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献丑系列文章:源远流长的古代中日关系 -- AleaJactaEst
世界上公认日本民族是善於模仿的民族。从打火机到照相机,都能模仿得真,学得象。多数时候还能青出于蓝。日本人不但对物品模仿,连风俗习惯也奉行拿来主义。别人吃西餐,他们也吃;别人穿西装,他们也穿;别人打麻将,他们也打;别人花季少女袒胸露背,他们的花季少女春光外泄;别人裸奔,他们更彻底一点,裸体上教堂结婚;别人不道德,他们的道德更是到了可怕的地步;别人出卖盟友,他们就出卖的更彻底,有时候连恩人也出卖一下。
而中国社会,自古就有一种职业,在外国一般只有人业余从事
----当隐士。从孔子以降,对隐士的评价都很高。金庸小说中,除郭大侠等寥寥数人外,各位英雄美人大多在结尾时都象韦爵爷一样“老子不干了”。其中<<碧血剑>>里的袁承志一夥选择了出国。另外,中国几千年来乱世多,治世少,武功不及袁大哥的一般人民群众在兵荒马乱之际,到处寻找着“ 以避暴秦”的所在,陶渊明还专门为此编了个桃花源出来。但智商稍高点的人,把眼界放远点,翻翻<<三国志>>或<<魏略>>,不就能在海外发现一个真正的,现实的桃花源---日本吗?如此美好的目标在眼前,波涛险阻,不也就和那条“落英缤纷”的小溪差不多吗?
中日这两个特点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两国关系史的主旋律:日本向中国模仿,引进人才与技术;中国人去日本“ 避秦”或当隐士。
徐福到底是因为不满始皇帝的暴政,而毅然出洋?还是把他当冤大头,敲他一把,自己去花差花差?史学界尚无一致意见。我也就暂时不把他当作中日引进与避秦史的先驱了。但五胡乱华时,天朝不成个样子,逃难的人无处藏身,铤而走险,很多漂流到了大和,则是不争的事实。日本当时的一位英主(相对而言) 仁德王,便利用了这批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解决了困扰倭人多年的温饱问题。
在中国的史书上,他叫倭王瓒。他的名字慢慢的清楚一点来发音,应该是萨散义,是一种鸟的名字。这位倭王,开沟渠,辟良田,建宫室。他的王后磐姬又首创养蚕织布。如果把他挪到中国史书里,应该也能在鸟生鱼汤里有一席之地。所谓“ 豹死留皮”,他的陵墓在日本诸王中是最高大的,占地面积甚至超过了埃及胡夫金字塔。
到了这个时期,关于日本的种种记载,已经有了考古学的支持。从宫室的旧址到出土的器物,都说明日本已进入了文明时代。现在的英法等国之人的祖先在那会儿还没完全摆脱茹毛饮血,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是个当之无愧的文明古国。
仁德王之后,子孙相残。由于“中国人,向来这样”,说不定这其中有韦爵爷这样的“日本诸葛亮”在捣鬼。最后的胜利者是仁德之孙,日本史上的大暴君雄略王,中国史书称他为倭王武。他在南北朝的宋顺帝升明二年,遣使上表(这个宋的创始人是金戈铁马的刘裕,不是那个送京娘的赵匡胤) 。
沈约的<<宋书>>列传五十七“夷蛮”里,记载了这篇上佳的外交文件:
“封国偏远,作幌于外,
自昔祖祢,躬擐甲胄,
跋涉山川,不遑宁处。
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
渡平海北九十五国,
王道融泰,廓土遐畿,
累叶朝宗,不愆于岁。
臣虽下愚,忝胤先绪,
驱率所统,归崇天极,
道遥百济,装治船舫,
而句骊无道,图欲见吞,
掠抄边隶,虔刘不已,
每致稽滞,以失良风。
虽曰进路,或通或不。
臣亡考济实忿寇仇,壅塞天路,
控弦百万,义声感激,
方欲大举,奄丧父兄,
使垂成之功,不获一篑。
居在谅暗,不动兵甲,是以偃息未捷。
至今欲练甲治兵,申父兄之志,
义士虎贲,文武效功,
白刃交前,亦所不顾。
若以帝德覆载,摧此强敌,
克靖方难,无替前功。
窃自假开府仪同三司,其余咸各假授,以劝忠节。”
神龙教的陆高轩尽管文武双全,一篇蝌蚪文翻译得四平八稳,要是看了这篇奏章,也会觉得“胜笔”很多吧?各位留洋多年,不知道有几人能用外语写得出这样辞藻优美的文章?
倭王武尽管是自称臣下,但也不卑不亢,委婉而充分地表现了自己的强大国力。目的在争取中国的同情,希望不受干扰,而能名正言顺的去讨伐句骊(侵略朝鲜)。当然,更有可能的是,这篇大作出於一位“ 避秦”而来的华人的大手笔。
日本朝廷用对方的文字,来打动对方的心坎,结果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宋国
“诏除武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
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王。”
倭王武奉命后,立即出师,不过朝鲜也不是好惹的,几仗下来,战果平平。
但这位倭王不愧“ 雄略”二字,知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他羡慕中国的繁荣,派人渡海到今天的苏州一带,请了一大批纺织工人,送到日本;又把散居在日本各地的中国人,一起请到首都附近安置下来。分行业聚居,来酿酒,制陶,打铁等等。在他祖父农业化的基础上,实行有规模的工业化。
几年后,成效显著,雄略王龙颜大悦,对这些中国人赐以嘉名“禹都万佐”。禹都象征中国,万佐是什么都会的意思。79年后,中国开放国门,日本人来的既快又多,轮到我们称他们为“ 和都万佐”了。不过这也没什么。韦爵爷教导大家:弓箭步可以不练,被别人推倒了,爬起来就行。现在的问题是,二十年过去了,日本人还是九九九九佐,他们的本事,中国人好像还是没学会,不知道有没有能看到日本人降到十佐八佐的那一天。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开始追求对天朝的政治平等。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献丑系列文章:源远流长的古代中日关系 AleaJactaEst 字1029 2004-07-21 00:41:31
唐篇:不类他国,诚礼仪之邦也(计划) AleaJactaEst 字0 2004-07-22 04:41:44
隋篇:日出处天子(计划) AleaJactaEst 字0 2004-07-22 04:40:52
五胡乱华篇:封国偏远,作藩于外
刘宋并无能力干涉三国的战争 任爱杰 字998 2004-07-24 11:21:21
老任是否能写一篇讲讲高句丽 梦晓半生 字0 2004-07-24 16:55:28
呵呵,都快为这个打起来了 飞雪舞太阿 字352 2004-07-29 10:13:11
呵呵,关于朝鲜本坛就已经有不少文章了 任爱杰 字32 2004-07-28 10: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