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什么中国是一个低物价体系 -- 陈经

共:💬247 🌺45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低物价体系的几点思考

1 低工资体系源于马克思的理论,即按劳分配理论,而在巴黎公社时期和列宁时期的俄国形成了实践。这种体系是把全国看做一个大规模的工厂,其中的所有人都是劳动者,只是分工不同,那么根据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分工,就会产生工资待遇上的不同,但这种差别是极小的(灰的暗的咱们就不说了),而为了维持全社会同样的工资水平,就不能不采取低物价体系。

2 姐姐所说的备战经济在当时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而就其根本,并非完全是为了备战,而是计划经济体制作用下起到了备战这一个功能而已。计划经济体制的明显特点是商业领域的流通大幅度减少,一般是直接用第一部类产品根据计划交换第二部类产品,商品在流通领域的增值极少,这表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第二,全国商品的价格波动是可控的。从而形成了全国范围的低物价体系和基本平均的物价体系。

3 所谓的低物价体系是以城市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衡量的,而这一点低物价的来源有一部分来自于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也就是中国的农民为当时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这种低物价体系是建立在对农民的不平等物物交换的基础之上——因为当时不允许存在脱离计划体制的自由市场贸易。

综上,低物价体系并不是特别值得羡慕的事情,他是建立在1 低工资水平 2 贫乏的商品流通 3 对农村和农民的剪刀差剥夺基础之上的。而这三点,对于一个经济健康发展的国家,都是应该努力避免的。尽管文中所说的备战经济体制有其长处的地方,但他内在的缺陷也注定了这种体制是不能长久保持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