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运十”拉萨行 -- 阿尔卑斯的火焰

共:💬10 🌺2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运十”拉萨行

前几天碰到了“大飞机”民间的推动者翟冬青,恰好新闻里面说了ARJ-21-700试飞的消息,发个文章纪念一下这个离开美国发动机就上不了天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

“运十”拉萨行

周正

1984年1月31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喷气式旅客机“运十”,经国务院批准,首次试航西藏拉萨机场。本文是这次有意义的试航记实。

在一月下旬,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接受了“运十”大型喷气式旅客机试航拉萨的共容任务。

拉萨机场,地处世界屋脊,海拔高度为三千多米,地势险峻,气象条件复杂,素有“空中禁区”之称。由于高原机场空气稀薄,飞机起飞和着陆的速度都比较大,滑跑距离增长,所以这次试航是对“运十”飞机的依次严峻考验。

一月下旬,“运十”飞机从上好起飞到达成都市的双流机场,等待着试航的一天。当时,正逢常年高度三十年未有的雨雪,天气寒冷。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坚持做好飞机系统的定期通电检查。幽香已经装满燃油,只等一声令下,我们便可腾空而起。

一月三十日下午,试航命令终于下达了。三十晚八时,我们召开了飞行准备会议,作了最后的部署,决定第二天八时三十分起飞。

春节前夕,锦官城的夜晚充满着节日的气氛。迎春的爆竹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人们忙碌着准备过节,都很兴奋。此时我们却比他们兴奋百倍。无论是在航空战线上奋斗多年的老将,还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几乎都激动的不能入睡。我们静静地躺在床上,等待着东方的曙光。

三十一日凌晨五时半,双流机场还笼罩在夜幕之中,全体人员就进入工作岗位。在机场跑道上,一排排灯光绚丽多彩,桔黄的,深红的,纯蓝的,深紫的,组成了一幅机场夜景的美丽图画。“运十”飞机的古中灯光也打开来,进入出航前的最后检查。我巡视了一下各个工作岗位,看到大家都在默默地工作。他们中间,虽然随机进藏的只有人,但眉宇间却流露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庄重神情。我不禁从内心涌出一般感激之情。

八时二十分,塔台发出了允许起飞的命令,“运十”飞机的四台喷气式发动机开始发出呼啸声。八时三十分,飞机载着工作人员及观察员三十三人,冲破迷雾,腾空而起。飞机昂着头在雾中穿行,很快便穿过浓雾,云层,沐浴在高空的阳光之中。这里碧空万里,飞机下白云如絮。八分钟后,飞机飞到一片雪山上空。一个个白雪皑皑的山峰,穿破白云矗立着,宛如漂浮在那一望无际的云海上的座座冰山。当我来到驾驶舱,透过风挡玻璃向前一看,前方雪白的山峰起伏如浪,“运十”飞机犹如一艘破冰巨轮,航行在冰峰交错的南极海洋之中。俄顷又见雪山中的高山湖泊,碧绿得象一颗翡翠。成片的白云凝聚在群山之中,如人间仙境。我曾经随同“运十”飞机从上海试航到安徽,北京,乌鲁木齐,广州,昆明各地,但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稀世奇景,真不愧是“世界屋脊”,天下罕见!

在这险峻的高原上空,气流复杂,飞机顶着没小时三百多公里的强劲逆风飞行着,非常平稳。负责这次试航的驾驶员王金大,张跃德,冯承直,同志,都有着数千小时的飞行经验,飞过多种外国飞机。其中王,张两位同志过去曾经飞行到西藏,但那时用的是国外的螺旋桨式飞机,飞机高度很低。这次他们听说“运十”要首航拉萨,都积极主动要求承担这项光荣任务。王金大同志说:“别的不为什么,无非就是那么一点心意,为祖国的四化做一点贡献,为祖国的民用航空工业做一点工作吧。”

飞机飞行在万里云海之上的稀薄空气中,机外气温是摄氏零下三十多度。“运十”飞机增压坐舱和空气调节系统正常,机舱内温暖如春。在成都遭受过雨雪交加之苦的我们,此时倍感舒适和温暖。世界的民用航空运输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过了“喷气化”的里程碑,是旅客机可以在对流层以上的平流层内飞行,大为提高了旅客乘机的舒适程度,在短短的时间里,空运客流量增加了几十倍,开创了所谓的“喷气”时代。在我国,经过有关人员的巨大努力,终于也跨进了这个时代,自行研制了这架可载一百五十人的大型喷气式旅客机。此刻他正矫健地飞翔在康藏高原的上空,怎能不令人激动和振奋!

