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天国坠落——王莽的故事 -- 龙神将

共:💬65 🌺43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一章 2.老吕之野望

2.老吕之野望

汉代外戚问题如此突出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因为先秦时代诸侯们讲究在彼此之间通婚,如果娶了国内士大夫阶层之女便有乱了礼法之嫌,所以一般很少见到。这时候没有国内的外戚,只有外国的亲戚,当然也无从有所谓外戚专权的问题。到了秦始皇时代,嬴政吸取了周朝分封诸侯导致分裂战乱的教训,不再分封子弟。秦帝国时间短暂,在秦始皇死后不久便覆灭,在此期间除了宦官赵高专权外没有给外戚以表现的机会。而刘邦开创汉朝的过程中一直将吕后留在后方镇守,当上皇帝后仍然在出征时委托皇后统御朝政。于是吕后权势滔天,这才为西汉王朝第一次外戚专权点燃了导火索。吕后为人心狠手辣又极富政治经验,所以连韩信、彭越这样厉害的功臣宿将都被她果断地杀掉。《汉书外戚传》中说:“吕后为人刚毅,佐高帝定天下,兄二人皆为列将,从征伐。长兄泽为周吕侯,次兄释之为建成侯,逮高祖而侯者三人。”也就是说吕氏外戚的羽翼已经逐渐丰满起来,刘邦在剪除异姓王的征伐杀戮当中却不知道自己老婆的娘家人才是汉家最危险的敌人。这也难怪,毕竟对于当时的中国历史而言外戚势力属于新生产物,没经验的老刘疏忽了这一点也属正常。如果他能预见到后来的吕氏之乱,想必定会颁布一道遗诏:“老吕,带上你全家陪朕一起走吧……”

这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的,尤其对于死人而言更是如此。老刘两腿一蹬归天后不久,老吕便开始收拾刘氏一族。汉惠帝刘盈因为对母亲杀害戚夫人和赵隐王如意母子大为悲愤,于是对老吕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我是皇太后的儿子所以对太后的暴行没有办法。但现在我还有何脸面治理天下?天下事由太后自行裁处吧!”接着惠帝“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七年而崩”,以这种变相自杀的方法向母亲抗议。

公元前188年,汉帝国的权力核心汇聚在宫殿中为年仅24岁的汉惠帝举办盛大的追悼会。对于这个“不争气”的仁厚儿子,五十多岁的老吕以“哭而泣不下”这种干打雷不下雨的干嚎来抒发自己的母性本能。年仅十五岁,时任侍中的张良之子张辟强告诉丞相陈平说:“太后就这么一个儿子,如今却哭而不悲,你知道原因吗?”老狐狸陈平连问几句:“何解?点解?那尼?What?”张辟强看他都急成这样了,赶紧说:“因为惠帝无壮子,太后畏君等——怕你们起来赶她下台嘛!如今赶紧建议拜吕台、吕产为将统帅京师诸军,及诸吕外戚都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脱祸矣!”其实陈平早知道老刘驾崩时老吕就有干掉开国功臣以防叛乱的意图,现如今难免她又兴起类似念头。当时老吕顾及到刘邦宿将们手握重兵在外才没动手,如今大伙全在皇宫里面祭拜,要是老吕撕破了脸撒泼,他们这些大臣们真的要家家吊孝户户嚎丧了。但是如果由他主动提议加封吕氏的话,将来必将承担放纵外戚夺权的责任。这位老江湖一直等着别人来做这个提议好推卸责任,结果年少气盛的张辟强主动做了出头鸟。于是陈平赶紧跑到老吕那边代表全国人民群众坚决请求突击提拔人才济济的吕氏外戚一族,老吕一听这才放心于是“太后说,其哭乃哀”。如此一来,吕氏外戚“权由此起”。老吕“立孝惠后宫子为帝”,自己则来了个“太后临朝称制”。按照制度太后与皇后等女子管辖的是后宫里的事项,她们要像皇帝一样上殿理事的话就叫做 “临朝”,而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制”、布告公文称“诰”;后妃掌权之后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级别,于是就叫“称制”。虽然先秦时代已经有过几次后妃干政的先例,但是正式的临朝称制制度公认还是由汉家的老吕所开创的。

