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 -- minotaur
后金是从蓟县和玉田之间的燕山山脉的山口潜越的说法不仅有其根据和合理性,而且能解释几个比较令人费解的疑点。
4. 蓟城后金二百骑兵之谜
所有蓟门说法中最令人费解的就是蓟城的二百后金骑兵的问题。在周文郁的<辽西入卫纪事>里面是这样写的:
十三日,侵晨,报奴全军过石门驿,公令马步兵尽出城外列营。营甫定,有奴骑二百余,分四队扎我军之东南,相持两时,并不见贼大兵。公令我发炮,贼闻炮即四队排为一字,忽退去。竟日无一骑复至,使我欲战而无可战。
这个2百后金骑兵的故事有点像前阵子那个俯卧撑事件,听上去非常的荒谬但也可能非常的真实。不同点是俯卧撑找不到证人,而200骑兵无论是真是假,有当时的 2万袁军将士可以证实或者证伪。如前所说,周文郁故意撒谎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周文郁的这个回忆录是在崇祯一朝的时候出版的,而且还是在袁崇焕被问罪之后,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不考虑到政治的正确性。因此就算周文郁确实是想给袁崇焕翻案,也只能是故意遗漏,或者轻描淡写,决不能公然撒谎。在明史纪事本末也出现了类似事件,不过地点改成了京城。而崇祯实录(页0068)也记载了二百骑事件,描述与周文郁相同。基于明史纪事本末问世的时间和非是第一手的见证人的考虑,我强烈倾向于边事小记和崇祯实录所述为真。
那么,就带来了两个问题,第一,后金这200骑兵是什么目的?拿吃饱了撑得来解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第二,袁崇焕一天没有见到后金主力,那么后金主力在哪里?按道理说,一清早天刚放亮后金主力就过了石门驿了,而石门驿距离马伸桥从地图上看也就十里多点,马伸桥距离袁崇焕军驻扎的蓟城二十里(周文郁语),这样加起来也就是30-40里的样子。这样后金军赶到蓟城大约需4小时,至多半天的时间。为什么袁崇焕军不但没有见到,而且连其去向都不明的样子?
我认为后金之所以派200骑兵,不仅仅是迷惑袁崇焕,而是为了防止袁军的侦察行动。袁要想派出侦骑,在这个喇叭形的底部上,没多少回旋余地,如不想从山顶上走,就得闯过这200骑去。后金的骑射技术比较好,袁军的侦骑要突破之有一定困难,除了袁军大部队主动进攻。至于后金为什么要防止袁军侦察,只能是为了遮掩战术意图。我认为其结果就是在清晨后金主力过了石门驿的时候袁崇焕还能侦察到, 而二百骑之后袁部就成了睁眼瞎,十三日一天都不知道后金主力去向。总之,在当时情况下,后金主力在向南移动偷越燕山的说法,可以很好的回答上面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至少,在这个问题上,看到不顺眼的证据就简单斥之为伪造撒谎, 不是一个认真负责的态度。
从前文所附的地图上看,从石门镇到达燕山山脚大约也就13公里左右(图中的四方格的一条边对应的实际长度大约为10.1公里)。中间要穿过梨河。加上渡河和上山的时间,差不多也就四个小时。当时是农历十一月十三, 水已结冰(我认为这是后金在遵化停留了十天的原因之一,后文会详细论述),所以黎河本身并不能构成很大的阻碍, 至不济,还可以架浮桥。总之,这个时间, 恰好也是后金的200骑兵在蓟城和袁崇焕军对峙的二个时辰。另外,后金200骑驻扎在袁军的东南方向,大约也是考虑到如果袁崇焕军全军突击,则尽力阻拦东南方向,也就是后金军主力的真实所在方位的侦察。
按照周文郁的叙述,应该说此次袁军中了后金的疑兵之计。袁军以为后金主力即将到达,先在城外列阵,结果只等来了200骑兵,空自对峙了两个时辰后袁军终于开炮轰击,后金骑兵撤退,袁军也没有追击,然后"竟日不见一骑"。袁军岂非小心太过?我想大约是因为后金军惯用诱敌之计,一方面有沈阳和辽阳之战的前车之鉴, 另方面也是袁军对自己战力的不自信。第一怕被诱离依托的城墙,第二怕白白消耗体力,被后金所算,毕竟追击骑兵不那么容易。
附带说一下, 在崇祯实录里面关于200骑兵是这么记述的:"癸巳,清兵破石门驿。袁崇焕移营城外。初以二百骑甞崇焕,崇焕军闻炮遽退,竟日不见一骑。甲午,清兵将西越蓟州,崇焕引兵西拒之,攻蓟州,取玉田三河香河顺义诸县。"在这里"尝"是试探的意思。这个描述似乎说的是袁崇焕被区区200骑吓破了胆。但是仔细考量,疑问之处甚多。
第一,袁崇焕这个营在哪里?根据"移营城外" 的说法,我认为只能是蓟州。因为再往前的城只能是石门驿了。
第二,被200骑吓退的理由太荒唐,袁崇焕不是没有见过后金的骑兵。而且为何袁崇焕在蓟门这个地方胆小,而在京师胆子又大起来了呢?要知道对袁崇焕军来说蓟门比在京师决战要好,因为蓟门的位置和两边的山峰的关系,后金军的骑兵无法迂回。
第三,和边事小记及满文老档的描述都对不上。而且语法不通,"竟日不见一骑"的主语似乎说的应该是后金,但是问题是明朝难道在后金里面有卧底,知道得这么清楚?
所以我认为这里“初以二百骑甞崇焕崇焕军闻炮遽退”或者“崇焕”是赘字,或者抄写的人漏掉了"发炮"。因为实录记到这里的时候明廷还没有认定袁崇焕通敌。另外实录本身也被篡改过或者从新誊写过,到处都是的"大清"就是证明,那个时候后金还没有建"大清"这个国号, 而且明朝称呼后金一般都是奴、虏、建奴,最客气的也不过是建州。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7
🙂【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之七 10 minotaur 字4679 2009-05-11 12:05:40
🙂【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之六 11 minotaur 字3041 2009-05-11 12:01:48
🙂【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之五 8 minotaur 字3400 2009-05-11 12:00:39
🙂【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之四
🙂-- 系统屏蔽 --。
🙂【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之三 12 minotaur 字4932 2009-05-11 11:57:17
🙂【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之二 16 minotaur 字5032 2009-05-11 1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