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闲谈铁路(续12)也来说说春运 -- 海豚马

共:💬84 🌺1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多谢村长

不太清楚印度的身份证制度,印度的实名制不知道怎么验证?盼望有了解的河友提供信息

其实只要人少,实名制的实施并不太困难(这一点我比较赞同王副部长的时间成本和安全成本问题),可要是人少了还有这么大的供求矛盾么?

很早之前(十几年了吧)就有科研单位向铁道部领导推荐根据以往数据和数学模型进行客流预测的科研成果,有一个结论其实基本上猜也猜得出来——客流在年初二有一个极大的下降

这就导出一个问题——我们究竟需要多大的运力(线路和机车车辆)来满足最高峰的需求,同时又能保证平时不太浪费呢(比如京津城际现在15分钟一趟车,上座率平均真的能到90%么)?

比如胶济客专,开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要不是因为事故还会更早),但因为没有动车(铁道部肯定还是先保京津城际等优先级更高的线路),并没有增开动车,一句话,现在是路等车了

也许这次经济危机大力发展铁路对铁路和旅客是个良好契机

===========================================

大概看了看您给的链接,没有发现细则,倒是发现有时刻表

外链出处

这个应该是长途快车了,平均时速还不到70,

每天发送2000万人,超过我们的数字,但铁路一般讲发送量是人公里和吨公里,这个数字才更有比较意义

google一下,意外的又找到这个(以前看过)

外链出处

那些中国铁路的图片,令人过目难忘啊

我不是特别熟悉印度地理,但大概知道印度大多数是平原,从施工的难度上讲,我们的7万多公里比起印度的6万多公里,很多难度差的不是一个数量级,不用说青藏,就是成昆,宝成,内昆,特别是那些展线,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

为了克服地势高差,全线设计了7处螺旋形、圆形、灯泡形盘山展线。牛日河上的尼波和洪峰两站之间直线距离只有7千米,但高差达142米,自然坡度20‰以上,不得不将线路以16‰的最大限制坡度在山间三叠交叉,跨大中桥6座,隧道11座,线路延长了一倍。在地势险峻的龙川江峡谷,由于隧道在大山里迂回重叠,进口和出口竟出现在同一个方向,不过高度已差了几十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还有最近的京津城际和正在施工的京沪高铁

跑题了,呵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