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2008——胡温的黄昏(一) -- Javacai

共:💬1083 🌺5236 🌵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很有深度,我再抛砖引玉一下

我觉得中国目前的这些东西,应该要以历史做参照。

这种体制或者可以叫做“谢亚龙体制”。就是承认改革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却缺乏执行改革所必需的政治意志和手段,一切行为都以维持现状和维护稳定为目的。

为什么如此,我不知道楼主你是怎么想。我认为,这个体系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意志,并且抗拒改变。哪怕来自最上层的意志也没法打碎这个体系。

我以前看万历十五年的时候,有一段让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摘录出来

多少年来,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皇帝没有办法抵御这种力量,因为他的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他实际上所能控制的则至为微薄。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万历皇帝以他的聪明接触到了事情的真相,明白了自己立常洵的计划不能成功,就心灰意懒,对这个操纵实际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

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这句话和今天的中央地方之争多么相像。如果皇帝要摆脱受制于人的境地,就必须摧毁文官体系,但是皇帝又要依靠这个体系来治理国家,如果国泰民安的话,皇帝可以选择彻底摧毁这个体系然后重建听命于自己的体系。

但是实际上每一次摧毁和重建这个体系都会削弱一次国家的实力。随着腐败和内耗的加剧,国家经不起折腾,皇帝越来越不敢重复这个举动。所以每个朝代都是最开始几个皇帝非常英明,后面越来越差。

如果两方足够理性的话,就会认识到,皇帝和文官斗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双方的最好结果是互相尊重对方利益。也就是说,改革(这里指的不是CCTV说的那种改革),则两败俱伤,守成,则两方得利。

所以可以解释不论是HW还是王李张赵都不会有改变体系的举措。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