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3)接着说邓公 -- 史文恭
但这个问题的广度很大,
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大跃进灾难之后,安徽有一个老大爷,带着自己的儿子上了山,独自开荒,一年后下山,不仅交了公粮,自己还有很大的富余。(这个例子,让当时安徽省委书记,共军电讯情报的英雄,曾希圣大为触动。发现“单干”比“公社”的效率,要好很多。)
具体到当时的情况,农村普遍没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重工业),所以,农业的生产只能依靠人工+畜力,因此,当某一些农户在初步的积累后要扩大再生产时,雇工是必然的。(因为劳动力是当时主要的生产资料。),----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合作化的方式来扩大生产呢? (比如,不是一个老板,三个长工,而是四个人组在一起,搞一个生产合作小组呢?),后来的历史实践证明,这是不可能的。朱德在庐山会议里,强调,农民的小私有者本性值得注意。---四个人(或四户人家)一起干,首先会有一个分配的公平问题,其次,关键的是,四个人组成一起的生产集体,这个经济体的管理,和扩大再生产都是很大的问题。
胡服同志为什么认为必须要农业生产机械化后才能“动摇私有制”基础的根本原因在于,他认为机械化生产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单干”是无法抵挡机械化生产的“集体农庄”的。---也因此,胡服认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要等到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水平后。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不愧是史文恭,科普新中国革命史 文化体制 字0 2008-09-24 18:52:33
🙂在农村,雇工的效率高还是互助组的效率高 3 网海 字598 2008-09-24 18:11:42
🙂要是简单点说 纹石 字154 2009-04-04 22:52:54
🙂这个问题,就是中国现代史的一条主线之一,
🙂在这一点上,刘少奇更接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laska 字80 2010-02-27 05:36:39
🙂你没有回答提问者的问题 2 纹石 字914 2009-04-04 22:41:46
🙂这个提问真的很有水平,赞! 1 史文恭 字416 2009-04-04 23:07:42
🙂哦 纹石 字481 2009-04-05 00: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