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读《淮阴侯列传》 -- 履虎尾
两位作者的时代背景不同和他们的文化信念不同,决定了相同的史实所作的不同的评价。
太史公之时,中央集权虽以确立,但皇权还未膨胀到绝对独裁的地步,而实际上社会对于皇权所能达到的极限并未有一致的公认。韩对于刘,太史公在本质上是看作一种平等的关系。而即是平等,则韩之功实大于刘对其之恩,所以太史公为其不平。
通鉴时代,不仅皇权以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而在文化上士一阶层也在着重将君权神圣化,绝对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韩竟对刘有所要挟,就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不论其功劳如何,刘杀他都有理。
所以同样的史实而得出的不同评价,不仅在于个人的经历不同,更在于两人对皇权的认知也不同。经历过唐末的混乱后,帝国的出路似乎就在于君权的神圣化,使得君权具有不可挑战的权威。这在历史上似乎是帝国的一个能用模式。但是这样做的代价也是显然的,尤其是对士一阶层来说,意味着其自身的独立性的彻底丧失。太史公实际上是以孔子为素王的。士将自身彻底的与皇权结合在一起,最终的结果也就是与帝国共同灭亡了。
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更欣赏太史公的作品,这里更有一种独立的人格和尊严。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韩信横扫天下,笑傲古今,光芒不在项刘之下。如此才气,如此功业 石璧 字126 2004-06-23 09:32:46
还是替韩信叫屈 5 寒冬雪 字1625 2004-06-23 06:03:45
是啊,蒯彻还有前半句 跋锋寒 字126 2004-06-26 03:08:12
写得好,还可以引申一下
🙂说得好 一足无间 字346 2008-01-11 10:37:33
说得好,司马光根本就是个保守派 3 跋锋寒 字472 2004-06-26 03:27:35
😄跟我的第一感一样 香山居士 字0 2004-06-24 11:57:24
评得太好了。 瓜田李 字516 2004-06-23 01: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