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地理和气候对古代文明的决定性影响(一) -- wolfgan

共:💬87 🌺438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土地单产对历史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下)

在这个系列的开始,我就提到过原始有七个独立的起源地区,分别是即驯化大麦和小麦的中东地区,驯化黍、稷、粟等旱作物的中国北方地区,驯化水稻的中国南方地区,驯化玉米的北美农业区,驯化木薯的南美农业区,以及巴布亚独立农业区,驯化热带作物的撒哈拉以南农业区。起源的时间差距很大,单产量差距也很大。总体说来,单产的产量越高、积累的可能性就越高、文明的程度也就越高。玉米、木薯、巴布亚和非洲的热带作物的单产在古代都很低,与大麦、小麦、中国北方旱作物、水稻相比有明显差距,所以亚欧大陆的文明程度要远远高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南北美洲,文明程度最差的是澳洲,连原始农业都没有发展出来。大麦、小麦、中国北方旱作物的单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又高出水稻不少,这是温带文明明显高于热带文明的又一个主要原因。大麦和小麦的单产开始又高于中国北方农作物,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是大麦和小麦最早传播到的地区之一,而且又有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大河的灌溉优势,所以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是古代文明诞生最早的地方。在中国,水稻自北宋单产超过小麦后,还一直在提高中,并且生产技术和稻种传到了日本和韩国。东亚晚期的水稻文明代表了古代农业文明的巅峰,这里有古代最高的农作物单产和最稠密的人口。对于日本来说,这个意义尤其重大,由于中国农业是半稻半麦的格局,所以日本人口密度已经超过了中国,总体人口达到了中国的1/10左右,这为它在工业时代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资本主义文明是商业文明,商业文明意味着交换。就总体而言,单产越高,积累的可能性就越大,可用于交换的物品可能就越多。如此说来,中国乃至东亚岂不是应该最早步入资本主义?(事实上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现在也被人津津乐道)然而,农业的发达仅仅意味着交换的可能性大,而不意味着必然性大。交换的必然性来自于产品的多样性,而产品的多样性来自于地理条件的多样性。在西南欧洲,其地理条件的多样性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其产品的多样性也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所以,虽然在十四世纪左右欧洲的农业单产并不比中国、印度次大陆、埃及高,但却是最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地方。一旦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它就以势不可当的速度向全球扩散。一般说来,当地的农业文明越发达,反抗的力量就越强。被征服的时间就越迟,当地人的结果就越好。在大洋洲,澳大利亚当地人的文明程度是世界上最落后的,所以结局也最悲惨,有的部落被灭绝,绝大部分被赶到荒漠中,并且正在被强制同化,欧洲的白人占了现在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新西兰由于气候条件不适合当时的水稻种植,所以南岛人进入新西兰后又退化到了hunter-gathering的生活方式,现在这个国家也是白人占绝大多数。而在其他太平洋岛屿,有的已经进入阶级社会,所以现在还在各自岛上保留着一定血统的比例。在南北美洲,不同的地方文明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墨西哥和印加帝国的文明程度较高,其它地方程度较低,原始农业的成分都很少,更不要说进入阶级社会了。譬如在现在的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乌拉圭、智利,当时当地人人数很少,所以现在那里基本是白人占绝大多数。而在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等国欧洲人和当地土著的混血儿占了大多数,有的甚至还有相当比例的印第安人。在非洲,在欧洲人到来之前,班图黑人已经把科伊桑人主要排挤到了现在的开普顿一带。因为那里是地中海式气候,班图黑人的热带作物无法种植,所以也就不能占领那块地方。欧洲白人到来后,很快占领了那快土地,并且由此向非洲内地扩张。那里就是现在非洲欧洲白人最多的地方南非。与美洲相比,非洲的农业是普遍性的,人口密度要大于当时的美洲,所以欧洲人只能征服非洲,把非洲作为殖民地,却不能在血统上进行取代。在又征服了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中东、印度、东南亚之后,欧洲人终于来到了东亚, 这里是代表古代农业文明巅峰的中国和日本。与一般人想象的相反,靠着自身技术的积累和对西方技术的点滴引进,这时候中国和日本虽然在海上武器上和西方差距很大,在陆战武器上差距并不大。西方打败中国主要靠的是军事变革后组织方面的巨大力量。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军的火器和大炮在理论上和英军差距并不大,然而由于保养不善和疏于训练的原因,在实战中表现出来的效果差距却非常大。当然,这并不足以保证英军的胜利。英军最后的胜利还得靠刺刀来解决问题。虎门炮台一战,英军就是靠刺刀战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三元里,一百多英印军在几万乡民的团团包围下依靠严密的刺刀阵全身而退,双方的损失比当然也是异常惊人的。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差距,中国和日本的力量到底不是其他农业国家可比,所以中国和日本的被殖民程度其实是很低的,属于级别最低的那一种。而就东亚文明的本质来说,其实是很适合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视有利于学习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举事由人”“敬鬼神而远之”等接近唯物主义的思想有利于学习自然科学,精耕细作的传统有利于工业实践和战场上的严密组织,“舍生取义”有利于培养出一往无前的战士。事实上,一旦东亚国家下定了学习西方的决心,众多的人口、优秀的文化传统的优势是明显的,他们的进步一日千里。1888年中法之战,一时使得当时的列强不敢轻视中国。 中日甲午一战,虽然日本在物质力量上尚弱于中国,却最终依靠组织上的优势战胜了老大帝国,也使中国陷入了更深的危机。这个事实说明了西方的强大不仅在于武器,更重要的是组织。中国需要的是全面的变革。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在全世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在这次战争中,虽然日本的国土只有俄罗斯帝国的几十分之一,然而双方的人口却在一条水平线上,俄罗斯只有日本人口的两倍。然而日本军事组织上的微弱优势、文化传统带来的士气优势以及就近补给的地理优势使得日本抵消了人数上的劣势,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这是一场具有世界意义的战争。它用事实告诉世界人民,西方的强大不是必然的,白人并不是天生的统治者。如果非西方人民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制度和技术,他们也有胜利的可能,即使是俄罗斯帝国这样西方一直以来军事上的强者,也不是不可战胜的。这个胜利坚定了中国彻底学习西方的信心,同时引发了在土耳其、伊朗、印度、俄罗斯的变革浪潮。这是西方势力在全球的逆转点,由此开始世界进入了去殖民化过程。中国在其后的年代中军事上的组织有了明显进步,朝鲜一战与当时的世界上的最强者美国难分高下,美国纠集的联军中英帝国的精锐部队则在中国军队的进攻下迅速被击溃,这时距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好一百一十年。中国由此成为公认的大国。在以后的年代里,中、日两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继续提升,现在经济上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二、三号强国。现在,东亚文明取得的成就不但超越了欧洲文明系统的东正教文明,也超越了拉丁文明,只不过还没有超越盎格鲁撒克逊文明而已。东亚文明是世界范围内最后接触到资本主义文明的,然而在最短的接触中却取得了最大的成就,这是懂亚文明内在生命力的必然,是历史的必然。东亚文明之所以还没有超越盎格鲁撒克逊文明是因为美国的实力还在中、日之上。鉴于日本的人口基数和国土面积,日本已经没有超越的可能。现在,就看中国的了。(全文完)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