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边际收益递减的经济学角度来看“土地流转”政策是失误 -- 思想的行者

共:💬73 🌺1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现在实际上还在不断攻关 记录不断刷新

不知道你是哪里

现在新得品种多如牛毛

基本上都能达到单季600KG 全年亩产1000KG+

最新的品种一般要贵一些 而且需要应用新技术

亩产单季700-800KG的正在全国推广中,不过目前推广面积才只有12%

小麦因为主产区只能种一季冬小麦 现在推广的也就是亩产600KG的技术 新品种已经达到700KG以上

一般与冬小麦套种的玉米 现在也能达到750KG以上 新品种已经达到850KG以上了

在广宇公司的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广宇系列小麦的秸秆和麦穗比普通小麦明显粗壮。据公司董事长曹长义介绍:其中广宇5号小麦穗粒数70-86粒,广宇6号小麦穗粒数80-96粒,而普通小麦一般穗粒数只有四五十粒;在2004年,这两种小麦大田种植亩产就分别达到了750公斤和800公斤。曹长义表示,广宇系列小麦自2000年嫁接连续几年的试验种植结果表明,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已经稳定。

2007年10月8日,由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组设在浚县农科所的夏玉米超高产攻关试验田产量进行了现场实打验收。经过专家现场实打验收,50亩连片“浚单20”玉米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872.66公斤,创造了黄淮海地区同面积产量新纪录;15亩连片“浚单20”玉米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1064.78公斤,超过了“十五”期间同品种同面积在同一地块上创造的1006.85公斤的超高产记录,并再次刷新世界夏玉米同面积的最高产量纪录。设在浚县农科所的15亩连片“浚单20”玉米超高产攻关田,加上每亩668.88公斤的小麦产量,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平均亩产达到1733.66公斤,再次刷新2005年创造的1621.9公斤的超高产纪录,成为目前我国15亩连片一年两熟平均单产的最高纪录。2008年7月2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视察我市农业科技工作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时指出:鹤壁实施的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小麦单产能够达到670多公斤,玉米达到1064.78公斤,两季合一平均亩产能够达到1733.66公斤,你们创造了世界纪录,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06年

据新华社昆明9月7日电 世界水稻亩产的最新记录7日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诞生:水稻新品种“协优107”经过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现场实打实收亩产达到1287公斤。

  9月7日,科技部组织国内知名水稻专家和当地农业主管部门一起对南京农业大学实施的“水稻新品种‘协优107’精确定量栽培”进行现场验收。专家们按照国家标准折算,这一水稻新品种实际亩产达到了1287公斤。

05年

新华社昆明9月10日电(记者 李倩)9月10日,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涛源乡水稻示范基地里传来阵阵欢呼声,我国新近培育出的超级稻II优28经现场实割验收达到亩产1229.97公斤,打破了去年由超级稻II优6创下亩产1219.9公斤的世界水稻单产记录。

06

姜堰刷新苏中苏南水稻单产记录 精确定量栽培亩产903.3公斤

据介绍,江苏水稻项目采用的核心技术就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这一技术以“良种、壮秧、扩行、减苗、准肥、控水、无公害化病虫害防治”为主要内容,以叶龄进程诊断,作定时、定向、定量调控,使农民易于掌握应用,既可节种、节肥、节水、节药,又可收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效益。

该技术自2004年起,先后在东海、兴化、武进、高邮、如东等30个县市实施,新增效益26.6亿元。在兴化市实施的15.2亩杂交稻超高产攻关实产验收,平均亩产达815.1公斤,打破里下河地区水稻亩产历史记录。

另悉,水稻单产的最新世界记录出自于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亩产1287公斤。

亩产1200斤 河南出资1000万元“激励”两种小麦

有一种小麦,它能亩产1200斤,高出我省目前小麦亩产能力400多斤;还有一种小麦能达到美国和加拿大的小麦品质,用它做出来的面包弹性好、内部空气均匀、含天然麦香。

  这两种小麦都是由我省科技人员培育的。昨天,我省宣布拿出1000万元在3年内“重点培养”它们。或许几年后,我省老百姓吃饭就主要靠它俩了。它俩的名字一个叫“百农矮抗58”,一个叫“郑麦366”。

  前者由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教授茹振钢培育。在国家组织的生产试验中,它在河南、安徽、江苏、陕西、山东全部增产,比一般品种亩产高出200斤~300斤,适合在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湖北等区域种植。

  而“郑麦366”由省农科院育成,它是一种高筋小麦。据说它完全可以达到美国和加拿大小麦的品质标准,用它制作的面包,体积大、弹性好、内部空气均匀、含天然麦香。

  我省安排的1000万元专项经费,将用在省农科院和河南科技学院,这是我省科技历史上资助经费最多的农业科技项目。下一步,省科技厅还将尽快启动玉米新品种的专项扶持。到2020年,河南省要增产300亿斤粮食,玉米的增产也要靠科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