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清代文官制度概述 -- 冷逸
排列在六班之中候缺的官员,在得到任用时,有着不同的任命形式。而这些任命形式,是根据不同的品级、官缺的性质和京官与外官的区分来决定的,主要分成七种。
特旨授
特旨授的对象,都是位高权重的重臣,包括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运使等。所谓特旨授,是指在这些职位出缺时,无需开列名单题请,而是奉特旨直接补缺。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皇帝也还是常常会先让吏部或是军机来开列题请,再来从中选定。而运使的任命则比较特殊,按照惯例需要由军机处先开列出20名资深道员和10名知府,从中等待特旨授。
开列
开列是更为常见的任命形式,其范围上至大学士下至京堂,也包括督抚两司,与特旨授有一定的重合之处。当属于开列范围内的官缺出现时,吏部就需要开列具题,先是列出应当转出者来补转出之缺,再开出属于补班、改班、调班、升班的官员名单。这些组织上考察的对象,需要把情况上报皇帝来挑选任命,有些官缺还需要皇帝亲自接见,例如太常寺、鸿胪寺、光禄寺的满洲少卿。这份考察名单,也不能由吏部随意开列,而是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当总督出缺时,所有的侍郎、巡抚、学士、副都御史都要开列具题;巡抚出缺时,所有的学士、副都御史、佥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府尹、本省布政使以外的布政使都要开列具题。而这些应当开列的官员中,如果有革职留任、降级留任、停升、停俸等情况,则要从开列的名单中被扣除。除此之外,外放主持乡试的主考、副主考,虽然级别不高,但是因为地位尊崇,也要由礼部开列名单,皇帝御笔圈选。但是按照惯例来说,礼部开列名单已经经过考试对候选者进行了排名,皇帝的圈选只是例行公事,从礼部排好名的人选中一一画出。但也出现过意外情况,慈禧太后就有一次不小心圈中了一个不在考取名单以内的官员,这时的慈禧还不像后来那样说一不二,于是便小心翼翼地问军机大臣:“我错了,如何是好?可挖补否?”,军机们倒也乖巧,回答说:“御笔既圜,自是其人有造化;考取名单不过作一标准,可不必拘泥。”(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上)
题授
题授往往用于中央与地方衙门中较低级别的官员,无需经过吏部的考察与皇帝的批准。在出缺时,中央部堂堂官或是地方督抚自己挑选认为合适的人员,经过吏部审查之后就可以自己引进补授。
这种任命形式,又可以再分为两种情况,分别称为留授和调授。留授和调授分别针对的是留缺和调缺这两类官缺,而留缺与调缺则都是指定的。两者之间,还有一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留缺可以由应升人员升补,因而称为“题升”,而调缺只能从对应品级人员中“调补”。一般而言,堂官和督抚不能自行将调缺变成留缺,随意提升官员。只有在法定的特殊情况下按照程序奏报,请旨定夺。并且,题升也不能越级,只能在应升人员内选择,还需要科道现行稽查复核。
拣授
拣授是于应升人员之中挑拣出正、陪两类,由负责大臣引见之后补授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也是由法律明确规定,某些特定的官缺出现时,采取拣授的方式补授。针对不同官缺,负责拣授的官员也不一样。有的是由本部堂官负责拣授,例例如内阁侍读、满钦天监监正;有的是由吏部派大臣负责拣授,例如六部、理藩院的汉军缺堂主事;有的是由吏部直接拣授,例如直隶热河道、口北道、吉林道。
推授
推授是和拣授一样的适用于某些官缺的补授方式,也根据官缺的不同由不同官员引见推授。不过,推授中的候选人员范围要更大一点,不限于正、陪之内。例如当六科掌印给事中出缺时,从给事中当中提补推授;当给事中出缺时,从十五道御史中引见推授。
考授
某些教职是通过考授来补授的。有些由吏部派大臣负责考试,例如国子监满洲助教、翰林院汉孔目、国子监学正、学录等等职务,如果没有进士候补,则由吏部考授。还有一些则是各部门负责考试,送吏部引见后录用,这一般是针对某些指定衙门的笔帖式。
选授
这是最普通的一种任命形式,由吏部铨选补授,除了上述六类以外的官员授职,都属于选授。因此,吏部铨选在文官任命制度中,也占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好文,花之 华丽的吟游 字0 2009-07-24 06:47:41
🙂9、吏部铨选与考核(下) 35 冷逸 字7093 2009-07-24 00:20:46
🙂8、吏部铨选与考核(上) 19 冷逸 字5308 2009-07-24 00:19:11
🙂7、文官的任命形式
🙂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是世界级的创举 4 冷如 字1292 2018-02-21 11:29:38
🙂6、候用人员的分类与排序 23 冷逸 字3340 2009-07-24 00:15:07
🙂这里有一段没有看懂,请指点 1 老石头 字230 2009-07-27 17:48:52
🙂这是因为官多缺少的原因 1 冷如 字1953 2018-02-21 11: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