌的有功的都是将领和支持开战的大臣,而且战争的胜利还标志着自己的失势,而且宋朝文人不会带兵,不象汉唐文武相差不大,许多人都是能文能武,就算自己政见不被用,依然可以战场杀敌立功,而宋朝文人一旦自己的政见不被用就可能沦落一辈子,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宁愿拖别人的后腿。北宋末期,政局尤其混乱,指挥也混乱不堪,使得被金兵轻易攻破开封。
从金兵的行动中我们可以见到组织核心的重要性,金兵将大多数的宋朝皇族俘虏,以至高宗无后还要从太祖一脉寻找继承人,假如高宗没有逃出,那被公认的组织核心便没有,之后各立山头,被金国各个突破的可能性就很大了。而且高宗初年的组织能力确实不错,南宋得以保持,高宗功不可没。
从另一边说,金国也没有作好完全接管宋国的准备,他们后来扶植傀儡政权也是为了自己的汉化和全面接管做准备。(记得抗战时期的傀儡政权吗?两者极为相似。)
这时,宋军被限制的战斗力便体现出来了,金兵短时期不能控制所有的地区,给了宋军组织的时间。宋军其实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关键是统治核心的消失一时间群龙无首,南宋政权的建立,使得宋军有了统一的组织,可以对金军反击,而在此时,私兵的组织力量体现出来。
原来的宋军,将兵是分离的,而且兵源很差,良莠不齐,这样再好的装备给一群临时组织起来的乌合之众也是糟蹋,而南宋初年的混乱后重整,各路将军有了组织和训练军队的权力,兵源因为反击的号召也得到极大的改进,军队组织得到了很大改进,象岳飞韩世忠刘琦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就是很强的。其实终南宋一代,有战斗力的大都是私家兵。(即自己招募组织的兵。)不过南宋的整体组织一直没有改进,大战役的组织混乱还是一直存在,无论是对金还是对蒙古。
女真族是个奇怪的民族,一方面极快的汉化,另一方面极力保持自己和汉人的区别,或许是认为这样就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吧,不过他对西边的统治则和中原政权没什么两样,就是分而治之。不过到了蒙古崛起后,这招就不灵了。
游牧民族的最强时期是何时,大多数人都会想起蒙古帝国,尽管我认为匈奴帝国在那个时代的草原地位比蒙古帝国还要出众。(败退的匈奴一部可是把整个欧洲搅乱的,范围比蒙古还要广,当然,那时的中原政权更强大。)不过确实,蒙古帝国的组织制度比匈奴突厥这些早期草原帝国要出色。
匈奴突厥的组织还是以松散的部族联合形式,但是蒙古军事组织已经开始细化,虽然看起来十分粗糙,就是十夫长,百夫长,千夫长,万夫长这样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组织。不过这已经是一个进步了吧,至少不是以部族为单位组建军队了。虽然不久还是分裂成各派,但是现在的蒙古大军是最强的。确实,相对来说,他是最强的。在匈奴时代,东方有强大的汉帝国,西方的西罗马帝国也不是很好啃,突厥时代,东方唐帝国既善战又狡猾,而西边的波斯,拜占庭阿拉伯帝国都不是好惹的主。
但是,此时的蒙古不同,西边没有能挡住他脚步的国度,阿拉伯帝国衰落了,基辅罗斯还不是日后的俄罗斯,俄罗斯要臣服于蒙古二百年才独立,拜占庭帝国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西方的路是平坦的,比匈奴时期还要平坦,匈奴时期要找到通往西方的路还是很困难呢,而蒙古不用担心,商人们为他们指引着道路,大汗发出了指令,西方一定要征服。
东方有点棘手,东方的帝国比西方强大的多,无论是人口科技甚至是战斗力上,不过,和当年的汉唐帝国比起来,那要轻松的多了,中国已经分为了南北两部,而且相互敌视,先灭北方,再灭南方,这样的算术太简单了。
金国抵抗着,他的战斗力仿佛大大退步了,野战打不过蒙古军,水战宋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节节抵抗吧,造起了堡垒,金国希望靠这个抵抗蒙古人。
堡垒是有效的,蒙古人对坚城总是很头疼,假如宋不参与,金国不会灭亡吧,但是宋参与了,金给宋的屈辱太大了。
接下来是宋了吧,不过这个敌人比金还要麻烦,他的城墙比金要坚实的多,幸好金国的灭亡给了蒙古大批的资源,只要把这些资源消化了,那就好办了。
