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当小动作遭遇大格局——陈云林访台得失谈(1) -- 达雅
四之三 陈云林的高手风范
11月5日晚,吴伯雄请客,陈云林赴宴,蔡英文领着民进党徒包围了晶华酒店。两岸三党四方的遭遇战就此打响。事后看来,这一战取代“陈马会”,成为双方心理制高点的决战。
这一战在陈云林的计划之外。陈云林此前应该是针对“陈马会”做功课的,毕竟这是整个访台计划中唯一未最后敲定的行程,马英九也是唯一未打过交道且要打交道的大人物。另一方面,这一战也是马英九的临时安排。从事先的准备看,马英九的时间比陈云林略微充分一点,而陈云林可能做过这方面的功课,双方大致相当。
遭遇战的特点是,双方都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必须随机应变,利用手头现有的资源去赢得胜利。从这点上说,遭遇战更考验双方的基本素质。这一战中,陈云林充分展示了力量派高手的实力,抓住时机把试探性的遭遇战升格为战略决战,利用“晚宴团”形成力量优势,提前一天打垮了马英九。
晚宴开始的时候,陈云林是最单纯的,无非是一场统战饭局,和连战的、宋楚瑜的饭局没什么区别。吴伯雄略复杂一点,他要借饭局团结党内同志,彰显“党对党平台”和自己的历史功绩。而对于蔡英文,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她要真正成为民进党的领导人了,她小心谨慎地派出后来被贬为“流莺”的几位女将睬点,确认不是一个陷阱以后才带人出动。考虑到蔡英文缺少街头运动的历练,表现也算中规中矩。
马英九此时躲在幕后,掌握着先手。但先手的马英九犯下了三个致命的错误:第一,没有搞清楚自己的目的。只是要给陈云林、吴伯雄添点堵呢,还是要对陈云林进行火力侦察,或是借民进党打击、羞辱陈云林,为明天的“陈马会”赢得心理优势?从事先事后表现来看,马英九自己也没有数。第二,动用了民进党这支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第三,完全没有考虑如何收场。
民进党包围晶华饭店以后,轮到陈云林应着了。这个局面其实不复杂,敌友阵营被警察隔开着。外面的民进党和暗处的马英九是敌,里面以吴伯雄为首的“晚宴团”是友。唯一要做的是,迅速判明对方意图。如果对方只是“围城”那么巍然不动就是,但是如果马英九真是枭雄,放民进党进来使用暴力,那就要赶紧转移,避免受辱。在判明马英九不可能放暴徒进来以后,陈云林应着了。
这一应着就是要求“正门进正门出”,这是一个吴伯雄必须支持的要求,他是主人嘛。但放在台湾政治的背景下,这决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要求。“围城”是台湾最近这些年最强的政治斗争形式,还没有哪个被围的政治人物可以正面走出,连最擅长街头政治的陈水扁,在面对“天下围攻”的时候也做不到。
这一应着打在马英九和蔡英文的结合部,两人立即从盟友变成了对手。蔡英文需要群众运动,因而不可能轻易撤离;马英九既然不敢让民进党活捉陈云林,那就得负责清场。同时,坚持“正门进正门出”也坚定了“晚宴团”的立场,大家就只好陪着陈云林、吴伯雄撑下去了,“晚宴团”的分量就全成了陈云林的砝码。当然,提前走的也有,例如唾面自干的那一位,但他的头只怕要很久抬不起来。
马英九这时候才知道局面不妙,群众发动起来以后不是他能掌握的,也不是蔡英文能掌握的,他无法收场。他又不想认输,于是通过吴伯雄提出让陈云林住在晶华,要求和局。陈云林拒绝了,不用等到明天,今个儿就分胜负吧。
于是胜负就这么分了。马英九委屈地下令警察驱离民进党,为陈云林开辟道路。陈云林在“晚宴团”的簇拥下昂首而出,马英九全局崩溃。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当小动作遭遇大格局——陈云林访台得失谈(4.3)
🙂阴谋论太重了,不客观 1 火星 字436 2008-11-16 06:31:06
🙂先花之,潜潜水再和高见 2313234454dfsd 字0 2008-11-15 22:09:55
🙂两点看法 3 镭射 字664 2008-11-15 02:29:53
🙂第二点完全同意,第一点不同意 2 达雅 字264 2008-11-15 0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