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我为啥不蒸包子——评论家就是这样折磨作家的(历史版) -- afdsjl

共:💬2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我为啥不蒸包子——评论家就是这样折磨作家的(历史版)

简介:假如我有一个让司马迁给我写故事读的机会,那么我会给他提出哪些要求呢?

版主啊不好意思,这个是写历史的,但是俺一来不知是把帖子放在青史小阁还是青史茶社里好,二来也是想让多一点人看,所以还得麻烦您几位动一下手了。

这篇文章列出的对作者的要求有些高,这俺是明白的。没有用不切实际的标准苛求各位作者的意思啊,我的想法是给各位作者一些建议,反映一下贪婪的读者的兴趣吧。

这是对知音拽哥zhydrag:蒸包子邀请的回应,写完了发现自己扯了不少,多少也还有一点可供分享的价值(实在不行就算水嘛),于是单发喽。

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

梁冀一门,前后七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与什么金雀花家族玫瑰王朝之类相较,即不足以等量齐观,尚不至于泯然可无视吧)。冀专擅威柄,凶恣日积,宫卫近侍,并树所亲,禁省起居,纤微必知。其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于冀,乘舆乃其次焉。吏民赍货求官、请罪者,道路相望。百官迁召,皆先到冀门笺檄谢恩,然后敢诣尚书。……

《资治通鉴》卷五十四,汉纪四十六,桓帝延熹二年(中华书局版一七四三页)

如此显赫家族,如此威权,春来秋往,忽焉凋零。可见中国出一贵族有多难。

知音拽哥看到这些,想让我蒸包子,可是我感觉自己厨艺不精啊。理由如下:

梁家的事迹在汉书资治通鉴等正史里面挨年往下找,可以找到不少。然后将这些故事用白话文讲一遍,就能出一篇帖子。这个不难,也不费事,这活我干得来。但是这个是最低标准,对人的要求不高,兄台自己去看书,收获也不见得少。我想,要是写这样的文章,还可以比简单翻译做的多一些,见下:

翻译记载并不算难呐,难的是收集后人相关的评价。将后人野史笔记文章里对梁家的评价收集起来附上,加上一些评述。由于后世历史很长,评价来源也不像史书那样系统,这要费很多事。

收集评价还不算难呐,更难的是收集类似的故事。将历史上与梁家遭际相似,结局相似和相反的家族事迹(还可以加入红楼贾家之类的文学作品中故事)收集一点,翻译出来做个评传,文章就会更精彩了。但是这个啊,费的事就更多了。

收集类似故事还不算难呐,更难的是对历史分析。从政治格局、经济发展等一些方面将梁家经历的时代变迁分析出来,得到一些一般性的结论,比如梁家是怎样怎样发迹的,之后此家族经过一代代演化,与时代有什么互动,最后如何灭亡的,其偶然性和必然性都在哪里等等,归纳出来一些结论。这要史材史识兼备,得到的结论再简单,都会是极深刻的吧。假如写得好,那岂不就是一部《红楼梦》?

这恐怕还不算难呐,更难的是结合历史对我们当今的社会进行分析。这不仅需要作者熟悉历史,还要他了解现实,从一针一线到折冲樽俎都要调查。——上一段的要求已经够人把一辈子的精力智慧付进去了,而这个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何况得到的结论还未必是客观的,未必能在真实的基础上得到真实的客观规律啊。于是我在这儿也犯点文人入世的毛病,搭车发一下感慨:先秦诸子真是令我们高山仰止啊,而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又真是巨大啊。

朋友您也看出来啦,这些要求对写篇网上文章来说真的是太高了。达到越往后的要求,那文章也就越有嚼头,越好看;但是达到后面几层的要求,已经足以成大家。俺当然也不是那种不出绝品就缄口不言的人,也没那种才力。我没法写梁家事迹的原因是我的水平仅仅是在历史里寻章摘句翻译的层次而已啦,所以惭愧滴觉得这个还是没到写的时候。不过我要是有其它想到的个人的灵感,会在河里胡言乱语的。届时还请兄弟不吝捧场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2
    • 🙂我为啥不蒸包子——评论家就是这样折磨作家的(历史版) O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