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祖龙虽死陵犹在 -- 履虎尾

共:💬13 🌺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祖龙虽死陵犹在

俺在讲述秦末农民大起义的背景时,正值秦始皇陵考古取得重大突破之时,二流虎尾们强烈要求俺对皇陵的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俺曰:“俺很长时间未去北方,对学术界、考古界的新情况也了解不多,只能就史书上的一些情况进行一些简略的介绍。”

下面就是课堂讲述的内容――

对于祖龙陵墓,大家最关心的不过三件事:一是现在或不久的将来,是否应该立即发掘陵墓,供游人参观;二是秦始皇陵墓里面到底都有些什么东东;三是祖龙陵墓在过去是否被盗过。

第一个问题,不是由俺来决定的,大家尽可以自己讨论。俺来侃侃后两个问题。

最早关于秦史皇陵墓的史料,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九月,?Z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资治通鉴》则曰:“九月,?Z始皇于笮山,下邃三泉;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有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后宫无子者,皆令从死。?Z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藏,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毕,闭之墓中。”

有关祖龙陵墓的全部情况,就在这段史料中。关于墓中的随?Z品,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俺便曾经设想,突然失踪的和氏璧,或者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是韩非子和太史公编造的寓言;或者就埋藏在祖龙的陵墓里(见俺的帖子《和氏璧,你在哪里》)。可以设想一下,仅仅是陵墓的一个附属建筑,兵马俑坑――相对于陵墓本身来讲,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便号称为“世界第八奇迹”;那么,作为陵墓主建筑的地宫,该叫做什么了。可以想象,不论对其怎样评价,都是不过份的。

第一条有关陵墓被盗过的史料,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渭水》。郦道元曰:“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群盗,消椁取铜。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

然而,这一说法不一定可靠。因为,在《史记》和《汉书》中,在陆贾《新语》和贾谊《过秦论》中,在刘安《淮南子》中,都没有提到陵墓被发掘之事。须知,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件,如果确实被项羽发掘过的话,司马迁和班固等人是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加以记载的。

再一条史料在《晋书》中。《载记第七*石季龙》曰:“勒及季龙(石虎)并贪而无礼,既王有十州之地,金帛珠玉及外国珍奇异货不可胜纪,而犹以为不足,曩代帝王及先贤陵墓靡不发掘,而取其宝货焉。……又使掘秦始皇冢,取铜柱铸以为器。”

然而,此条史料也有问题。因为,祖龙陵墓中的宝物不计其数,为何没有记载?是何人掘墓在先?石虎既然是贪而无礼,岂能专门取其铜而不顾及其它?

《资治通鉴*卷九十七》直接引用了这条史料的前半段,司马光引用史料时,虽然没有提出直接意见,但,把“掘秦始皇冢”的部分删去不用,可见司马光对此事也是怀疑的。

到底陵墓被发掘过否,以俺的看法,可能性不大,理由有三:

一,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信奉“天命”说,都自认为自己的统治是合理的,是上天所授的;对于前后代的更替,皆信奉“五行终始”说,循环周始,承前启后。挖前代的祖坟,等于否定自己的统治依据。所以,凡自以为是受命于天者,是决不会去做挖人祖墓的事的。

二,挖掘皇陵,决不是个人或较小集团的力量所能办到的。

陵墓修建的情况办法是,首先,掘地及泉,建好墓室和墓道。然后,用大量的人力来搬运沙土和砾石,堆成巨大的墓堆。这样的墓堆,由于是用沙土和砾石堆成,掘墓者是不可能用掘洞的办法进入墓室的,因为,沙土和砾石不象黄土那样坚固,一个地方缺了,别处的沙石就会自动流涌过来。除非是找到墓道,否则的话,是根本不可能用掘洞的办法进入墓室的。自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征调修陵墓的民夫高达七十万人,这七十余万人在十年的时间内,都在做着什么工作啊?除了陵墓内部进行装修的千余工匠外,他们七十万人的任务,就是搬运沙土,堆筑墓堆。

上世纪初,军阀孙殿英盗掘清东陵,动用一个军的兵力,又有汽车、炸药等先进的工具设备,几个月的时间,也无奈清朝陵墓何。后来,还是捉来守墓的旗人,严刑拷打,找到了墓道,才得以掘开乾隆、慈禧二陵。

祖龙陵墓,比起清代陵墓,规模之差别何止倍蓰。秦始皇下?Z后,秦二世为防止墓道的消息泄露,将千余工匠尽数埋在穴内。可知,如果项羽时陵墓若是未被发掘,墓道未被发现,则数百年后,寻找墓道则难于大海捞针。除非是也动用七十万人,用十年之工,将墓堆搬走,否则的话,是不可能打开此陵的。

三,一九八一年,我曾与好友至临潼祖龙墓凭吊。二千年过去,陵墓已经由馒头状变为金字塔状,周围全是耕田,原来的殿堂墙垣荡然无存。其下部,已由圆形变为方形,南北长约350米,东西长约345米,“金字塔”高约50米。陵墓原来的规模,据《史记集解》引《皇览》记载:“坟高五十余丈,周?h五里余。”据考据,秦时一尺约为现在23厘米,可知,陵墓的原高为一百二十余米,现在的高度比原来减少了一倍多,而底面积则变化不大。可见陵墓保存相当完好,其减少部分,应该是风雨侵蚀,自然损减。若是曾经被发掘过的话,定会一片狼藉,而不会是如此之完整也。

呵呵,以上所说,皆一家之言也。姑枉言之,姑枉听之。欢迎砍砖。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