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投票生育救国(生育数量、意愿和可能性调查) -- 科大胡不归
- 投票信息
多选,参与 266 / 87
现无孩子,想生1个18/6现无孩子,想生2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或无配偶60/28现无孩子,想生2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15/2现无孩子,想生>2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或无配偶19/4现无孩子,想生>2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4/2不打算要孩子13/5现有1个孩子,不打算再生33/10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1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28/9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1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46/13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2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3/2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2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8/1现有2个孩子,不打算再生12/4现有2个孩子,还想再生,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2/0现有2个孩子,还想再生,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1/0现有3个或更多孩子4/1
没错,欧洲人口密度分布的确很不均匀,但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就很均匀了吗??
胡兄你可以不算欧洲人口密度算欧盟人口密度,那么咱们是不是先把占国土面积25%的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撇出去不拿来平摊人口总量?那还有新疆那一大片戈壁沙漠呢?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呢,内蒙古高原那些生态脆弱的草场呢,这些地方人口分布和俄罗斯在欧洲部分比起来,孰高孰低呢?可承担人口的潜力,又是孰高孰低呢?
胡兄算人口密度,不能对欧洲搞自由主义,对中国搞共产主义吧?总要按照同一条标准,算欧盟人口密度,中国就只能算平原人口密度了,连丘陵都搭不进去的。
关于水力资源(?),不知道胡兄想比较的是哪个水资源,人均河流总量还是降水量。这个数据需要胡兄进一步提供。但是,请先分清楚常用资源和非常用资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稀土我国储量的确世界第一,但稀土资源在我们生活中所占比重是多少?我们不能没有土地上出产的粮食物产,哪怕少一点都要有人挨饿;但如果没有稀土资源,或者稀土资源少一点,我们的日常生活所受影响会比饿肚子更甚吗?
煤炭储量按国别分,从高到低是俄罗斯(40%)、美国(25%)、中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印度、波兰和南非,胡兄所言
言下之意是,煤炭和稀土、水利一样,人均煤炭储量中国是超过欧盟的。我对此有所不解,胡兄能否给出具体比较数据?当然,占全球煤炭储量40%偏又人少地多的俄罗斯,胡兄可以置之度外先。
至于,经济发展程度及科技水平发展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虽然无视了欧洲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四处劫掠的先发优势,但我仍然认为胡兄说得很有道理!不过这就回到我之前提到过的一个问题上,那就是现在中国科技水平是否已经发展到了和欧洲或者欧盟并驾齐驱的地步?或者我们是否有计划,在多长时间内发展到他们的高度?哪怕只要有个愿景,先提前预支科技水平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可行的,虽然预支的程度和总量,胡兄还需要进一步推导一下。但倘若现在我们科技水平还不能追上有先发优势的欧洲,又连将来我们追上并超越欧洲的时间表都列不出来,胡兄“达到发达国家生活水平而不依靠出卖人均资源”的愿景,又怎么保证其不成为空中楼阁,画饼充饥呢?
德、英、意、荷等国人口密度比中国高,如果我没弄错的话,胡兄又把中国人平摊到青藏高原等人类不宜居住地区了。这个不去说它,我们来看看城市化问题。
香港现在是6300人/平方公里,与此相比05年深圳人口已经达到了5000人/平方公里。但是请注意,香港能保持这个人口密度,和广东乃至全国为了维护香港作出的种种几乎到了不计代价的资源输送是分不开的。
同为特大型城市的上海,对供港食品也是全力以赴
资160多万吨,风雨兼程3000多万公里。 ……1998年夏天,华东地区遭遇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铁路多处中断,香港的酒楼、超市、食品经销商和市民都担心鲜活冷冻食品的供应会因此“断档”。但在关键时刻,有关部门日夜抢修,确保了这趟快运列车的正常开行。
俗话说的好,当未雨而绸缪,莫临渴而掘井。胡兄因此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居民养老问题忧心如焚,殊可感叹。不过说到城市化以集约化,以腾出耕地供养城市,并以香港为例——岂不见香港乃倾全国之力,保一市之供;请问胡兄,这样的城市人口密度,再多来十个八个类似城市,我国怎么保证民生资源供应?以目前运输及生产情况,胡兄可有良策?
