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所谓三皇五帝 -- 王威

共:💬90 🌺19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所谓三皇五帝(14)

 

  帝颛顼去世之前,他的众多子裔都有自己的封地。

  毕竟帝颛顼统治天下78年,要维稳,以当时的政治设计,也只能安排自己的子弟家人。

  照理,以如此庞大的家族势力,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帝位似乎并不难。

  这些子裔之中,又以帝颛顼的大儿子穷蝉呼声最高。

  那么这个帝位怎么就落到帝喾的头上去呢?

  这个帝喾到底又是什么来头?居然能在各氏族的选举中,得到各氏族元老们的支持,一举胜出。

  

  帝喾的老爸是蟜极,蟜极的老爸是青阳(玄嚣),青阳的老爸是黄帝。也就是说,帝喾是黄帝的曾孙。

  青阳在生前也为自己这个儿子打算过,为他迎娶了黄帝一族陈丰氏(又称陈锋氏、陈酆氏)之女握裒。

  陈之一字,由左边的旌旗,右边的车轮的象形组成。酆即蜜峰,文为蜂头,丰为蜂尾,逢为飞翔时的蜜蜂。

  可见陈丰氏一族,,既擅长于造车,也擅长于养蜂。当他们强大而富裕之时,驾着战车征战,得以扬名天下。

  这一族迁徙到那个地方,都会为之取一个和陈相关的地名,诸如陈仓、陈丰、陈留之类,又可见他们的势力范围主要在今之河南。

  应该说青阳这个安排还是挺高明的,他在晚年已经隐隐意识到河南的共工氏一族将成为少昊氏最大的威胁,是以才决定与盘踞于河南之地的望族陈丰氏联姻。

  万一打起战来,至少能一挥手,喊声,你先上,一定要顶住,我们可是亲家哦。

  握裒来头大,自然派头也大,连生孩子都不需要蟜极的努力,据说她怀上孩子的过程和华胥氏生下伏羲是一样的,就是在野外乱跑,踏着一个巨人的大脚印,于是肚子就有了。到了握裒生产的时候,肚子里的孩子一点也不为难自己的母亲,一不小心就滑出来了,握裒本人一点感觉也没有。

  这个孩子就是帝喾,生下来特别神异,整天哭喊着喾喾喾,大家看他这么执着,算了,就让这个小子叫这个名字吧。1

  长大了之后,是个大帅哥,特别是嘴巴上有两排排列整齐的牙齿,一说话,闪闪发光。2

  蟜极很喜欢他的这个孩子,从小呢,给他扎了盾模样的头冠,戴在他的头上。3

  蟜极的这个做法,也许是觉得现在生逢乱世,少昊氏、共工氏、祝融氏三族整天打打杀杀,正斗得天昏地暗,想过上个太平儿子实在是难啊。

  他教导他的儿子,不要为了建功立业,就去杀人,但是一定要手执盾牌,保护自己的家园。

  蟜极的这一信念,可以说影响了帝喾的一生。当帝喾执政之时,哪怕面临再艰难的局势,只有有一点可能,他也不放弃依靠政治手段去解决,而不是选择发动战争。

  帝喾作为贵族,一出生就注定了要当上大巫师。蟜极对他的教育很是尽心,还为他请来了一位老师伯招。4

  

  小篆,喾

  

  帝喾对于当一位大巫师所必须掌握的天文历法之学,特感兴趣,大加钻研,对于太阳历、太阴历、火历的推演筹算,很是精通。5

  我们看小篆“喾”的写法,上半部是就是两只手在摆弄“爻”。爻就是组成八卦的长短横道,“─—”为阳爻,“——”阴爻。

  下半部的“告”,是个会意字,当牛撞到了人,是件新闻,要赶紧告诉大家。6

  这个字的用途之小,小的只用在帝喾一人身上。

  我们都知道,后世武则天给自己取了个怪名字——曌。想来帝喾的喾,也一样,是自己造出来的,纯属自娱自乐。

  青阳去世之后,蟜极没能取得各氏族元老的支持,顺位继承。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各氏族元老收回了对青阳一族的支持。

  二是蟜极本人没有意愿,也没有勇气承担洪水天灾之责任。

  当然,不继承少昊国君主之位,蟜极不等于就一无所有了。他还可以老实不客气的当本族人之族长。

  蟜极是青阳的儿子,帝颛顼是昌意的儿子,同为黄帝一族,空投到少昊之国的历史并不长。

  论起家门的势力,青阳和昌意两族即便联手,也未必能和少昊之国各氏族元老相抗衡。

  帝颛顼是个很有政治智慧的人,在这种形势之下,加以了解蟜极的性情,当然不可能视蟜极为威胁而打压之,而是大加笼络,扶持栽培。

  蟜极性格似乎深受他父亲青阳的影响,也很认命。尽可能支持帝颛顼的每个决定。

  为了酬庸蟜极的支持,帝颛顼也不吝封赏,他让蟜极已经长大的儿子、十五岁的帝喾前去管理高辛(今河南商丘)一带的人民。

  因此,帝喾在后世称之为高辛氏。这个名号的由来和帝颛顼被后世称之为高阳氏是一样的。7

  当然,帝颛顼的用意可不是让帝喾到那里去享福,当土豪。

  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今之商丘位于位于河南省东部,豫、鲁、苏、皖四省结合处的黄淮平原(华北平原南部)腹地,濮阳之下方。

