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那年庐山 (三十)上帝不玩骰子 -- 史文恭
见面。
在一个好像很正统很权威的网站上找到了两篇连载,其中一篇题目很有意思,竟然是《拒绝合影,保护彭真》外链出处
选自连载《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大西南》(1988年10月第一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春才。
文中不仅提到了1966年2月中旬彭真在成都密访彭德怀,而且提到西南三线建委在成都锦江宾馆召开工作会议,66年3月5日上午彭真、李井泉等和与会人员合影,但彭德怀没有出场。
另一篇为《控制使用,不让接触军工,彭德怀是有感觉的》外链出处
网站全称是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咔咔!外链出处
王春才,江苏建湖县人,1935年生于苏州。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扬州工专建筑专业,同年入川投身大西南建设。1965年起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国防工办、四川省国防科工办从事三线建设规划实施协调工作,先后担任科长、处长。1983年调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任规划二局局长,1994年任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本是高级工程师,却与文学有缘。1957年开始业余习作,时断时续地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其中《元帅的最后岁月一彭德怀在三线》一书曾获四川省优秀图书奖、四川省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奖;经北影厂改编摄制的《彭德怀在三线》电影,获文化部“华表奖”提名、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主编有《中国大三线报告文学丛书》(获四川省优秀图书奖)、《中国大三线》、《三线建设铸丰碑》、《航程》等书。2000年以后出版了《苍凉巴山蜀水情》(四川人民出版社)、《日出长江》(中国文史出版社)、《九九艳阳天》(中国文史出版社)等书。现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外链出处。
1986年春,时任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副局长(后任规划二局局长、国家计委三线办主任)的家兄王春才及原在三线工作、时任国家体改委办公厅副主任的李尔华一起来我家聊天。王春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国防工办任基建规划处长,多次与彭德怀一起开会,还一起看过电影,他与李尔华,都了解彭德怀在三线的不少情况。交谈中,我当即建议王春才,把彭德怀在三线的情况写出来,要一件事一件事地写,不清楚的,采访知情人。鉴于一些知情人年事已高,要抓紧,这也是抢救史料,最后写一本彭德怀在三线的书。王春才认为我这个主意很好,李尔华也表示支持。于是他回去就开始写了。
为了取得彭德怀在“三线”的第一手可靠资料,王春才采访了大量的知情人
王春才先后采访了彭德怀当年的秘书綦魁英、警卫参谋景希珍、司机赵凤池、炊事员刘云、理发员贾月泉、医生李佩宜;又采访了西南三线建委第一副主任程子华、第四副主任钱敏、秘书长杨沛、冶金局局长陈凤梧(当年曾陪同彭德怀视察成昆铁路、攀枝花)及机械军工局、综合局、煤炭局有关负责同志;并采访了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朱光、西南局国防工办主任蒋崇璟、冶金部副部长李非平(曾任渡口市委副书记,陪同彭德怀视察攀枝花)、西南兵工局局长李敏、宜宾地委书记沈学礼、成都东郊火葬场辛自权;彭德怀夫人浦安修、侄女彭梅魁、中央军委《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组长王焰等数十位知情人,他们为王春才提供了彭德怀在三线的丰富、可靠的资料。
王春才于1986年10月动笔写《彭德怀在三线》。这年冬天,他来京,将已写了十几万字的书稿交给我,请我审改。我修改后,推荐给华夏出版社出版,该社确定由刘卫平担任责编。刘卫平定稿后,转呈中央军委《彭德怀传》编写组审稿,该组主任王焰与顾问浦安修亲自审稿,浦安修还为该书题词“人间毁誉淡然对之,身处逆境忠贞不矢。”为了在纪念彭德怀九十诞辰(1988年10月24日)时此书能够出版,经有关部门协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及时出版了此书。二个月后,一万多册即销完,又加印三万册,该书颇受读者的欢迎。其后,王春才又补充了六万多字内容,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3月,该书第四次印刷,书名改为《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三线》。在1998年彭德怀百年诞辰时,王春才再次为该书补充内容,薄一波为该书写了书名,随即出版。可见,关于彭德怀在三线的史料,最早由王春才著的《彭德怀在三线》一书作了披露。
拒绝合影,保护彭真
1966年2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出现在成都永兴巷7号。这里住着已被“罢官”的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彭德怀。
彭真向彭德怀介绍了吴晗的情况,然后郑重其事地对他说:“现在不是吴晗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牵扯到一大批人。所以,我这次来是想请你配合一下。”
“我?我能配合你什么?”彭德怀反问道。
彭真盯着彭德怀说:“第一,建议你辞去三线建委副主任的职务,从此埋头一些室内的研究工作,不再出头露面,这样可以减小目标,少引起别人的注意;第二,我劝你向毛主席再写封信,收回你的申诉书,把自己的功过是非留待后人去说,你服从党的决议就是了;第三,你向中央写个报告,实事求是地说清楚你和吴晗的关系,帮助我们解脱你和他的关系。”听完彭真的建议,彭德怀激动地说:“彭书记,我是准备忍辱负重的,也准备委曲求全。但我这个人你知道的,宁可让别人把我打倒,自己绝不倒下。第三条我可以照办,我不能让吴晗同志无辜受牵连,第一、第二条我坚持立场!”
彭真秘密访问彭德怀,未得到彭德怀配合,表示理解与无奈。他接着去成昆铁路、攀枝花建设现场视察了。
1966年3月,彭德怀参加了西南三线建委在成都锦江宾馆召开的工作会议。彭真此时在视察了攀枝花钢铁基地之后回到成都,会议结束时他接见了全体代表并与大家合影留念。彭真从大礼堂走出来,陪同他的有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书记程子华、阎秀峰,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廖志高,大家热烈鼓掌。与会的同志马上注意到彭德怀未出场。
3月5日上午,会议各组正在座谈会议报告,重庆市委副书记、川东三线建设总指挥鲁大东同志担任川东组召集人,主持讨论。彭德怀参加川东组讨论,他发言活跃,情绪很高。会务组突然通知各位代表休息半个小时,然后到广场集体照相。彭德怀得知是彭真将与全体会议代表合影,就回到自己房间去了。大家站了四排(笔者也站在第四排),等了半个多小时,不见首长们出场。摄影师则架着照相机镜头反复劝说大家不要动。代表们久久站在凳子上都有些着急了。后来才知道,彭德怀拒绝照相,西南局领导同志做了许多工作,他还是不愿出场。当时全国上下都在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作者、明史专家吴晗。吴晗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彭真是北京市市长,彭德怀不愿因此而连累彭真。照完相的第二天,彭真回到北京。随即内部通知接见照片停止印发。接着,人们注意到“五一”节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上没有了彭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4 层
🙂还是一沙鸥兄看的书比较多。。呵呵, 史文恭 字116 2009-01-08 01:09:46
🙂关键是傅有没有到过成都与彭单独见面?还有其他证明材料吗? 凤城 字50 2009-01-08 01:52:19
🙂师东兵的书里, 史文恭 字58 2009-01-08 18:07:28
🙂确有旁证材料证明傅1966年2、3月间到过成都,并与刚峰
😉这个帖子非常好。。应该另开新帖才对。。 史文恭 字40 2009-01-09 01:47:59
🙂【就是这个沈书记】在彭德怀离开后把彭给老船工的钱要走了 公鲨 字0 2009-01-11 18:11:09
🙂史mm太客气了,偶也就是敲敲边鼓,搞点儿人肉搜索的干活 凤城 字0 2009-01-09 11:50:35
🙂哈哈。。。不过这一次的探讨真的很好, 1 史文恭 字316 2009-01-09 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