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半原创】务虚巴菲特---读信随想 -- 无所不在

共:💬141 🌺74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巴菲特给股东的信"评论(编年体) 00

2000

1. 大肆收购

2000年IT泡沫崩了,到年底的时候Nasdaq从5000的高点跌去了一半,这一年是很多人的噩梦。但是,对于之前几年备受争议的BH和巴菲特来说,21世纪元年却是收获丰厚的一年。这里的“丰厚”并非指当年6.5%的帐面价值增益(Book value gain),而是指公司收购.巴菲特在信中列出了8家于2000年完成的收购对象,这些公司将为BH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好让他的雪球越滚越大。

为什么BH当年会如此大手大脚?巴菲特列出了两个客观因素:

(1) 首先是泡沫破裂带来的暂时性的信贷紧张,导致M&A生意萧条,尤其是LBO(杠杆收购)受影响明显。这就意味着BH面临的收购竞争大大减小,这跟股市里所谓的贪婪恐慌是一回事。现在不出手,等FED开始拼命灌绿纸就晚了。

(2) 其次,由于经济衰退导致收购目标公司出现暂时性的利润减少会打消很多潜在竞购对手的念头。收购公司之后利润下降也许会让当时做决定的人下不来台,也许还会在网上被不明真相的人骂得狗血淋头。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不落下把柄,不少经理宁可等一等再说。对此,巴菲特完全无视之:“The (profit) declines make no difference to us, given that we expect all of our businesses to now and then have ups and downs.(Only in the sales presentations of investment banks do earnings move forever upward.) We don’t care about the bumps; what matters are the overall results.”

这里多说两句:人类天性有求稳的一面,投资人“希望”公司每年的收益能够稳定增长。这种主观情绪可以理解但是坚决不能苟同,因为它完全违背客观规律。即使排除突发因素(天灾人祸),公司经营内在受制于资本循环周期,外在受制于所在行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形势,绝非像做实验那样条件环境恒定不变,所以业绩的波动应该是正常的,不波动才不正常呢。格拉汉姆在他的著作中指出那些业绩稳定、分红固定的公司股价往往会维持在较高的市盈率上,反映了人们对于“稳定”的偏好。上市公司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所以会有一种抹平业绩的倾向。最近曝光的B. Madoff更是利用了这个弱点(每年~13%的稳定收益,世上竟然有安全性类似债券,收益率远超债券的好东东?)。“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句话对于不参与公司决策的持股人来说是对的;当然,对于公司管理层来说恰恰是相反的。

除此以外,巴菲特还提到了一个有关收购的注意事项:被收购公司的原主人如果不仅在乎价格而且还在乎把公司卖给谁,那将是很有意义的暗示. 因为这说明他把公司放在心上(肉麻),这种感情往往连带了很多可贵的商业品质:诚实的报表,忠诚的员工,可靠的产品和出色的客户关系等等。相反,如果他只在乎价格(在商言商,钱当然要在乎,这里强调只),一副巴不得赶紧脱手的样子,那么这家公司往往已经病入膏肓,而你看到的花好月好不过是粉饰太平。这种暗示未必每次都准,但是很能说明问题,这也是为什么BH不愿意收购被拍卖(auction)的公司。

2. 伊索的名言---一头雾水的比方

巴菲特用伊索(写寓言的那位)的一句话“one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来解释投资原则。这个比方在我看来不是很贴切,因为原文大意是劝说人们不要得陇望蜀,而巴菲特的意思却是让你用手里的一只鸟去换树丛中的两只鸟。换的时候要关心三个问题:树丛中是否有鸟(免得投资打水漂)?如果有,什么时候出现,有多少(估计投资收益)?无风险利率(risk-free interest rate)是多少(也就是经济学上说的机会成本,巴菲特用的是美国长期国债的利息)?

这个就是投资的基石和出发点。能够回答这三个问题,你就知道全部的答案了,全世界的意见都无关紧要。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新技术浪潮,从火车到飞机到因特网,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但是其背后的资本运作规律是不变的:钱投进去,经过一定时间产生利润/损失。遗憾的是,火车、飞机已经被历史证明是赔钱的买卖。也许你会反问“难道我们不需要火车和飞机吗?”需要,这恰恰就是“投机”存在的意义(也许是唯一的意义)。100年前,欧洲的大量资金涌入美国的修建铁路狂潮之中,结果是欧洲的铁路债券持有人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无私的贡献;100年后,美国又是IT狂潮中的弄潮儿。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各国都希望执下次科技浪潮(新能源)的牛耳了吧?都等着你埋单呢!

这三个问题中,最难回答的是第二个。估算未来对于很多行业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尤其是高速进步的行业,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至少对我而言)。老实说,我不知道Google,百度未来10年能赚多少钱,更不用说那些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等等)公司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预测在我看来不过是死套公式罢了,参数没有任何经济意义。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中从来没有Intel, Microsoft(虽然他是Gates的好朋友), Google等新贵。

当然,也不是说新兴行业一点都不能买,如果要买就要明确是以投机的名义买,就要遵行投机的规律。投机投资不分,明明是投机却以为是投资是大忌。

3。 流言蜚语

2000年12月29日的华尔街日报以无可质疑的语气“悍然”发表了一条新闻:巴菲特的BH正动用数亿美元购买Conseco和Finova的公司债(bonds),消息是从Conseco的相关知情人士那里得到的,绝对可靠云云。

事实上,这条来自大名鼎鼎的WSJ的新闻唯一正确的地方就是Finova这一个词。BH压根就没有买过Conseco的任何东西。事实上,BH以较大的折扣买下了Finova的债务(debt),为的是破产以后抄家(有兴趣的详见01年股东信),而金额也远超“数亿美元”,是数十亿美元(数亿美元对于BH来说相当于数百美元对你而言)。

So much for the glory of media freedom. 权威如WSJ都会发昏,其他小道消息可想而知。我每次看到网上粪青痛骂巴菲特是敲骨吸髓的“犹太佬”(除非他爸戴绿帽),中指就不由自主地起立致敬,“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就在互联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