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聊一聊青霉素的生产 -- 森林阳光

共:💬43 🌺20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聊一聊青霉素生产之菌种

打了一个电话,问了不少问题,洋洋洒洒写了一张纸。行了,加上记忆中的,蒙事差不多了。这就是万金油的好处:啥都知道一些,虽然不能很精通,但出来咋呼一下还是可以的。

言归正传,青霉素是抗生素,是由霉菌分泌的物质。要想大规模生产,种子就很重要。没有良种,先天就不足。科学家为了找到良种,辛劳地筛选。经过无数次的选择、比较,产黄青霉菌脱颖而出。是它,没有错,产黄青霉素,不是笔误。为什么不叫产青青霉素我从开始就想不明白。要按我的理解正如链霉菌产生的叫链霉素,由产黄青霉素产生的就要叫黄霉素。可惜,我说了不算。

找到这个良种之后,人类又觉得不行,这才几千单位,不够好啊。用紫外线照照,有点效果。

再用别的刺激下是不是能得到更好菌株呢?试了再试,几十年下来,如今生产上用的菌种比当初刚刚发现产黄青霉素优良不知多少倍。菌种的培养和保养是一个细致的活。在工厂里这专门设有一个岗位:种子组或菌种组。菌种不停成长,有丝分裂,选取正在生长期的菌株为生产接种准备。同时,要从若干菌株中筛选出有潜质的样本来培育,试验。种子组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岗位。记得在入厂教育时,教育中心的老师说当年苏联援建华北制药厂时,提供的不仅是厂房设计和工艺流程,还有生产菌种。说不定现在中国的药厂用的种子都是58年苏联种子的后代。为什么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华药的肯定是由那来的。别的厂也有可能。当时还是计划经济,全国一盘棋,一个指令就调过去了。到了八十年代村办企业也生产青霉素的时候,自己从头培育种子肯定不现实,那就想办法。能买就买,不能买就那啥。反正现在华药的种子组一般的人是进不去的,放菌种的冰箱是带锁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