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ARJ21型支线客机 (1) -- 大漠孤烟远

共:💬42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ARJ21型支线客机 (21)

下线仪式准备在上海飞机制造厂,ARJ21-700飞机总装厂房内举行。厂房总建筑面积有22658平方米,大厅跨度64米,总长144米,能容纳至少5 架ARJ21-700飞机同时进行总装。下线仪式的主舞台是以地球的造型为背景,把具有中国元素的“祥云”图案点缀在两边。新喷漆的ARJ21-700飞 机就“躲”在地球背景的后面,等待着揭开它神秘面纱的时刻。这一时刻,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等待了近40年……

濛濛细雨中走来了社会各界的朋友,7年来的荣辱与共,他们为ARJ21-700飞机翱翔蓝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世界各国的供应商来了,作为“风险合作伙伴”,他们为ARJ21-700飞机提供了安全而成熟的系统。

ARJ21-700飞机的主人们来了,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AVIC1总经理林左鸣…… 他们迈着自信的脚步,气宇轩昂地步入会场,人人脸上挂着难以掩饰的骄傲与兴奋。ARJ21-700飞机的研制融合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与翱翔蓝天的梦 想,它凝聚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智慧与力量。

AVIC1员工、航空公司客户、合作企业、地方政府官员以及媒体等3000多人出席了当天的下线仪式。而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 委书记俞正声能够出席下线仪式,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航空工业、对ARJ21项目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这让AVIC1备受鼓舞。

在下线仪式上,林左鸣还特意邀请了上海昌盛飞机设计有限公司的几位老设计师,即使他们在媒体面前始终对ARJ21项目以及航空工业持有批评态度;即使他们 只愿意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即使他们断言ARJ21项目注定会失败,但是,AVIC1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来见证这个令人激动的历史时刻, 今天的骄傲与喜悦也同样属于他们。

“参与ARJ21项目的人包括了几代航空精英,ARJ21-700飞机是皓首老翁与少年才俊们共同携手创新的成果,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情感,这些精英代表 的是中国航空技术蓬勃发展的活力与伟大未来。”此情此景,林左鸣想起了香港名曲《狮子山下》“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同去追,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 ”,他希望今天ARJ21项目的成绩,能够勉励航空人,从此抛开区分达成共识,以坚韧的努力携手创造新的篇章。

“中国幅员辽阔,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从西北大漠到江南水乡,我国是世界上地理落差和气候差异最大的国家。ARJ21-700飞机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这 些复杂的因素,能够满足中国高原、荒漠等极端环境要求的飞机,就一定可以自由地翱翔在世界的任何一片天空!”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下线仪式上表示,“目 前,ARJ21-700飞机已经获得171架飞机订单,充分显示了它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发展前景,我相信ARJ21-700飞机不但在技术上是成熟的,在 商业上也将是成功的!”

“没有民机的航空工业不是完整的航空工业,当第一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700飞机完成总装下线时,意味着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洗礼, 正在昂首阔步,迈向新生。”林左鸣说,“ARJ21-700飞机使我们成为了全球航空工业中的一份子,从此,中国航空工业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中航商飞总经理罗荣怀也激动地描绘了他的三个愿望:第一个愿望,在将来的某一天,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能够看见我们中国人自己生产的飞机展翅翱翔;第二 个愿望,我们的民机刚刚起步,我们将遇到很多的挑战和困难,在这儿,我也希望社会各界、各个航空公司、全国人民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理解;第三个愿望,希 望我们的团队在我们整个的民机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赢得尊严、获得荣誉、享受快乐。

“ARJ21-700飞机可以在国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进行长距离的飞行。”ARJ21系列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介绍说,“我想,对航空公司来 讲,ARJ21-700飞机是可以用来挣钱的飞机,对旅客来讲,乘坐ARJ21-700飞机可以很舒适、很安全地到达目的地,所以,中国的商用飞机一定是 最好的飞机。”

