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备战经济学兼为毛泽东时代辩护(一) -- 达雅
备战经济学要求把人,而不仅仅是劳动力作为稀缺资源使用。新中国采取宣传教育、经济控制、强制改造等措施为把人当作资源提供了可能性。接下来的就是,如何配置这一稀缺资源。
在50年代的中国,最稀缺的人,是大学生。为了合理配置这些宝贵的人,新中国对自己的教育体系进行了大手术,这就是著名的“院系调整”。
“院系调整”这件事情,如今说好的不多,裸骂得不少,例如上纲上线到“大学的终结”云云。但从经济学的角度,这是一个合理分配稀缺资源的范例。
首先,稀缺资源向最有效率的部门集中。当然,这个效率不是和平经济的效率,而是备战经济效率。或者说,向工业化集中。“全国高等工科在校生人数由1949年的30,320人,增加到1957年的163,026人(约5倍多),工科学生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26%增加到1957年的37%, 工科院系、专业得到了很大加强,新建了一些旧中国大学所没有的重工业专业。”“之后,少数学校设置了原子能、自动化、计算机等新技术专业”[1]。工科教育的大发展,为日后的工业化提供了智力资源保障。
其次,被压缩掉的是可替代资源。“院系调整”中,大幅度压缩的是人文学科,这是如今被骂的原因。但是,相比于高等理工科人才必须通过高校培养,高等文法人才培养的可替代性要好得多。共产党、解放军本身就具有大规模培养文科人才的能力,事后看也完成了替代的任务。
第三,调整是“全国一盘棋”,兼顾了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正如中共中央指出的:“无论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目标着眼,或是从国防观点着眼,高等学校的设置分布都不宜于过分集中。学校的发展规模,一般不宜过大。高等工业学校应该逐步地和工业基地相结合。”[2]
第四,调整具有超前性。连大骂这次调整的[3]都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在高等教育领域里提前建立了到1956 年才在经济领域中全面推行的计划体制。”四年,恰好是一届大学生。
作为备战经济人力资源配置一部分的“院系调整”,从历史的角度看,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思考范式。以往中国知识分子总是重道德而轻技艺,知概念而不知原理,两千多年来在“君子”“小人”的圈圈里转不出来,遇到事情先抢占道德高地喊口号,却不考虑事情“是什么样”“该怎样干”。这种遗毒一直遗留到今天大部分文科生,尤其是茅于轼这样的。“院系调整”以后,学文科的不吃香了,“学好数理化”成为此后几十年中国父母和孩子的共同追求,于是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彻底改变。例如,在西西河,不管左派右派,要说服人,就得“拿数据来”。
[1] 马永斌,董冰. 院系调整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 (1949一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P134.
[3] 李刚. 大学的终结——19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J]. 中国改革,2003年第8期.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文摘】杨小凯: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 3 leqian 字8789 2009-01-11 08:20:54
🙂你转这篇的立足点仍然是“和平” 达雅 字351 2009-01-11 18:03:14
🙂初看有点道理,实际上是个伪问题. 5 响水湾 字255 2009-01-11 02:36:34
🙂备战经济学兼为毛泽东时代辩护(五)
🙂教育也能计划么 5 百年 字1130 2009-01-10 22:25:17
😄目前的几次专业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的例子,你自己没搞懂为什 simplyred 字43 2009-01-11 06:47:22
🙂"通才教育"不过是ZRJ短期行为的幌子 3 达雅 字296 2009-01-10 23:23:39
🙂现在的高等教育搞得好不好,就业市场已经给出答案了。 1 蚂蚁不爱搬家 字312 2009-01-10 22: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