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1952-1988农业生产数据解读:工农业发展政策最重要 -- 陈经
润树反驳了林毅夫的一些农村经济研究结论。文中提供了这样一张表,数据来源是文贯中与林毅夫整理的资料。润树的贴在这:
图中数据项解释(从润树文中抄的):
农产值 – 大致可理解为各种农业产出乘以价格
劳动力 – 从事农业产值所涵盖的农作物生产的劳动者人数
土地 – 农业产值所涵盖的农作物赖以产出的土地面积
资本投入 – 为购买耕畜,机械 和电力设备等投入的资金
流动投入 – 为改善生产条件(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肥料等)和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人力物力投入
林毅夫解读数据,算了一张“农业全要素生产力”变化图。图是一个马鞍形,1958年前和1977年后“全要素生产力”高,中间低。说明中间的人民公社时代农民在集体中博弈偷懒,所以生产力低。而之前与之后的单干时代,农民为自己干有劲,所以生产力高。
润树解读数据,算了另一张“全要素生产力”变化图。1977年后“全要素生产力”高,有产量增加的因素,但主要是农产品价格提高了。如果只算粮食产量,则马鞍形消失,改革开放前后农业“全要素生产力”并无提高。林毅夫与润树的解读详情可参看润树的文章。
我假设这些数据问题不大,并试图通过简单解读这些数据,来说明1952-1988年中国农业生产发生了什么事。我认为经济学研究这种现象很常见,学者会搞一些花里胡哨的数据处理来暗示倾向性结论。但往往用不着这么曲折,数据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只要想通了就行了。
劳动力与土地好理解。资本投入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硬件投资,有一件件的工具在那。流动投入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软件投资,包括农业生产技朮、水利肥料等配套。
农业产值等于单产乘以价格,总产值要增长,就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农产品价格要高(或者说合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不是无关紧要的,国家不是乱定的,这个要分析。第二个是农业产出要多,这个我们也要分析。
农业产出等于播种土地面积乘以单产。从表中可以看出1952-1988年的农业土地面积变化不大,某些年之间小有变化,但基本可以当作是一个常数。所以,土地面积是一个很次要的因素,可以略过不分析。所以对新中国的农业总产值变化大致可以这样看:
农业总产值增长率 = 农产品价格增长率 + 单产增长率
1978年以前,农产品价格基本不变,所以产值增长就靠单产增长。改革开放以后,农产品价格大幅上调,单产也增长,所以农业产值增长快多了。需要指出的是,价格上调不是无意义的数字游戏,因为农业总产值与农民的收入直接正相关。改革开放后大幅上调农产品价格,工业品相对降价,农民获得利益,能置办些工业品,有点现代生活的样了。后来农产品价格又不涨了,农民光靠农业产值,生活就不行了。所以,这里有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为什么改革开放后农产品价格能提高,而之前农产品价格就不提高?
这个问题不能光在农业里看,而需要由工业与第三产业发展来解答。因为改革开放前工业发展还不行,做不到“以工养农”,所以得“以农养工”。改革开放以后,工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好多了,慢慢可以“以工养农”了(这也是分阶段的,农民相对还是苦,但绝对生活水平进步不小)。至于为什么改革开放前工业不行,可以简单地说,生活方面的工业产出干得不好。比例安排错误,“重工业过重”,总不能让农民去买坦克吧。这说来话就长了,本文就不细论了。
我们再来看“单产增长”。资本与流动投入都是想让农业生产效率高,单个劳动力能多干活(同样积极性、同等时间投入),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增多。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接受,1952-1988年持续的资本与流动投入,总是让农业生产效率往高里走,是一个正面影响因素,投入越多,效率越高。通俗地来说,农业生产的软硬件投资是值得的,能起作用。
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农业软硬件投资增长倍数很高。1977年与1952年相比,硬件投资变3倍,软件投资变7倍。而改革开放以后,软硬件投资没怎么太下功夫。1988年与1979年相比,软件投资还下降了,硬件投资增长40%,可能还是农业硬件(农机、农电、耕牛)涨价的原因。
改革开放到1988年,农业总产值比1977增长100%。农产品价格增长因素有部分作用,我们算单产增长约50%(根据润树提供的1979-1988价格调整增长53.2%)。我们需要解释这个50%的单产增长。