音乐、歌舞、漫天干冰制造的云朵,典礼中的人们仿佛在参加一场盛大的宴会,主持人在五光十色的电脑图像、主题音乐和舞者与歌者的颂扬中介绍着ARJ21-700飞机的资料。

17时40分18秒,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共同启动ARJ21-700飞机总装下线按键。

随着地球背板的开启,崭新喷漆的ARJ21-700飞机出现在观众面前,现场一片惊呼,人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有节奏的掌声一直伴随着 ARJ21-700飞机缓缓地向前移动。当机翼掠过人们头顶的时候,所有人都伸出手去轻轻触摸,ARJ21-700飞机就像众人捧在掌心里的明珠,那一 刻,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禁不住哽咽、流泪。

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外型,满足性能要求的结构设计,ARJ21-700飞机带给人们的感受不仅是兴奋、骄傲与自豪,更让人获得一种强烈的安全感!毕竟,商用 飞机行业是一个人们需要获得安全感的行业,飞机设计师所有的努力就是要把理论上的风险可能性降到低于10的负9次方,也就是小数点后8个零的概率,这个概 率即意味着“极不可能”!

当ARJ21-700飞机在上海仪式现场缓慢滑行的时候,坐在北京《焦点访谈》演播室里的FAI副总设计师陈勇则向全国观众表示:“我能肯定地说,等到 2009年,ARJ21-700飞机取得了美国联邦航空局适航证,这就证明中国人制造出的飞机和波音公司、空客公司的飞机是同等水平,一样的安全!”

中国民航业也正以实际行动支持国产飞机产业的发展。中国民用航空工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商用飞机订单,也在下线仪式现场签署,深圳航空有限公司旗下的支线 航空公司——鲲鹏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昆与中航商飞总经理罗荣怀签署了100架ARJ21-700飞机的购机协议。2006年底,深圳航空有限公司与美国 最大的支线航空公司——美国梅萨航空签署协议,成立中国内地首家中外合资支线航空公司——鲲鹏航空有限公司。根据协议,鲲鹏航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 其中深航以2.55亿元现金出资,占51%的股份,公司将主要经营支线航空客货运输业和包机服务。

在下线仪式结束后,国外供应商纷纷冒着绵绵细雨,聚集到停放在厂房外面的ARJ21-700飞机前面合影留念,有些供应商索性也穿上了中航商飞绣有中国国 旗的工作制服,他们拥抱着合作了4年的中国项目团队,这一刻他们没有国界,只有欢笑,他们对项目的发展也充满信心,面对记者的提问,他们毫不掩饰自己的激 动与兴奋,几乎不约而同地表达着同一个感叹“Very Beautiful”!

央视网站上集中的观众留言表示:“翔凤”是中华民族航空工业的骄傲!

“翔凤”加油!中国加油!

林左鸣收到很多祝贺的短信,很多航空人向他表示,今天的仪式非常感人,多少航空人落泪了!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份激动和自豪!

ARJ21-700飞机的下线仪式更受到了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有90多年历史的英国航空专业杂志《国际航行》在文章中特别强调,这是中国第一架符合西方标准的支线飞机,而且,ARJ21-700飞机与军用运输飞机毫 无关系,是百分之百以商用目的设计开发的客机,目标市场以国内销售为主。此前,《国际航行》已经多次关注ARJ21-700飞机的研制情况。

美国《航空周刊》撰文说,“ARJ21-700飞机将是中国成为商业航空巨头的开始”。杂志认为,ARJ21项目的意义不在于其商业潜力,而在于中国正在 开始学习,学习如何开发完全符合西方标准、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飞机;如何与众多的供应商合作,从美国联邦航空局获得认证;如何建立起全球营销网络; 更重要的是证明其有能力提供各种售后服务。如果,三四十年后中国在这个行业发展成为一个竞争力强的对手,那么观察家们应该说,“他们是从 ARJ21-700飞机开始的。”另外,文章还表示说,这种长远眼光也体现在中国政府在为中国的崛起设计蓝图的时候,现在中国经济的许多方面都在一步一个 脚印地学习,正如邓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ARJ21项目就是中国航空制造业过河时摸过的一块石头,而获得西方的认证将是这个过程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一 步,但也将是最有价值的一课。

