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8*8·史书大国·大历史 -- 陈郢客

共:💬406 🌺1563 🌵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书读多了不消化就可惜了

台湾宜兰人林毅夫,因为洞察大陆乃是中华中坚,遂致力于大陆;郎咸平亦致力于大陆未来,较真于特权盛宴狂欢。比一比,就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分量了。陈光标会入民族心史,王石却到底不过是个商人,就这么简单。这不是道德主义,政治大处的取舍,是道路的取舍,方向的选择,各人得其所哉,哪里是道德能涵盖的呢?!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652530.html

不是我苛刻精英,而是“史书”对精英们自有要求的。中国确实有自己独到的传统,史书之重,便在于真话之重,功名之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英们才可以拿到相应功名的。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史官为讲真话掉脑袋,便在于此;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倒也不是玩笑话。古代限制官僚特权有“言官”,不过御史言官亦是官僚一部分,“打打小苍蝇沉默大老虎”,这样的作派多了;何况,“言官”们有时不懂专业亦难免乱发议论,哪怕在外鏖战的武将们、忙着治水的技术人员们气得要死亦无济于事。(今日堰塞湖,民科说法不还海了去了呢。无非是民众惊惧情绪之表达,专家们用事实慢慢说服民众就是,开启科普,自然民众亦是可以改良观念的。)不过古代制约官僚特权,亦能引发“理想”士人与“重利”官员之相搏,“史书”之重,才是关键。想有所作为,想留名青史,好,“史书”是属于未来者的,于是一些精英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代代相继,永远有这样的人,我们才终于拥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就这点来说,胡温用心,颇合传统;激励他们的,未来“史书”,实亦有些分量。

所谓的历史,或者史书都是拿笔的人写的,中国从古到今都是成王败寇,为尊者讳。历史上留恶名的,不都是奸佞,留美名的也不都是忠良或者英雄。真正为老百姓做事的而损害到士大夫阶层的,在历史上注定留不下好名声,没别的,历史是会用笔的士大夫写的。要真是想青史留名,很简单,把士大夫阶层笼络好了就行了,老百姓的利益丢一边去。其实王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就像抗战,直到几年前国军的作用历史书上写法和现在都不一样呢。读史要真是光读名面上的意思,那就把书读死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