软硬件投资基本不增长(可以称为“农业投入不足”),对单产增长的影响是什么?如果我们假定“农业投入不足”对单产是负面影响,土地面积又差不多,那么50%的单产增长就得靠“劳动力”因素来解释了。这有三个因素。一个是劳动力数量增加了10%。一个是农业劳动力搞多种经营,种粮食之余还种菜养猪。另一个是积极性提高,给自己种粮食上心了。这些都应该是正面因素,主要是后两个因素。也就是说,人与土地“真正干活”的时间长了。多种经营就不是博弈论能解释的,这是政策宽松的效果。
这个“农业投入不足”也需要分析。到1988年每年的投入虽然不增或者下降了,但绝对数还是基本保持了一定的规模。有这种可能,只要保持一定的投入规模,农业生产效率还是能增加的。比如人每年花一样的时间学习,本事却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后,良种与化肥的广泛使用显然对农业生产很有帮助。后来农民种田人数与积极性与都下降了,上386199(妇幼老)部队了,农业产量还是维持了住了,显然靠得是农业投入补上了“劳动力”方面的损失。也可能改革开放最初几年农业投入就起到了很大作用,农民积极性没那么神奇。
所以对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开始主要是靠劳动力因素,后面主要是靠农业投入,把产量做上去并维持的。这里说的农业投入有积累因素,一块良田一个水库整好了可以多年管用,所以改革开放前多年的农业投入也是一个积极因素。林毅夫说的博弈论,有部分道理,但是不是主要因素?是主要因素的话能管多少年?我认为只是阶段性的道理。现在再讲什么“承包制”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来搞好农业,就是胡扯。可能承包制还不如土地集中流转大户种田。
再来看改革开放前。到1976年农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8%,播种面积增长8%,算单产增长80%。劳动力数量增长70%,农业硬件投资增长180%,软件投资增长615%。
也就是说,单个劳动力产出效率基本没啥变化,还是那么多。这显然是不好的,二十多年过去,劳动力生产效率不增加,肯定是出大问题了。一种说法是林毅夫的“博弈论”,农民不想为集体干活,二十年就这么混过来了。农业软硬件投资增加很多,拉高了单产。但这些投资却没有增加农民的生产效率。
我觉得林的分析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农民干活积极性和单产直接联系在一起,当成主要因素。从改革开放以后的情形可以看出,农民干活有积极的时候,也有不积极的时候,但单产受影响却没那么大。我们可以承认一个事实,人民公社时代,农民不太积极干活,从情理上判断,出现偷懒现象是正常的。但具体分析一下偷懒这个动作,是不是因为人太多了呢?这么多人一起干活,软硬件投资又多了,减少劳动不是很正常么?虽然是偷懒,但也能把农活干个七七八八,这样单产还是增长了。
农民就不偷懒,又能怎么的?我提出一个设想,农业单产不是由农民积极性决定的,而是由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的。在当时的农业科技水平下,农民积极一些是有作用的,但到底不如现在的农民随便种两下田就有高产量。积极性不是决定因素,农民偷懒不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林毅夫整出来的马鞍曲线很容易解释。中间低,是因为人口增长农民数量在增加,农业总产值却增加不多弄出来的。前面高,是因为农业总产值低基数恢复性增长快。后面高,是因为人口增长低了,农业总产值增长高了。关键是这个“农业总产值”的增长。
林的逻辑是,农民偷懒,所以农业总产值增长不行。我的结论却是,中央错误的工农业政策,使得农业总产值就那么多,农民偷懒是个正常的事,也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农民就算不偷懒,农业总产值也就那么回事,无法奇迹增加,学大寨也没啥用。比方说现在农民回家积极种地,又能如何?能解决三农问题么?要是再把现在找不到工作的千百万失业农民工与大学生扔到乡下算“农业劳动力”,农业生产效率不得下降一大截?
毛泽东时代,工农业发展政策有重大失误。大跃进时期就不提了。20多年,农民除了种田,不许搞别的。要是能搞点加工生产,总好过几亿人偷懒种田吧?重工业搞得太多,轻工业太少,吸收不了农业人口,城里人反而要下乡。工业发展太差,挣不来钱,要压低农产品价格。这些因素,比农民偷懒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大多了。现在农民就算偷懒,把粮食价格一提,农业产值自然就会大幅增长。
林毅夫其实对经济发展政策有研究,但“社会主义农民偷懒”这种“苗草论”的“制度经济学”结论,容易写文章,影响也大。我认为这是此类文章出炉的一个重要因素。
(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1952-1988农业生产数据解读:工农业发展政策最重要
🙂上有好焉 下必效焉 菠萝水 字159 2009-02-14 06:47:12
🙂说到底,还是备战经济嘛 9 达雅 字882 2009-02-13 23:33:12
🙂备战备到研究生产战略核武器的核心单位只有4%的职工在岗 凤舞天下 字8 2009-02-14 06:31:53
🙂国家减少了25亿公斤粮食征购,出处? 桥上 字0 2009-02-14 01:50:02
🙂3线开支一度超过国家总投入的36%的说。 1 葡萄 字0 2009-02-14 00: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