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国:衰落和复兴背后的文化因素 -- 思想的行者

共:💬113 🌺16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何新老兄这方面的底子是差些

今文和古文派别之争,在清中叶也是一大吵架。呵呵。

虽然说公羊在董仲舒的理论体系里,有很大影响,而且派别之争,某些方面可以归纳为孟子和荀子之争,但是董仲舒的主要建树,还是把阴阳家的宇宙观结合进儒家。

今文派的东西,与其说是向前看,不如说是胡扯出一个孔子的英明神武形象,制春秋,创太平世。在加上后来的经纬书,黑神大帝,都是面临着佛教的盛行,搞出来的孔教运动。

在古文派的理性主义的争论下,这一派彻底失败。中国思想基本上是佛家大盛,而道教的出现,算是对佛教的本土应对。

这也是4百年乱局的一个原因。隋文帝曾试图以佛教统一中国,效果一般。而唐太宗时代的复兴儒家活动,说真的,里面的黄老东西,似乎比儒家还多。

后来才是韩愈的新儒学开始,后来经周敦颐,程二兄弟,朱熹,陆象山等人,玩到理学和心学。这套玩法,基本上就是儒家道家化和儒家佛家化的东东。当时中华文明,处于先金后蒙的威胁,大思想家们考虑的不是如何救亡图存,而是如何心意通,其实那时的儒学已经入穷途末路。

西学在元明,其实开始东渐,后来就出现了康熙时代的故事。然后公羊学从新兴起,其实从文化上来说,朱熹之后,儒学就已经差不多势微了。

儒家的东西,其实对中国的统一,贡献不是那么大。各种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建设,如秦汉的郡县制度,隋唐的科举制度,加上大运河等工程的建设,作用要更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