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读国史大纲有感 1。中国社会的几个病源 -- aokrayd

共:💬11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读国史大纲有感2。从黄仁宇的流行所想起的

我记得一篇谈黄先生的文章 中曾对黄的这种独特的行文风格大赞不止,其实若读过钱穆先生的书,就能看出这种文笔的渊源来,我觉得与钱先生的行文是极有类似之处的。其实黄仁宇先生在不少文章中都提到钱穆且对其推崇倍至。更进一步地说,我觉得黄之研究着眼点其实与钱之研究大有异曲同工之处。钱以前秦诸子之专题研究而始进而及通史,而黄亦以明之税制而提倡大历史观。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或是前后之继承。事实上,钱虽然没直说,但其反复强调从历史事实而至于历史的智慧,则实在就是一种大历史观了。

然而有意思的是,虽然黄反复赞颂钱,但王小波对钱却并未提及多少,至少我印象中没有,这又是何故?我以为原因之一,在于黄所强调的技术的观点。技术的观点,较易得到人们的认同,而且当下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钱所着眼的却不同。钱所强调的是从整体上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然而自五四以来,这一观点却常是人们所攻击的对象。尤其是钱所强调的由历史而引申的民族感情,我疑心恐怕更不易为王所认同。

念及于此,不觉心寒。以我所知的王之同时代的典型人物而言,张承志在其荒芜英雄路中,轻蔑地将孔子称为孔老二,而刘小波则将老子,孔子所谓之道亦不屑一顾。则可见对中国传统文化这鄙视,则实是此一代人中,且是所谓较优秀的代表人物的通见了。

此三人者,都是一时才俊,为何却唯独对中国之传统如此态度?我觉得这实是很发人深思的问题。若以教育而论,其所受教育,自是对传统极多诋毁否定,但经过文革之动乱,其对其所所受之教育应颇多反省,如刘之记念冬妮亚之一文,则无疑于一深刻反省之作,但为何却独对传统文化则如此苛刻而不能做一公正公平之评价?

若从心理学之角度推测,大约人之童年时所受影响于人最为深远,国内自建国以来,尤其是八十年代之前之教育,确对传统文化极尽否定。但权从此角度我觉得并不能解释此一问题。我觉得,影响更为深远的,是教育中所引入的一绝对真理之概念。但观此三人之思路,王从罗素之理性思维,张依依斯兰教,刘以基督教,则实还是欲从一普遍真理和绝对真理之角度来出发来分析世间文化。即以拥有此一绝对真理,则其他自是不用多提。中国传统之文化,在逻辑之细密严谨上不及西方,而在感情之强度上亦不及于宗教之情感,则相形之下更是见拙,所以也就无外乎其左右盼之间,唯独对中国自身之传统文化不屑 至此了。

其三人者,都试图以其所学以救世,应者虽众,但实际效果如何?我以为,文化的横向移植若不能于中国固有之文化传统相结合,则势必难以产生大的影响。中国的文化固极深远,但更为重要者,则是由一民族自发而生,而又汲取他者之营养不断发展。始终为以我为主。即从五四以来之发展亦可见,中国之传统并不必然与西方文化相排挤,而大可有主动结合这余地。若能以此为契合点,使二者容为一体,又何需咬牙切齿,必欲除之而后快?以建国以来之政治文化为例,于传统之破坏不可谓不彻底,而实际效果却是如何?反而是将传统之弊端发挥得淋??尽至,而本可继承之精华反而荡然无存。此一点,则不可不令人深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