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再次抨击李二卖国。 -- johny

共:💬48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反对割台的呼声

马关和谈期间,台湾人民就已经感到了台湾地位的危机。3月30日,中日双方签订的《停战条约》,明确规定了台湾不在停战范围内。台湾人民为之激愤。3月31日,署台湾巡抚唐景崧奏称:“停战,台不在列,洋行得信宣传,台民愤骇,谓:’此停战,台独不停,是任倭以全力攻台。台民何辜,致遭歧视!’众口怨咨,一时军,民,工,商无不失望,义勇尤哗。”

《马关条约》签字的当天,割台噩耗便传到了台湾。台湾人民“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台湾的官员士绅也极度不满,纷纷提出抗议,反对割台的呼声在全台范围内兴起。

4月18日,台湾士绅,工部主事丘逢甲上书抗议,质问朝廷:

和议割台,全台震骇。自闻警以来,台民慨输饷泄,不顾身家,无负朝廷...何忍弃之?全台非澎湖可比,何至不能一战?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臣(唐景崧)誓死守御。设战而不胜,请俟臣死后再言割地,皇上亦可以上对祖宗,下对百姓。如倭酋来收台湾,台民惟有开仗!

谨率全台绅民痛哭上陈。

但是,清政府决心以牺牲台湾来保全其统治。4月19日,唐景崧接总理衙门复电,大意为:“台湾虽重,比之京师则台湾为轻。倘敌人乘胜直攻大沽,则京师危在旦夕。又台湾孤悬海外,终久不能据守。”总理衙门还通知唐景崧说:“交割台湾,限两月,余限20日。百姓愿内渡者,听;两年内,不内渡者作为日本人,改衣冠。”21日,台湾商民闻电,立即鸣锣罢市,绅民拥入巡抚衙门,哭声震天。唐景崧为台湾绅民强烈反对割台的呼声所感动,连连电奏皇上,请求保住台湾。他说:“祖宗缔造之艰,史册俱在,传至二百余年,失自皇上之手,天下后世,谓皇上为何如君?他日更何以见祖宗于地下?臣为祖宗守土,唯有与台为存亡,不敢奉皇上之诏。”又说:“弃地已不可,弃台地百数十万之人民为异类,天下恐从此解体,尚何恃以立国?且地有尽,敌欲无穷,他国若皆效尤,中国之地可胜割乎?”(让我想到了《六国论》中的“以地事秦,犹报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而清政府置若罔闻。

为了保全台湾,一些官绅幻想依靠欧美列强向日本施加压力。4月22日,唐景崧与英国驻淡水领事金章商谈,提出将台湾归英国保护。4月27日,正式向朝廷提出这一建议。但此时英国已与日本结成同盟,“因而断然拒绝其建议”。随后,清政府又因法国有“保台澎不让倭意”,转而求助于法。但由于德国反对,5月4日,法国借口条约批准而收回了原先的承诺。

台湾绅民在寻求列强援助保卫台湾的同时,还怀着最后一线希望;恳请清政府设法挽回。5月15日,台湾绅民向总理衙门及各省大吏发出通电:“台湾属倭,万民不服。迭请唐抚院代奏台民下情,而事难挽回,如赤子之失父母,悲惨曷极!伏查台湾为朝廷弃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为南洋屏蔽。”在台湾绅民“誓不从倭”的强烈呼声下,清朝政府电谕李鸿章再“详筹挽回万一之法”。5月18日,李鸿章复奏,说日本新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已于17日启程赴台,日本方面态度强硬,挽回台湾将导致重开战端,并将危及京畿和辽沈。清政府反复权衡利弊,为了保持苟安而决心割让台湾。5月20日下令,“署台湾巡抚布政使唐景崧,著即开缺来京陛见;其台省大小文武官员,并著饬令陆续内渡。”至此,台湾人民依靠清政府保台的幻想完全破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