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两弹元勋炸鬼子(一) -- 黄河故人
在这里说明一下,汪先生并不是当年认定的23位两弹元勋之一,他是做化学的,而化学在两弹一艇中是居于辅助地位的。当然这并不代表汪先生的贡献低,原子能研究院在两弹一艇中的功劳那是相当的大。第一颗原子弹的点火源是他的领导下完成的。
——————回归正文的分割线——————————
为什么葛庭燧是被阎裕昌拉过去地呢?因为,当时这二位都曾在小汤山养肺病,不是sars,是肺结核。阎裕昌养病的时候,钱是叶先生出的,他的儿子们的学杂费也是叶先生出的,他的职位也是叶先生冲破观念上的阻力提拔起来的。葛庭燧本来在辅仁那里就心向TG,冀中的孙志远又是他以前的旧相识,不过是没有领路人而已,自然他们是一拍即和。
关于葛庭燧的八卦,咱们慢慢再谈。龙战兄弟已经批评了,这都两更了,别说炸鬼子,炸药在哪儿呢?那个,咱们先从雷管说起。
叶先生筹集并送过去的原料有:做雷管的原料,起爆器的原料,电雷管的铂丝等等。经费来源全是叶先生筹集,没用八路出钱。包括,清华留守基金一万元,城府小学董事长傅任敢捐款一万八千元,叶先生捐款伍佰元,鲍某捐款二佰元、曹小姐捐款一百一十元。叶先生还自己给八路买了车床,找了做子弹的图纸,送去做子弹的工程师。
1938年10月,久接不到熊大缜消息的叶先生,因为梅校长催促,遂南下昆明到西南联大任教,行前把钱和资料转给林风。(注:这时熊大缜尚未落入冤案)。第二年,林风也被捕、孙鲁去了昆明、黄浩去了冀中。(林风被捕前很聪明的把熊大缜的信给毁掉了,所以他才能活下来)再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燕京大学,葛庭燧失去联系,这条线上的关系彻底断绝。
注:关于叶先生动用留守基金一事,到昆明后梅校长予以支持。因为有人还对冀中抗日不了解,叶先生又写了一篇文章,以笔名“唐士”发表,不仅对冀中抗日大加赞扬,还提到去冀中实际上没什么风险,看来老先生实在是把风险当成家常便饭了。
汪德熙被熊大缜请去,是为了做炸药。为什么请他呢?因为们二位很熟而且关系不错。他俩是中学校友,同去清华,一个留下来助教,一个留下来读研究生(他们那个时代,留下来的人很少,因为出国、去挣钱都很容易的)。叶先生和汪德熙也很熟,因为汪德熙也上叶先生的课,还被叶先生批评过。
当时冀中搞到了一批阎锡山留下的氯酸钾,氯酸钾做炸药要比硝酸钾好。土八路只是觉得这个好,但是没多少这方面的知识,就按照黑火药的配方来配,一下子把人和屋子全给炸飞了。熊大缜是学物理的,玩这个他不在行,就想得从化学系搞几个兄弟帮忙。
用氯酸钾制氧气,大家还记得吧,初中的化学实验。氯酸钾经过撞击、磨擦、有火花都容易引起爆炸,用氯酸钾生产的鞭炮在三层楼往下成箱的往下扔就容易引起爆炸
汪德熙从叶先生那里得到指示,便查阅资料,完成了工作,(为防止不必要的问题,这个工艺就不写在这儿了)随后对家里撒谎说去天津教书了,当时他在北平当助教,一个月30块。
要去冀中了,叶先生仔细询问了汪德熙的家庭情况和收入情况,按月给他往家里寄提前写好的信和生活费,以解除汪德熙的后顾之忧。为了能进入根据地,他化妆成了传教士,然后还学了句日语“我是基督徒”。葛院士也是这么进去的,也就学了这么一句。
在冀中,他的实验室是一家老乡的院子,热源是炉子,反应器是一个双层水浴锅,其他工具是铁锤,铁砧、木板。资料是一本《高级炸药学》,英文版的,能看懂的人除了他自己还有一个教师,那是他的助手,人员方面是几个八路战士。
汪德熙就在这种条件下完成了氯酸钾的稳定工艺研究。研究完了你要检验啊,大家猜猜就这些东西他们怎么检验的,前提是不能用太多原料。今天这一部分完了公布答案。
随后他又开始琢磨引爆方式了。八路那时候没有雷管,都是直接点火,效果不好。他琢磨做雷管并在氯酸钾炸药中引入TNT。
