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国早期计算机研制中的一些小故事 引子 -- 萨苏

共:💬417 🌺269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四。磁芯恐惧症

昨天写到《第一位女程序员》,居然被小魔女看到了,回来对我说记得张绮霞先生,当初在院儿里常见,她那时经常推着个小孙子还是孙女儿出来,其乐融融的样子,可年轻时候的风采依稀可辨。魔女还给我纠正呢,说张先生早锻炼的时候不拿剑,拿的是扇子。。。 萨费了半天劲也没回忆起来张先生到底拿的是剑还是扇子,反正一帮老太太呢,弄混的可能性很大。最后我觉得还是接受扇子的说法,这种细节问题上,女的比男的记得清楚。

要说当时第一代计算机研制者中,女性并不在少数,就在这支晨练队伍里,还有赵静芳先生,是最早研究存储器的,那是无论扇子还是剑都见她比划过,文武双全的人物。

不过,赵先生自己似乎不肯承认“文武双全”这类评价,比如,有一回我和她说起研制长城203来,赵先生沉吟了一下,说也没干什么,净整天穿磁芯儿了。

磁芯儿是什么?说起来就是一个个小磁环,是五六十年代计算机的主流存储设备。它的形状象甜甜圈,每一个小磁环可以通过电流赋予正向的或者反向的磁场,正向的,代表一个二进制的“1”,反向的代表一个“0”,把很多小磁环穿起来,可以以二进制的方式表达某种含义。比如阿拉伯数字“5”,在二进制中是“101”。表达阿拉伯数字“5”,只需要三个磁芯儿,第一个带正向磁场,第二个带反向磁场,第三个带正向磁场,顺序排起来,这就是“5”。用这种方式显然可以存储数据,但您可以想想表达个万八千儿的数字需要多少磁环,表达一句“我爱北京天安门”又得用多少磁环。。。

这个玩意儿和中国人还有点儿关系,它的发明人是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王安,这个曾经耀眼的名字,已经随着文字处理机的消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少年王安,这位后来的美籍华人曾为Chinese在世界计算机领域留下了辉煌的足迹

考虑到磁芯存储的效率,当512K软盘出现的时候,科学院很多人惊叹“天文数字”也就不奇怪了。

这种惊叹萨倒没有经历,但1991年一个美国教授带了台价值十几万人民币的光盘机到北师大讲学,用一张光盘放下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全部资料(一张只读光盘价格三千多人民币),其爆炸性的效果记忆犹新,以至于直到今日,让我拿作广告的光盘当茶杯垫,还老有心理障碍。

穿磁芯儿就是用细导线把一个个磁芯儿穿在一起,听起来好像属于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的干活。

赵先生说自己整天穿磁芯儿,这话弄得我不得要领 – 赵静芳先生何许人也?中国科技大第一届毕业生,在科学院系统那跟国民党军队里黄埔一期一样豪横(赵先生自己说,科大第二届的比第一届还豪横。这个说法不知真假,戴宗铎戴先生就是科大第二届的,但第二届豪横不代表第一届就差了,咱只当赵先生谦虚)

让黄埔一期的。。。穿磁芯儿?

这不是跟让孙悟空拿猴毛去纺毛线一样浪费人才么?

无独有偶,我熟悉的几位早期女研究员无论本国培养的还是留学回来的,几乎都提到自己穿磁芯儿的事儿,似乎这在当时是个很时髦的事情。

一来二去忽然发现里面有点儿不对 – 怎么这样说的都是女的阿?

后来才明白,赵先生她们当然不仅仅是穿磁芯儿的,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设计那才是检验女工程师们水平的地方,而她们当时所完成的工作绝对值得骄傲。让赵先生们一提研制计算机就想起来穿磁芯,那纯粹是因为这项工作足以给人留下了心理障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磁芯存储器,猜猜它有多大?

父亲告诉我,这些磁芯儿每一个只有芝麻粒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那个一个白色的方形磁芯存储板上有100个磁芯儿,代表可以存储100个bit

我们常说的1KB,是1,024个Byte,需要这样的存储板82块,穿磁芯儿8,192个。

那要是1MB(1兆)呢,要穿多少个?

再乘以一千就是。

科学院的计算机研制属于国家机密项目,等闲人进不来门,这穿磁芯儿的活儿也就只能研究人员们自己来了。这里面有一个磁芯穿错,一个板子都要报废,于是心细的女研究人员们只好担起这个担子来。

芝麻粒大的磁芯,穿上一万个感受一下。。。

赵静芳先生余悸未消地说,你爸爸只说穿起来,他可没告诉你每一个磁芯儿里头还得穿两根线吧,正一根儿,反一根儿!

这种工作连续几十天干下来,赵先生们对计算机研制工作记得最清楚的就剩下穿磁芯儿,实在不是奇怪的事情。

难怪大家普遍认为中科院女研究员们脾气好,这个磨法,顾大嫂也能给磨成紫薇格格了吧?

不过,即便是这种枯燥的事情,也有让人觉得有趣的地方。

在一班女研究人员中,有一位被称作“小何”(人家今天是一大公司的总座,咱就不提名字了吧)的女工程师,明显比别人干得利落,每每超额几倍完成任务。

这种匪夷所思的效率令人咋舌。根据我国棋手陈祖德的理论,女性远比男性好斗,所以其他女研究人员面对这样一个恐怖的对手也曾集思广益,奋起直追,但无论你是哪个学院毕业的,用怎样的巧招,还愣是没人比得过她。

直到过春节表演节目,“小何”的本领来自何处才真相大白。原来,这位“小何”工程师,当年是广州某军文工团的,她的本行是魔术,人家吃的就是手快这碗饭。。。

嗯,今天要还有穿磁芯这类活儿,找刘谦来,准没错。

[待续]

父亲是没被拉去穿磁芯儿,所以他谈起当年计算机的研制,没有“磁芯恐惧症”,但是他也有害怕的,那就是那台“意大利舅老爷”里面的ROM。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