路透社的文章称,“中国首次揭开了本国生产的支线飞机的神秘面纱,这意味着中国向成为航空强国,挑战波音和空客统治地位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ARJ21-700飞机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迈出了开发大型客机的第一步,对中国航空公司逐步减少对波音和空客的依赖也有帮助。”但是,文章也表示,目前, 由于中国在大型客机研制方面缺乏经验,一些分析人士怀疑中国独立制造大型客机的商业前景。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ARJ21支线喷气客机于12月21日下线,这是该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文章认 为,ARJ21项目的实施,将使AVIC成为其他支线客机制造商的有力竞争对手,同时,也为中国进一步研发大型商用客机打下基础。

法新社消息:中国首架由本国制造的ARJ21-700飞机下线,这是彰显中国欲成为全球航空业巨人的勃勃雄心的里程碑事件。既是在向全世界潜在客户进行宣 传,亦旨在增强民族自尊心。同时,AVIC1官员还透露,ARJ21-900飞机的基本性能和设计定义也正在确定过程中,2008年ARJ21-700飞 机首飞后,ARJ21-900飞机的研制工作将正式启动并全面展开。

俄罗斯媒体将关注点放在了ARJ21-700飞机的竞争力上。俄新网的报道说,在过去几年中,俄罗斯也在积极发展自己的支线飞机项目,9月底俄罗斯苏霍伊民用飞机公司推出了苏霍伊-100超级喷气式飞机,ARJ21-700飞机将成为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新浪网站上同时刊登了空中客车中国公司、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对ARJ21-700飞机下线表示祝贺的贺电。

空中客车中国公司在贺电中表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对航空运输业提出了新的需求,ARJ21-700飞机成功下线必将会为中国的支线航空运 输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并帮助中国航空运输业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空客公司与包括AVIC1在内的中国航空工业企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空 客公司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认为,ARJ21-700飞机成功下线,这是中国民族航空工业的一次伟大胜利,必将会为中国的支线航空运输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作为同行,愿与AVIC1的同仁们一道,为中国支线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但是,空中客车中国公司、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贺电却完全出乎林左鸣的意料,于是,他连忙询问北京总部,是否接到了空客公司和巴西航空公司的贺电传真,总部的回答证实了他的猜测。原来,贺电的内容是新浪网草拟后,再请两家公司默认后刊登的。

对此,林左鸣解释说:“谁也不愿意看见竞争对手的出现,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的经商理念,但是,空客公司的领导层还是始终认 为,如果未来,亚洲会出现一个竞争对手的话,那么一定是中国。他们认为日本存在着逃避商业风险的企业文化,所以,日本不会为了商用飞机市场而冒险同美国与 欧洲竞争,但是,中国最终会做到这一点。AVIC1作为中国最大的军用飞机制造商,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来发展商用飞机,这一点尤其令空客公司产生戒备。因 为,他们知道,将成熟军用技术快速地转换为民用技术,正是商用飞机获得技术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业务多元化的经营理念更能为进行商用飞机研发提供必要的资金 保障,这些因素正是空客公司能够与波音公司平分天下的关键因素。今年6月,巴黎航展上的收购空客公司6家工厂的事件,已经能够充分说明空客公司对 AVIC1的警觉与顾虑。在这个问题上,空客与波音是牢不可破的利益同盟,他们虽然以对手形式出现,但是,当他们感到一种市场平衡将被打破的时候,他们会 非常迅速地达成妥协结成同盟。AVIC1在收购奥地利的一家航空复合材料公司时,就是因为他们的联手干预而被迫放弃的。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 国航空工业在海外的每一次收购都受到了很大的干扰和限制,外国企业对中国有收购恐惧感,尤其是航空制造这种涉及特殊技术的企业。同时,他们将AVIC1被 看作是中国最富理想的航空企业,这种心态的威胁之下,空客公司怎么可能真诚庆祝ARJ21-700飞机的成功下线呢,这不是他们的文化,即使产品并不产生 竞争,那他们也不愿意接受AVIC1成为世界商用飞机产业链上的一员。至于巴西航空公司,他们的ERJ-190飞机与ARJ21-700飞机争夺的是同一 个目标市场,这更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

