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嘉木读诗--无衣 -- 南方有嘉木

共:💬48 🌺12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诗经注析·无衣》

这是一首秦国的军中战歌。王夫之《诗经稗疏》:“春秋申包胥乞师,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为之赋'云者,与卫人为之赋《硕人》、郑人为之赋《清人》,义例正同。则此诗哀公为申胥作也。若所赋为古诗,如子展赋《草虫》之类,但言赋,不言为之赋也。”若据王氏考订,此时当为秦哀公出师救楚所作。但是我们且查检《左传》。文七年:“荀林父为赋《板》之三章。”若依王氏义例,则《大雅·板》为荀林父所作。但在此前,《左传》僖公五年士蔿曾引《板》诗。又如《左传》昭十二年:“宋华定来聘,通嗣君也。享之,为赋《蓼萧》。”若依王氏义例,则《蓼萧》为此时之作。但在此前,《左传》襄二十六年:“国景子相齐侯,赋《蓼萧》。”由此可见,王氏自立《左传》义例,证明《无衣》为哀公所作之说不能成立。从诗的内容看来,亦不似秦王口气,它应是流传在民间的战歌。

王先谦《集疏》:“《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势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皆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班固之说,代表《齐诗》。王先谦又说:“王于兴师,于,往也。秦自襄公以来,受平王之命以伐戎。”“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为不共戴天之讐,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讐也。”王氏不但指出了诗的背景、年代,并断为“秦民”所作,可供参考。

这首诗可说是反映了《秦风》的典型风格。同袍同衣,同仇敌忾,慷慨从军,奋勇杀敌的精神充溢全诗。正如钟惺所云“有吞六国气象”。吴闓生认为此诗“英壮迈往,非唐人出塞诸诗所能及。”虽然不免言过其实,但我们试看唐人“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豈顾勋”(高适《燕歌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诗句,确会产生一脉相承的感觉。因此,称《无衣》为边塞诗之祖,倒是不过分的。

-------程俊英《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页356-357

注释

袍:长衣。形如斗篷,行军时白天当衣穿,夜里当被盖。同袍,表示友爱互助的意思。

王:秦人对秦君的称呼。

于:语助词。

兴师:起兵。

修:整治。

戈矛:二者都是古代长柄武器。

同仇:也作同讐。

泽:亵衣。

戟:也是古代的长柄武器。

作:行动起来。

裳:下衣、战裙。

甲:铠甲。兵,总指武器。

偕行:陈奂《传疏》:“言奉王命而偕往征之也。”

附注:与“无衣”有关的诗赋:

【古诗十九首之凛凛岁云暮】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赠丁仪】 by曹植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

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

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

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

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by崔曙

东林气微白,寒鸟急高翔。

吾亦自兹去,北山归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

萧萧过颍上,曨曨辨少阳。

川冰生积雪,野火出枯桑。

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

伤此无衣客,如何蒙雪霜。

【左传·定公四年】

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埸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