  商丘与濮阳之间,两地航空距离为178公里。

  从商丘再到少昊之国旧都曲阜,两地航空距离又是多少呢?180公里。

  而从商丘直扑共工氏的基地今河南辉县,两地航空距离则是210公里。

  也就是说,帝颛顼的这项人事任命,用意至为明显。

  一旦濮阳、辉县、曲阜三地用兵,调动商丘的军队奔赴战场,时间都是一样的。

  翻开中国历史,商丘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很多著名战争的古战场。

  如商王朝时代商汤讨伐葛伯之战、春秋时宋楚泓水之战、西汉平定七国之乱、刘秀伐梁、唐代睢阳之战等著名战役均在此展开。

  这些战役中,尤其以唐代张巡固守睢阳,影响甚大。正因为张巡的死守,有力地阻止了安庆绪叛军的南下,使得江淮及江汉得以保全,改变了整个战争的格局。

  像这样一块战略要地,帝颛顼将之交付到帝喾手中,当是基于莫大的信任。

  帝喾也不负受托。

  当共工氏之子术器率领余部继续反抗帝颛顼,一度收复失地,并以长江中下游为根据地,向黄帝王朝发起反扑。。

  帝喾在帝颛顼的命令下,自高辛起兵,一举扑灭之。8

  这一战应该是打的极其的精彩漂亮,给少昊氏各氏族的族长元老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当然,帝喾之所以最终得以上位,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如果各氏族族长元老们,都认同和爱戴帝颛顼,并决意在帝颛顼死后“按既定方针”办,沿着帝颛顼拟定的路线走下去。

  那君主之大位,帝喾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事实上,帝颛顼活那么长,让大家都已经到了忍耐之极限。

  很简单的道理,各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和图腾,都想祭拜自己的祖先,帝颛顼却一意推行他那一套“绝地天通”。

  凭什么就只拜拜你黄帝一族的神明和祖先啊。

  再说,最初大家都是被帝颛顼忽悠了,认为共工氏是个专门搞破坏的大坏蛋,国难当头,只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然,愚民政策,从来只能愚一时,不可能愚一世。

  到了帝颛顼晚年,大家多少都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然,在帝颛顼的挑拨下,少昊氏既然和共工氏结下梁子,杀了人家那么多人,自家也死了那么多人,再去向共工氏主动道歉、进而和好是谈不上了。

  只是少昊氏各氏族族长元老们,对于被帝颛顼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感觉,肯定是异常之窝火进而窝心。

  是以帝颛顼一死,强人铁腕统治的时代遂告终结。

  这一年,刚刚三十岁的帝喾被少昊氏、祝融氏两族共尊为天下之“共主”,君临天下。9

  

  关于帝喾时代,中国的史学之父司马迁也搞不清楚,只能大抄特抄《大戴礼记·五帝德》10

  帝喾广泛的施予万民钱财物品,而不给自己什么。

  他聪颖并明晓历史,明辨而体察入微。

  他遵循天的预示,了解万民所急需解决的事情。

  他仁慈而有威严,仁爱而讲信用,培养自身的品德而使天下臣服。

  他节约使用土地上的各种作物,抚养教育万民而用适当的言语教诲他们。

  他根据日月的运行为历法,明晰神灵的预示而恭敬的从事祭祀活动。

  他神色肃穆,德高望重。他的行动遵循天意而为天下,然而自己却穿着士人的服装而过着普通的生活。

  帝喾治国就像用水浇灌土地一样,平等秉持公道而广泛的施于全天下,全天下没有不臣服的。11

  总之一句话,生活在帝喾时代,实在是太美好了,太幸福了。

  那么帝喾是怎么做到这一点?司马迁说了,但是等于没说。

  政治清明,天下太平要是靠以上的办法就可以达到,那中国历史的好皇帝就不至于那么少了。

  即便是少数几个被吹捧德配“鸟生鱼汤”的皇帝,诸如唐太宗、康熙帝。

  他们一生之遭际,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要一一化解之,所需要的绝对不是“德”,而是高超的政治手腕。

  帝喾又怎么可能自外呢?

  

  帝喾登基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和帝颛顼一样——迁都。

  迁到那里,亳(今河南偃师)12

  亳是一个只用在地名上的字。所以很多人不会读这个字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估计和喾字一样,也是帝喾硬生生造出来的字。

  亳这个字的用途实在太特殊了。

  亳上半部,从高。神权时代,建都之地,首重祭祀,是以选定地势比较高的地方之后,就开始建高台了。

  那么他的下半部“乇”又是什么东东呢?

  乇是古代野生的一种草本植物。

  有穗,但这种穗很可能不结籽粒,而是靠根须再生,叶围茎而长,可以耐久,用时带根拔出。

  古时没有像今天割草的镰刀,古时的所谓石镰、蚌镰,都是绑在手上使用的,用来把谷穗或麦穗割下来就行了,其余茎、叶、根全都丢弃。

  乇是穗、茎、叶、根连在一起的,这种植物晒干了之后,用来做盖房材料,是最合适不过的。13

  这种建筑风格在上古时代,流行很长一段时间。

  根据《周礼?考工记》等古典文献记载,殷代的建筑风格就是“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式建筑。

  “茅茨”即用茅草铺缮,覆盖屋顶,以防雨水漏入室内;

  “土阶”即用夯土垫高房屋的台基,以防雨水流入室内。

  “四阿重屋”即指屋顶的形制为四面斜坡形、双重屋檐。

  可见中国人在建筑方面比起其他文明古国实在是落后的厉害。

  

  

  

  帝喾定都于亳用意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先来看看今之偃师的地理环境,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洛阳附近。

  偃师四周之山川丘陵交错,地形错综复杂。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

  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

  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

  正由它地处中原,“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

  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

  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正所谓“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迁都到这里,好处是明摆着的。

  因为十分之土地,山区占去四分,丘陵又占去四分,剩下的两分才是平原。

  正适合得了“大洪水后遗症”的人民居住。

  民众住在这样的地方,大可以吆喝——

  洪水你来啊,再来啦,来的再猛烈一下。我们往山上跑就是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