TNT分子的3D模型,红色的是氧原子,蓝色的氮原子,黑色的碳原子,白色的氢原子。
雷管和TNT的前面已经说了,是叶先生做的功劳,装在肥皂里面运进来的。TNT是很难爆炸的,要是没有雷管的话。他们把稳定剂加热,然后把TNT溶在里面,再加上氯酸钾,就齐活了。爆速2000米/秒,和现在比不是很高。比例就无可奉告乐。搞爆破不是光会做炸药就完了的,然后就要研究引爆了,这工作汪院士不太专业,好在有人帮忙。这时候从燕京大学又来了生力军,(貌似PKU的没有),来的是物理系的研究生张方还有技术人员军陶瑞,很快就研制出了电雷管。
早期的点火,是导火索点火,这个炸个死东西容易,要炸日本人的火车就不行了。时间不好掌握,而且容易暴露,技术上也麻烦,远不如电雷管。
开始时候的电雷管,是用普通手电筒中的灯泡,把玻璃打碎,灯丝接上雷管,用干电池做电源。接通电源后,灯丝加热雷管引爆。他们通过供给部,也就是熊大缜,找吕正超要了一些工兵,然后手把手教这些工兵如何使用炸药和雷管,同时也教他们如何做炸药。汪德熙和张方则把精力转移到如何提高爆破效率上。
干这活最好是学物理和学化学的互相配合着找平衡点,张方和汪德熙这段时间称得上是形影不离,而且两人脾气相投,正好适合一起研究。
汪院士为了提高爆炸效果,总是尽可能往炸药筒里多加炸药,试验中发现这个爆炸效果未必好,而且老有没有被引爆的炸药。这时候张方大显身手,证明了要是达到最佳爆炸威力,炸药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一个合适的填装密度。经过试验,果然装药少的爆炸威力远大于装药量多的。
装药量解决了,下面要解决引爆稳定性的问题,阎裕昌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用手电筒的灯泡,是电雷管的山寨版,原地引爆可以,长途搬运就不行了。总不能到了铁路边上和鬼子说,这一个钟头别来烦我,我要装雷管。真正要实战能用得上,还要用铂丝。铂丝不好焊接,而且非常细,怎么办呢?怎么确定铂丝已经焊上了并且经得住运输的颠簸呢?有阎裕昌这个实验高手,就有办法。他把焊锡焊在了铜丝的顶上,然后在焊锡上面割开一个小口,把铂丝放进去,再用钳子夹紧,齐活。怎么确认是不是焊好了呢?阎裕昌就用极弱的电流来检验线路是否连通(要注意这已经装配成电雷管了,哪位觉得自己手艺高,可以自己试试,下一部分讲如何做雷管,现在的雷管是买的)。如此多次,终于制成了炸药。
全部工作完成了,汪德熙带着工兵找了一个地主的坟前的石碑试验了一下,用了一个炸药筒,效果很好,石碑断成若干节,飞出去老远。于是汪德熙带一个组,军陶瑞带一个组,大家就出发炸鬼子火车去了。炸药的安装他们要指导,引爆器他们更要牢牢掌握掌控。
——————这一部分结束的分割线——————
公布答案:他们检验炸药稳定性的方法是把炸药做成摔炮,往地上摔。摔得响的不合格,摔不响的继续调试。
哎,鬼子的火车只能下一回再炸了。还有,氯酸钾是阎锡山留下的,总要用完的,怎么办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找到的一点东西 10 无事忙 字478 2009-05-23 18:41:08
🙂这WBD后来被毙了没有? iwgl 字6 2009-05-27 03:43:27
🙂看了让人想哭 暗香疏影月黄昏 字58 2009-05-26 02:57:53
🙂【原创】两弹元勋炸鬼子(三)
🙂宝库啊,前有地主rp爆发,还能有双宝 老财迷 字137 2009-05-25 01:50:26
🙂谢宝! 谷品三斋 字122 2009-05-24 04:12:26
🙂搞化学的很危险的. 秋霄梦觉 字0 2009-05-23 23:46:03
😁rp爆发 landlord 字164 2009-05-23 21: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