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贺龙元帅的八卦说起谈一点心得。 -- 史文恭

共:💬169 🌺46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书可以不求甚解,但不能囫囵吞枣。

1、贺龙的红二军团从无到有,发展到2万人,在夏曦的努力下,只剩下4000多

会师的时候,二六军团一共是8000人,在贺龙的指挥下,恢复到了1.7万人

会师前,红二军团只剩下贺龙、夏曦、关向应三个党员

会师后,二六军团统一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指挥

1934年8月初,红6军团从湘赣苏区遂川县出发,向湖南省中部转移。11日,进至桂东县寨前圩,正式成立军团领导机构,萧克任军团长,王震任政治委员。10月,红6军团到达贵州东部地区。24日,与红3军在印江县木黄地区会师。红3军恢复红2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所属第7、第9师改称第4、第6师。红6军团仍由萧克任军团长、王震任政治委员。所属第17、第18师缩编为3个团。这时,红2军团4400余人,红6军团3300余人。两军团的行动,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统一指挥。

1935年2月1日,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电示,组成中革军委湘鄂川黔分会,统一指挥红2、红6军团。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夏曦、萧克、王震为委员,贺龙为主席。2~8月,红2、红6军团取得陈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园、芭蕉坨等战斗的胜利,共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1个师部和1个旅。

  9月,国民党军又调集130个团的兵力对湘鄂川黔苏区发动新的“围剿”。根据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分会决定,红6军团第18师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后于黔东江口地区与主力会合),红2、红6军团主力于11月19日由桑植地区出发,实行战略转移。转移前,由地方武装组成第5师和第16师,分别编入红2、红6军团建制。这时,两军团共1.7万余人。

 1936年7月5日,奉中革军委命令,红2、红6军团与红32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2军(即红2军团)、第6军(即红6军团)、第32军,共1.3万余人。

二方面军是由二六军团为主组成的,贺龙是二军团代表,六军团肖克,王震,两个军团实力相差无几,因此只说贺龙领导而不提他人,特别是王震,肖克就有点粉饰的含义。

2、抗日战争中,贺龙创立了晋西北根据地和冀中根据地,在1942年到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和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统一负责陕甘宁和晋绥的军事指挥和经济建设。

提醒老兄注意,谈论历史的时候时间还有人物主体特别重要。前面老兄还说什么120师的任务是保卫陕甘宁,可是保卫陕甘宁的任务正史记载是由王宏坤的385旅来承担的。老兄又把1942年贺龙所承担的职务单独列出来,请问:调贺龙和调120师是一回事情吗?而且从1942年到1944年是各个根据地最艰苦的反扫荡日子。

3、1945年9月下旬,延安炮校迁往东北。12月改名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后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朱瑞炮兵学校

等。

这个炮校虽然是延安炮兵团基础建立的,其实与贺龙关系不大。

  延安炮兵学校正式挂牌,标志着人民军队炮兵训练进入了一个专门的正规化炮兵院校培训的新阶段。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仅有一些炮兵连,通过中央红军学校里的炮兵队培训炮兵人才。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总部于1937年底至1938年初组建了炮兵团,扩大了炮兵部队。周恩来还为炮兵团购买过炮队镜等器材。此后,炮兵部队不断发展壮大,急需大批炮兵骨干人才。1944年12月4日,中央军委决定以延安炮兵团为基础,组建炮兵学校,集中力量迅速培养大批有较高素质的炮兵人才,将校址定在延安南泥湾陶宝峪,此时仅有各种火炮16门。炮兵学校积极选调教员,加紧编写教材,到处收集器材,突击开挖窑洞。经过紧张地筹备工作,终于在1945年3月15日开学上课了。由于当时正在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直到8月1日才举行开学典礼。朱德、叶剑英、萧劲光等领导出席并讲了话。当时,"延安炮兵学校"校牌就被庄重地安放在校门的上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第一所炮兵学校,就这样诞生了。

  延安炮兵学校,是培养人民军队炮兵基层指挥员的军事学校。在它的校牌下迎进了大批新学员,经过学习,又送出了大批合格的炮兵人才。学校的领导成员有:郭化若校长(后为朱瑞),邱创成政治委员,匡裕民副校长,张志发训练部长,刘登瀛政治部主任,朱光校务部长(后为赵金城)。首期学员从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和地方机关、学校等单位,招收了1 000余名学员,学制8个月,共编制3个炮兵学员大队,10个中队,1个迫击炮大队,1个工兵科。学校的训练方针是"以技术为主,战术为辅",一切服从当时战争的急需。

4、攻打大同的是聂荣臻,打包头的是贺龙,傅作义派专机把董其武送往包头,兼任包头城防司令

此时正是解放战争初期,各大根据地除刘伯承的中野取得胜利外,相继失利

1945年10月,贺龙、聂荣臻绥远战役失利

1946年5月,林彪四平保卫战失利,接连丢掉了沈阳、长春

1946年9月,粟裕丢失了苏中根据地首府---淮阴,12月,丢掉了涟水

粟裕虽然放弃了苏中,但换来的是七战七捷。林彪稍微差点,但凭借着东北得天独厚的优势,短短两年也占据了绝对优势。可贺,聂,肖所部呢?一直到东野入关之前,都让傅作义压着打。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