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尉迟恭的玄武门 (1) -- 史文恭

共:💬600 🌺311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网站有电子版

doc格式的。

http://www.historychina.net/cns/WSZL/ZYZX/xrwj/02/24/2006/16040.html

这是陈寅恪先生《政治革命及黨派分野》中关于这部分的原文: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門事變為唐代中央政治革命之第一次,而太宗一生最艱危之苦鬬也。後世往往以成敗論人,而國史復經勝利者之修改,故不易見當時真相。然高祖起兵太原,建成即舆太宗各領一軍。及為太子,其所用官僚如王珪、魏徵之流即後來佐成貞觀之治之名臣,可知建成亦為才智之人。至於元吉者,尤以勇武著聞,故太宗當日相與競争之人決非庸懦無能者,又況建成以嫡長之名位,而内得高祖宫闈之助乎?太宗終能於玄武門一擊,而建成、元吉倉卒敗亡,似此二人曾绝無計慮及準備者,頗為不近情理,疑其間必有未發之覆,而相傳之史料復多隱諱之處也。

《舊唐書》陸捌《尉遲敬德傳》(《新唐書》捌玖《尉避敬德傅》略同)略云:

隱太子、巢刺王元吉將謀害太宗,密致書以招敬德,仍贈以金銀器物一車,敬德辭。(中略)。敬德曰:“在外勇士八百餘人今悉入宫,控弦被甲,事勢已就,王何得辭?”(中略)。(東)宫(齊王)府諸將薛萬澈、謝叔方、馮立等率兵大至,屯玄武門,殺屯營將軍。敬德持建成、元吉首以示之,官府兵遂散。

同書同卷《張公謹傳》(《新唐書》捌玖《張公謹傳》同)云: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謹與長孫無忌等九人伏於玄武門以俟變。及斬建成、元吉,其黨來攻玄武門,兵鋒甚盛。公謹有勇力,獨閉門以拒之。

同書壹捌柒上《忠義傳上敬君弘傳》(《新唐書》壹玖壹《忠義傳敬君弘傳》同)略云:

武德中為驃騎將軍,掌屯營兵於玄武門,加授雲麾將軍。隱太子建成之誅也,其餘黨馮立、謝叔方率兵犯玄武門,君弘挺身出戰,與中郎將吕世衡並遇害。太宗甚嗟賞之,贈君弘左屯衛大將軍,世衡右驍衛將軍。

同書同卷《馮立傳》略云:

隱太子建成引為翊衛車騎將軍,建成被誅,(立)率兵犯玄武門,苦戰久之,殺屯營將軍敬君弘,解兵遁於野,俄而來請罪。太宗數之曰:“昨日出兵來戰,殺傷我將,何以逃死?”

同書同卷《謝叔方傅》略云:

太宗誅隱太子及元吉於玄武門,叔方率(齊王)府兵與馮立合軍拒戰於北闕下,殺敬君弘、吕世衡。太宗兵不振,秦府護軍尉遲敬德傳元吉首以示之,叔方下馬號哭而遁。明日出首,太宗命释之。

據此,太宗之所以得勝,建成、元吉之所以致敗,俱由一得以兵據玄武門即宫城之北門, 一不得以兵入玄武門故也。然則玄武門為武德九年六月四日事變成敗之關键,至為明顯,但此中實有未發之覆,即玄武門地势之重要,建成、元吉豈有不知,必應早有所防衛,何能令太宗之死黨得先隱伏奪據此要害之地乎?今得見巴黎圃書館藏敦煌寫本伯希和號贰陸肆拾李義府撰《常何墓志銘》,然後知太宗與建成、元吉兩方皆誘致對敵之勇將。常何舊曾隸屬建成,而為太宗所利誘。當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常何實任屯守玄武門之職,故建成不以致疑,而太宗因之竊發。迨太宗既殺其兄弟之後,常何遂總率北門之屯軍矣。此亦新史料之發見,足資補釋舊史所不能解之一端也。至於敬君弘、吕世衡則觀太宗數馮立罪所言,殆與常何同為太宗之黨歟?史料缺乏,未敢遽定,俟更詳考之。

陈先生的论证很严谨,但还是有疑问没有解释,一则常何如果和敬君弘同样为太宗收买且当日在场,何以敬君弘与吕世衡死难而常何所部的战绩没有被列入?二则如果常何真的有那么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唐书乃至唐代的野史都没有收入,连其生卒年份都不详,需要借助墓志铭来参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