我们常说蒙古人的四等人不公平,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这样才能驱使被统治的各族去战斗,他们的四等人是按统治早晚定的,统治了一个地区,把这些地区的人派去征服另一个地区,而另一个地区的人比前一个地区地位还要低,再派去征服下一个地区。这种不平等不是单纯的种族歧视,而是有一种现实的意味的。尽管这种现实的味道在扩张结束后是不实际,导致了蒙古的覆灭。
宋的灭亡是无可奈何的吧,假如是宋收复失地,控制了原来金的资源,那蒙古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但是事实上却是蒙古控制了金的资源,这样的情况等于是蒙古加金攻打南宋了。
南宋并不是没有机会,蒙古大汗每次死亡,蒙古内部就开始分裂,甚至开始战争,但是宋却没有把握这种机会,虽然这个机会还是自己制造出来的,既没有曾经收复失地,也没有挑动蒙古战火越来越烈,确实是一个太过偏安的政权。
蒙古帝国在宋的废墟上建立起来了,不过这个帝国比起金,清,甚至辽来说,汉化程度都要低的多,蒙古大汗对汉化有种天生的反感,虽然用汉人和汉人的制度,但是他真正的制度是很混乱的,这样的混乱制度能支撑到明的建立已经很不错了。
一般来说,我们称汉唐是中国两次强盛时期,明朝是一次复兴,这次的复兴短暂的多,明朝只是略微反弹了一下,将蒙古人赶出中原就行了,或者是朱元璋的关系,和他那个时时不忘出征的儿子朱棣不同,朱元璋本身是一个内向化的人,他更关心内部的建设,以至于设定了那么多的不征之国。确实,当时的国家经过蒙古的统治,已经有些蒙古化了,汉人穿胡人服饰,制度称呼蒙古化已经相当厉害了,尽管蒙古并没有象清朝那样强制的更换服饰。朱元璋开始重新的汉化,这或许有些讽刺,在汉族的地区汉化,不过实际确实如此,而且朱元璋开始重新制定组织制度。
和宋朝的那次一样,明朝也是来一个矫枉过正,这好象是老毛病了。赵匡胤和朱元璋几乎都犯了一样的错误,即:他们认为自己的后继者能象自己一样控制全局。(要不然他们就是认为自己能长生不老。)赵匡胤认为自己能在有生之年乘着手下的武将还没老,收复幽云十六州,一统天下,回复汉唐疆域,假如这样,这样宋朝的文官政治确实能进入良性循环。可惜他死之前,北汉还没收复,而他弟弟几次大仗把他手下的能征善战的军队消耗殆尽,便开始重文轻武的文官政治。而朱元璋认为自己的孙子能象自己一样控制全局,问题他连自己的叔父也没控制住,而以后的各代也不象朱元璋那样能控制着全国。(假如他的后辈能象他那样强势或许明朝可以支持到现代文明的入侵。)
订立这样的制度初衷或许是好的,但是要看实施的环境,实施的人,不随着环境变化,而死板的扼守祖制,那只有失败的结局。
明朝对武人并不象北宋那般歧视,不过将兵分离的局面并没有得到解决,戚继光努力过,他的募兵制度成了明朝后期的主要兵制,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明朝时期对西北一直处于拉锯的状态,在痛苦的折磨后,蒙古各部终于被分化,不再对明帝国拥有威胁,不过还没等明帝国喘口气,东北的女真又卷土重来。
虽然说清在早期取了“金”的名字,但是这更多的是一种对中原政权的蓄意挑衅,历史上的金国灭亡后他们的后人都在中原基本汉化了,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是八辈子打不上的远亲。所以后来皇太极自己也觉得不太对,而且也不应该故意挑衅,于是改了“清”的名字。
那时的女真还在明朝管辖下,在这样的情况下统一而明军没有太多的介入实在是一个奇迹。清和当年的金不一样,清面对的是强大的明帝国,尽管明帝国内部已经发生了问题,而且当时万历三大征大伤明帝国的军事元气,但是对于女真来说,这还是一个庞大的敌人,实际上,奇迹接二连三的发生,那位根本不会打仗的文人统帅滑稽一般的指挥导致萨尔浒大捷,而明朝政府的内争使得他们放弃让满人头疼的碉堡战,进行野战,然后又退出辽东。奇袭京师这样惊险的作战计划居然成功,而且用反间计害死了袁崇焕。这一系列军事上的奇迹使得所有人吃惊。
满人的八旗制度其实并不严密,这到不是指军事,而是指继承制度,努尔哈赤皇太极的猝死本来很可能使得内部分裂,确实,为了王权,八旗内部一度要火并,但是瓶颈却安然的度过了。这确实是个奇迹,须知蒙古帝国只在第三代便分裂了,到蒙哥和忽必烈那时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全体蒙古人的大汗。