作为AVIC1旗下唯一一家专注于商用飞机业务的公司,中航商飞正是凭借着AVIC1在军机研发领域的强大实力与国际地位而获得了世界供应商的信任。 AVIC1远销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斗机,凭借着良好的性能获得了巴基斯坦空军的信任,“枭龙”也被巴基斯坦参谋长坦威尔M阿哈迈德空军上将称为“国 家的光荣与梦想”。AVIC1旗下的中国航空技术产品进出口总公司(中航技),在上个世纪就开始与国际知名供应商开展贸易合作,30年行商天下的过程中, 中航技逐渐增强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与产品售后服务保障能力,这些经验使新舟60飞机在国际市场的销量稳步增长,这些成熟的市场资源与良好的商业信誉都可以 在AVIC1的行政引导之下,快速的转换为ARJ21-700飞机的市场竞争实力。

“我们都在卖飞机!”中航商飞市场销售人员表示,“即使是AVIC1的最高领导林左鸣,也随时准备好在任何时候调动他的一切资源来努力卖出一架飞机。”事 实上,从ARJ21项目开始的那天,供应商并不担心中航商飞会造不出这架飞机,但是,能够以多快的速度使ARJ21-700飞机进入市场;使供应商收回成 本,并实现他们所期待的赢利,这的确是所有供应商一直担心的事情……

毕竟ARJ21-700飞机现在还不能飞起来……

推迟首飞

AVIC1副总经理、ARJ21-700项目副总指挥李玉海,在总装下线的仪式上介绍说:“共有1.3万人参与ARJ21项目,作为一个复杂的高科技比较 密集的重大工程,首次完整地走一个和国际接轨的道路,不管是在方案论证、设计,包括到试飞、适航取证、生产都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大大小小的困难不少,但 是,如果说最大的困难,我认为没有,我们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事实也的确如此……

两个星期前,就在举行下线仪式的总装厂房里,ARJ21-700飞机看上去根本不像一架即将下线的飞机。

当时,它身上还披着“香蕉黄”的外衣,两台漂亮的发动机还摆放在隔壁的房间了。

超临界机翼上站满了装配工人,机翼下面一名副总设计师正拿着一个装配不上的部件与七八名工程师协商着解决方案。

驾驶舱里几名工人正在安装脚蹬,他们盼望设计师们不要再改动设计,哪怕是出现最细小的改动,一切都将不能及时完成。

飞机的货舱里三四名工人正在将电线、管路和导线安装在合理的位置上。

两名工程师正为舱门上少打的几颗铆钉发愁,与此相反,负责机头的工程师正苦恼于壁板上多出来的几颗铆钉。

飞机工作区的外边,一字排开的桌子上摆着电脑、测试设备、各种各样的图表,还有出了问题的零部件……这里就是FAI“跟产队”的现场工作区。桌上的电话响个不停,这些电话可以打给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找到那些正在为ARJ21-700飞机飞起来而努力工作的人们。

上海飞机制造厂总工程师姜丽萍正在与吴光辉商讨着如何处理一长、一短的两个襟翼支架,借着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吴光辉坐在组装现场的工装台上休息了5分 钟。只要他出现在总装现场,那么,现场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报到他那里,“这是最快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时候现场的工程师会直接拉着吴光 辉到装配出现问题的地方,希望他能当场就将这些问题解决掉。吴光辉经常一言不发的听完工程师的意见,然后,就直接点将,将负责这部分设计的人员叫到现场, 告诉他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连一名普通的装配工人都知道吴光辉从来都不会把问题推给别人,“今天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