飞机机舱内,在临时安装的几个测试工作台上,信号灯闪耀着,仪表指针移动着,数码表跳动着数字,荧光屏上光点沉浮,记录磁带徐徐旋转,自动绘图仪不断画出各色曲线。为了在这次试航中定量地测绘更多的数据,飞行试验室的同志特地研制了实时记录设备并通过了鉴定。尔后,他们又连续奋战将这套设备安装在飞机上,有的同志连续四十小时没有合眼。此刻他们都在设备前忙碌着,辛勤地采集数据,判读和监控。飞机设计研究所也派人参加了这次试航,以便收集第一手资料。

从成都到拉萨,航程一千三百一十公里,中途飞越了七千五百九十米的贡嘎山。大约飞行了一个多小时,飞机开始按计划下降高度。当飞到唐古拉山区时,飞机遇到一股颠簸气流,客舱内一些手提包和茶杯跌落在地板上,有些同志从座椅上被抛起来。不知道是谁开玩笑地大声喊着:“同志们,拉萨的高原气流在给我们颜色看了!”紧接着是愉快的笑声。飞机几经摇晃之后,对恶劣天气的回答是:继续飞向目的地。

临近拉萨机场,我再次来到驾驶舱。山谷中一条狭长的跑道遥遥在望。飞机飞进峡谷,机外的景物风驰电掣般掠过。高度表上指示的高度不断下降。飞机经过远距台,近距台。下滑角度正常。着陆是千钧一发的时刻,是这次试航的关键。驾驶员数千小时的飞行经验和预先的试航准备能否凝成胜利的结晶也就在这一瞬间。眼看跑道越来越近,驾驶员们全神贯注地草中飞机,我屏住呼吸,紧张地注释着。主轮着地了,在机舱内可以感到机轮滚动所引起的颠簸。这还不是完全成功。前轮也着地了,飞机继续滑跑着。虽然我对“运十”无限的信任,但此时此刻,也还是为了它担心。直到驾驶员打开发动机的反推力装置,速度表上所显示的速度急剧下降时,我才送了一口气。试航完全成功了!

刹那间,客舱内欢呼声和鼓掌声响成一片。负责现场录音的同志对着话筒高呼:“我们胜利了!同志们!同志们!胜利了!成功了!”热烈的气氛如此猛烈地撞击着机体,我甚至担心飞机的隔音和绝热层回承受不了。

一九八四年一月三十一日上午十时三十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第一次飞跃了天险,在世界屋脊康藏高原机场上受次着陆成功了。

长年战斗在高原机场的部队和民航的领导迎着飞机走来。登机梯靠上舱门,我们走下舷梯,紧握着他们的手,彼此都激动的说不出话来。晴空万里无云,特别的蓝,金色的阳光撒遍机场。此时虽是零下九度的低温,但由于高原上阳光紫外线很强,阳光照到脸上使人感到火辣辣的。这里有双双温暖的手,这里有颗颗温暖的心。在这亲切火热的气氛中,“运十”飞机傲然屹立在雅鲁藏布江畔,雄姿挺拔,银光闪耀,机上鲜艳的国旗和“运十”机徽,更是灿烂夺目,真使人终身难忘。

据拉萨机场的领导告诉我们,自从这个机场建立以来,飞来的飞机都是外国制造的。在他们接到迎接国产“运十”飞机试航的任务后,他们作了周密部署。此刻他们亲眼看到了飞机,也看到了胜利,都十分自豪。我激动地向兴奋的人群介绍飞机技术方面的情况。虽然行前有经验的同志曾多次嘱咐说,初到高原地带,由于生理上一时不易适应,要减少活动量。这时我也顾不上这些了。我介绍完毕,才发现自己由于兴奋过度而有些气急,心跳也加快了,但是我感到无比的愉快。

飞机在拉萨机场挺立了一个半小时之后,告别了白雪覆盖的唐古拉山和蜿蜒曲折的雅鲁藏布江,开始返航。回程的飞行,与高空的劲风顺风,“运十”飞机以“一时千里”的速度飞向成都。当“运十”再次飞越康藏高原的无数雪山时候,我不禁想:祖国是何等的辽阔富饶!在这群山叠嶂之中,还不知有多少宝藏没有发掘,千万年来在此沉睡。在这些崎岖的地区靠修公路和铁路来开发,是极为困难的,今天“运十”飞机越过千山万水,成功飞抵拉萨,我们希望它将粗机祖国西南边疆的开发和建设,促进祖国四化的进程。遐想中,我一眼望见了富饶美丽的川西平原,情不自禁地因送起杜甫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运十”在成都稍事停留之后,于当天下午回到东海之滨的上海。舱门开处,欢迎的人群沸腾。尽管腊月的机场上寒风凛冽,但人们的心头无比温暖。试航胜利的消息立即从电波报告了北京,从北京传来了祝贺,更使人喜上眉梢。

春天到了,我们仅以“运十”的新成绩奉献给全国人民。我们相信,这不过是一枝报春的红梅,紧接着而来的,应该是我国航空工业万紫千红的盛春。(注:作者为上海飞机制造厂副总工程师)

附记:“运十”飞机试航成功后,于三月九日至十六日在成都与拉萨之间又往返飞行了六个航次,共二十多个小时,运送物资四十多吨,支援了西藏的四化建设。飞行表明,“运十”飞机不愧是飞越天险的雄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