最大的奇迹还是在后面,明帝国虽然日见衰退,但是清还没有能力将他吞下,这一方面是明帝国本身的实力,一口吞之不下。另一方面清还需要时间消化和整顿自己的内部。
不过此时奇迹发生了,明北京被攻破,李自成进入了北京,大顺建立,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假如明支持下去,清只能一步步慢慢蚕食,他没有信心全面控制中国,假如大顺巩固了政权,中国本身的潜力加新兴政权的活力,那只怕比明更难应付。
但是此刻正好是一个空白期,明朝主要的组织核心消失了,大顺的统治没有巩固。中国出现了一段短暂的统治空白时期。就是这个时期,让清抓住了,击退大顺,入主北京,控制汉族官僚这一中级组织阶层,同时还控制了原明军队中最具战斗力的军事组织。(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是明朝末期最强的军队,但是这也是一只吴三桂的私兵,这只军队效忠的对象在北京被攻破时就已经彻底的由国家变成了吴三桂个人。)
接下来的事比较简单了,南明和大顺大西政权互为敌手,中国的组织分裂,而清却占据了北中国,对任何一方都拥有优势,各个击破,这就是清要做的事,先是更有战斗力的大顺,再是占据名义上正统地位的南明。大顺的灭亡是可想而知的,南明势力不原谅他,清不放过他,他本有机会借用北京的中层组织阶层建立自己的王朝,但是这便宜让清占了。而南明的灭亡是可惜的,南京政权本来拥有机会,假如他的在位者更有能力一些,不需要太强,只要达到后面的隆武的水平,那就还有机会。即便南京政权覆灭,也是有机会的,假如西南抵抗势力和东南抵抗势力能够通力合作,而不是各行其道。
清朝入主中原,在组织制度上基本照抄明朝,(抄的都有些夸张……)除了一个八旗制度和满人特权被保留下来。其实这两者本就一样,八旗制度在康熙亲政后基本不再有太多的作用,满人特权是为了增加满人的凝聚力(也正常,历代都有功勋世袭,只是……这次太多了些,而且这样的特权大都养成满人懒散的习惯,还遭汉人不满,)。其实按现在来看,清进入假如不强行剃头易服,而是自己汉化,而日后的统治会更巩固一些吧。(辛亥革命说是民主革命,但是民族革命的色彩更浓厚。)不过谁能想到那么远的事呢,保证自己目前的统治就好了。
清是马背民族最后的辉煌,汉族的制度技术和他本身马背民族的性质使得他对西边游牧民族的战争很是顺利,目前中国的版图是由清奠定的。
不过,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了工业时代,马背民族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也就到来了,枪炮和火车取代了箭和马,新的时代到来了,现在我们只能在影片和想象中回忆马背民族的辉煌时刻了。
后记:
最后一篇写完,也要睡觉去了,
历史嘛,都已经过去了,历史上马背民族有辉煌的时刻,也有野蛮的一面,现在文明的欧洲人,当年的祖先可都是蛮族。
现代工业文化下,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界限已经为零,现在的时代是新的文明,当然,组织制度还是有其规律可寻的。写此文就是这个目的。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中国皇朝第四 强大却又弱小的马背民族(上) 3 沉睡的天空 字9802 2004-04-28 06:53:26
【原创】中国皇朝第四 强大却又弱小的马背民族(中) 1 沉睡的天空 字7746 2004-04-30 09:36:49
精彩。不知古代欧洲经由这些民族从中国古代社会得到多少借鉴 铁手 字496 2004-05-10 00:26:41
【原创】中国皇朝第四 强大却又弱小的马背民族(下)
基本同意观点,但白璧微瑕 查理五世 字663 2004-05-02 12:02:59
应该说 沉睡的天空 字90 2004-05-04 03:42:04
好文,严重同意老兄的观点,其实在兵器方面金与 朔雷 字210 2004-05-04 10:03:00
为什么宋朝培养不出英格兰长弓手呢,不是说宋朝是有史以来生活最好时期吗 scorpioking 字0 2004-05-04 10: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