新加坡的淡水命脉握在大马手上,胡兄觉得这样的蕞尔小国,弹丸之地,又有白令海峡以东最英国人的李光耀为首抱英美大腿,他们的情况可以作为我们中国的参考模仿对象吗?
30年来高速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不知胡兄有没有注意到过。“吃祖宗饭,断子孙财”已经开始引起警惕。
已经开垦出来的土地由于灌溉问题,又弃耕10多万亩,而在此同时,付出的代价则是
生态保护专家认为,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现象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规模垦荒的背景下发生的。为了灌溉大量新开垦的耕地,人们不得不在这条河流上中游地区大规模修渠引水,使注入下游的水量逐年减少,地下水位也逐年下降,尾闾罗布泊、台特玛湖相继干涸,稀疏的荒漠植物大量枯死,气候变得越发干燥。
由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过去的30年间,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呈现对接之势,“绿色走廊”的5个农垦团场弃耕土地达10多万亩。许多地方已不适宜于人类居住,成为困扰新疆的第一大生态问题。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但胡兄是否注意到,我们的母亲河在90年代几乎成了季节性河流?
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②人口、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剧增。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人口猛增,人类生产与生活规模无节制扩大,耗水量呈现急剧上升态势。50年代时,黄河下游灌区灌溉140万公顷农田,90年代灌溉面积上升到500万公顷,工业生产用水也数十倍地增长。在50年代初期,黄河供水地区年均耗水量122亿立方米,90年代初达到300亿立方米,而同时年均降水量反而有所下降。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黄河下游非汛期来水减少24.5亿立方米,同期耗水量反而增加81.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黄河水资源供远小于求,断流在所难免。
③水资源管理不协调。 ……
④水费偏低,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惊人。……
⑤水体污染严重,水体质量不佳。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水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水体质量的明显下降既影响了人体的健康,也降低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水荒"矛盾更加尖锐。
⑥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加速了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干旱加剧。
⑦海洋沙漠化。……
⑧人为热释放。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能量的消耗迅速增长。仅2000年全世界消耗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了380亿吨煤所放出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气的干燥度,使陆地降水量减少。
⑨沿海城市气候的截流。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造成市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度差,因而形成局部的热力环流,其在大范围气压梯度小时,表现比较明显。在白天市区中心有强烈的上升气流。这样,市区因凝结核特别多,又有上升气流,所以,降水量比郊区多,一般可增加5%~10%。近年来,我国东部城市化进程特别快,城市发展规模大,数量多,众多的城市群对进入大陆空气中的水分有明显的"截流"作用,使之在当地产生降水,减少了进入内陆(如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量,使黄河主要补给区降水减少。
第九个原因我全文引用了一下,因为这个因素我自己也还是第一次看到。之前我所熟知的因素是第二个。至于第一个因素,那已经是历史遗留问题,我们这一代是不太指望能解决的了。但是,既然黄河频繁季节性断流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则唐宋以降的水土流失至少不是引起季节性断流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可不是从70年代开始的。
胡兄ID既然有科大二字,妄自揣测可能同安徽也有所联系。淮河的情况,胡兄大概也是知道的。这里就不多展开了。
胡兄忧国忧民之心,足可敬慰。计生办管杀不管生,以兄所见的确偏颇。然而,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日常性资源配置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固然在将来是一定可以通过科技发展而解决的——但是,在多久的将来?我们的不可再生资源是否足够撑我们到那个将来?我们的可再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日趋减少的资源,如水资源等,如土地沙化,盐碱化,是否在我们科技达到那个水平的时候还没有减少、退化到不可救药,无可挽回的地步?新疆内蒙等地耕地牧场沙化之后,是否还能救回?需要多少时间救回?这些问题,相信胡兄一定有个通盘考虑,我在此洗耳恭听。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人口结构(包括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比人口数量重要得多! lean 字0 2009-03-20 08:56:52
🙂对此结果的一些商榷之处 10 故园湾里 字2861 2009-03-20 07:40:42
🙂欧洲和欧盟,资源和科技,城市化,更替水平 6 科大胡不归 字1964 2009-03-20 10:17:44
🙂继续同胡兄商榷
🙂跟故园MM说两句 ddww111 字187 2009-03-22 19:43:23
🙂文明的发展依赖人类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多寡的优劣一目了然。 五陵年少 字0 2009-03-19 20: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