既然上升到皇帝的高度了,那么自然要好好地过把瘾。老吕先是拿看不顺眼的老刘家诸侯贵族们开刀立威,“杀高祖子赵幽王友、共王恢及燕王建子”;又立“周吕侯子台为吕王,台弟产为梁王,建城侯释之子禄为赵王,台子通为燕王,又封诸吕凡六人皆为列侯,追尊父吕公为吕宣王,兄周吕侯为悼武王”,这么一来老刘临死前费劲心机整出来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这份白马盟誓也就被彻底撕毁。当然,上述这些事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老吕采取了反复试探和拉拢的迂回战术才最后宣告成功。但无论如何吕氏外戚的逐步上台是以刘氏宗室的逐步倒台为代价的,一时间汉家的天下眼看有变色之忧。

按理说汉家太后老吕嫁给老刘家这么多年,干嘛非要把娘家人推上前台,以至于最后闹到刘氏宗族联手功臣宿将与吕氏外戚展开一场抢班夺权竞赛的程度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儿子死了,孙子尚幼。汉家的开国功臣势力盘根错节,刘氏的宗室势力蠢蠢欲动,她不借助娘家吕氏的力量便难以支撑危局。至于为刘家打算还是为吕家打算都不过是个噱头,确保老吕自己对帝国的绝对控制才是惟一的目的。

按照宗法伦理,皇太后是皇族一系的家长,是皇帝之外的皇室代表人物。而同时她也是外戚势力的天然代言人和庇护者,这是由其血缘关系所注定的。如同开篇时讲到过得皇帝亲信外戚势力之原因类似,失去丈夫而又控制天下的皇太后们也同样畏惧皇室宗族的篡位可能,她们本能地信任娘家亲戚的忠诚——除了儿子以外,这些人才是可靠的自家人!掌握皇权的皇帝自然是要一直干到死为止的,而掌握皇权的皇太后也未必没有这个觉悟,老吕便是其中的典型劳模。纵然是惠帝在世时也不过是个没有权力的傀儡皇帝,现在惠帝已死,老吕自然再没有任何理由交出手里的皇权。至于老吕为何不干脆自己称帝这一点,一般的史学观点均认为其并无必要——首先这是违背伦理的篡位行径,秦汉之际“牝鸡司晨,唯家之索”这种女子作家主,家庭必败落的意识相当强烈,做皇帝恐怕会遭到皇室宗族、开国功臣以及天下臣民的一致反对。其次,儿子虽然不在了但孙子还在,如果皇权最后还是回到刘氏手中,老吕费这个劲又算是干嘛呢?当然传位给吕氏外戚也是一个选择,但老吕会遇到后来武则天遇到的问题:难道将来侄子家的祖宗牌位上会供奉姑母的名字吗?毕竟按照宗法伦理她已经脱离了吕氏家族转化成为刘氏家族成员了!而历史大环境的原因也不容轻视,毕竟这个时候连皇帝这个称呼也才创建不长,男皇帝总共都没有过几个,女皇帝的划时代概念实在是难以产生。

归根结底,老吕的一切安排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绝对统治。就其政绩而言,她对得起这个臣服在自己的脚下的汉帝国。汉书中说:“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在内政上老吕按照儿子遗愿取消了一些酷刑,维持休养生息的政策;在对外关系上她小心翼翼地维系与匈奴之间的脆弱和平,即使是面临冒顿的挑衅也忍辱负重地委曲求全。在对待外戚和皇亲的待遇方面,她尽量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汉书外戚传》中对外戚有句总结性评价:“序自汉兴,终于孝平,外戚后庭色宠著闻二十有余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帝太后及邛成后四人而已。至如史良娣、王悼后、许恭哀后身皆夭折不辜,而家依托旧恩,不敢纵恣,是以能全。其余大者夷灭,小者放流,呜呼!鉴兹行事,变亦备矣。”从这段评论来看,西汉王朝的外戚之家虽然能显赫一时,但往往旋即倒台甚至是家族夷灭!

吕氏外戚的兴衰便是这段评语的经典例证:公元前180年,老吕临朝称制八年后因极具传奇色彩的“犬祸”而崩,在临终前她吕告诫诸吕部署应变,命吕禄领北军,吕产居南军,严密控制京城和皇宫的警卫。她遗言说:“高祖与大臣约,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大臣不平。我即崩,恐其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为人所制。”然而吕氏外戚实在难堪大用,蓄谋已久的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等立即发动政变“共诛产、禄、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随着一阵血雨腥风之后,汉初吕氏外戚的繁华一梦终成为泛着血腥的泡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